潘威 謝穎 彭彤
摘 ?要:在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中,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在中國特色發展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不僅為政府部門和社會服務提供了高質量的人才,在政策分析和政策咨詢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闡述了在當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的運行機制、創新研究等要素展開分析以探索新路徑。研究高水平職業院校與政府端的共同協同、共同推進運行機制與創新路徑,以期形成一個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自身優勢與特色、主動與前瞻的策略性研究成果,為當今社會和政府政策推動起到借鑒和引領作用。
關鍵詞:智庫;互聯網;大數據;運行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0-0014-04
從20世紀以來,智庫就備受國內外諸多學者和研究人員的關注,我國引入智庫研究的歷史要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時期。現如今,智庫研究的發展已經入快速道,無論是從學術角度還是理論實踐角度都對運行機制創新有了眾多的總結和成果。但是,目前在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運行機制的還面臨許多問題和困境,需要加大對此領域的科研投入和研究力度,這不但是高水平職業院校的研究陣地,也成為國家和地方的重點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從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的發展研究歷程出發,對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文獻、研究成果、運行機制進行創新,運用動態思維來理清思路,為建設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素材。
一、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研究
縱觀世界全局,我國目前面臨較多的外部勢力挑戰,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層面。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同時,也引起諸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恐慌。智庫發展無論為國家還是地方都能夠提供重要的決策分析依據。
加強職業院校智庫建設,更是以知識武裝高水平職業院校師生的重要武器,能夠為我國高水平職業教育提供有力支撐,能夠提高我國整體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從科學和公共治理雙重層面來看,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可以為職業院校提供各類文獻依據和政策制定依據,為高質量的政策咨詢提供有力服務。從以往的教育教學研究中可以發現,我國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體系建設都是按照國家對高校智庫管理體制改革來做的,無論是創新形式還是資源整合上,都符合新型智庫的研究類型。
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智庫發展也存在瓶頸和局限性,從政府層面來說在快速應對復雜環境方面,智庫發揮了關鍵作用。從國家層面上看,新背景下我國對智庫研究更是前所未有的重視。同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我國智庫建設的政策性文件,促進智庫建設的快速發展,從而更好地確保我國國內經濟建設的高速度和社會的穩定性。由此可見,與國家層面對智庫建設重視程度相比,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智庫建設發展仍顯滯后。需要得到廣泛的重視和運用,高水平職業院校作為時代發展的前端,還應借助當前強大的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推動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的發展建設。為當今時代下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發展提供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在快速發展創新機制和運行機制的同時,還應重視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發展的對策及變革,要合理地通過有效治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設開展研究。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利用區塊鏈思維結合職業院校智庫的運行機制不斷深入,為我國高水平職業院校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1]。
二、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我國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運行現狀
我國院校智庫建設發展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發展最為迅速的階段在改革開放后,這是我國高等院校智庫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能,政府部門與院校進行了有機的聯合,成立多個以智庫運行為核心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進入21世紀初以后,國家針對各類智庫的形式開始推進地方智庫建設,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智庫建設開始蓬勃發展。我國高水平職業院校主要設立了組織、項目、人事三大管理體制。這三類管理體制涵蓋了高水平職業院校組織機構設置、項目管理和要素結合、績效考核和項目路線改進、人事管理體制和人事行為準則等。這幾方面為科研評價、人才培養、產能互相轉化提供了靈活高效的管理保證,是高水平職業院校良性運行的重要方式,也為高水平職業院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生機。目前,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發展在機構設立、職權管理、組織結構劃分等相關制度方面的存在問題,需有效調整,以便發揮更大的作用[2]。
三、我國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運行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的評價機制不合理
職業院校智庫發展依賴于對智庫成果的客觀評價,在我國高水平職業院校中,智庫評價機制的不合理直接影響了職業院校對智庫成果的客觀評價,這些不合理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是在學術上的評價導向不合理。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是將其成果納入科研管理考評體系的,在科研成果的評價體系過程中,學術導向特征往往表現明顯,例如在職稱評定上,在考核獎勵上都具有明顯的特性,而占有較大權重的則是國家級和省級學術研究論文和論著。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能夠提供科學性和前瞻性的咨詢建議,主要以應用研究和成果研究報告形式呈現,在現有的科研成果中,評價體系仍處于劣勢,這嚴重打擊智庫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制約了高水平職業院校的發展。其次是高水平職業院校的評價標準單一。對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應用評價往往過于客觀化,這就給智庫成果認定和評價帶來了阻力和困難。如何有效避免成果價值的評價,目前大多數高水平職業院校只認定智庫成果,使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成果評價根深蒂固,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社交媒體平臺上,學術性的文章和言論通過論壇方式運用學術觀點引導的成果,都會被排斥在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成果之外,獲得認可的難度較大,這種單一的高水平職業院校成果評價不符合智庫運行的發展規律,對研究人員的積極性有較大的傷害[3]。
(二)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運行機制不暢通
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運行機制不暢通主要表現為各自為政、信息不互通。智庫研究的成果質量,主要取決于各方針對各自優勢,能否有效進行溝通交流,形成優勢互補。很多部門或機構并沒有建立健全的交流溝通機制,主要表現在高水平職業院校與政府部門的信息不通暢,這是因為院校與政府的關系不緊密,造成了院校智庫信息與政府部門的信息無法進行互通和集中,不能及時了解政府部門的信息需求,更不可能獲得政府部門最新的信息資料,因而無法針對性地為政府部門提供智庫成果。其次,在院校與院校之間的智庫也無法實現互通和信息共享,出現了各自為政的狀態。目前社會快速發展,無論想對哪個行業進行深入研究,都需要足夠的信息和依據,需要多個機構和部門的協同。
對高水平職業院校來說,單打獨斗猶如自我封閉,很多同行間的創新因缺少信息互通,造成了院校間智庫研究成果的流失,在智庫項目的研究上存在壁壘,無論從成果數量上還是資源信息上都造成了資源浪費。最后是在官方智庫的信息與民間智庫的信息存在脫節的情況,上層數據與底層數據不同步,更無法形成優勢互補。在底層智庫的研究領域多數較符合實際,官方智庫的研究領域多數理論基礎較強,雙方都通過各自的領域積累了較多的研究成果。但不互通的現象大大降低了成果的轉化。因此,針對智庫研究上的信息不互通、信息壁壘、機制不暢通等眾多問題,需要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以項目研究為核心,調整運行機制,進而保證最終的質量。
(三)高水平職業院校的人才管理機制不健全
如今,大部分高水平職業院校的研究都來自各大院校的專業院系,對外人才引進不多,而智庫研究具備較高的復雜性和嚴謹性,單純從各大院校抽調的教師組成的智庫研究團隊,很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智庫項目推進得更好,需要多層次、多維度的人才管理機制才能夠為智庫管理與研究保駕護航。這其中的癥結主要在于人才管理機制的不健全,容易導致循規蹈矩、僵化循環的局面出現。
首先,具體主要表現為人事管轄權受限。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建設往往都隸屬于院校中的研究所或者研究中心。這種機構往往不單獨設立人事方面的管理組織。這也就是院校智庫管理通常被納入院校中的某個機構或部門集中管理的原因。而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智庫建設中,會涉及較多高質量的教學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多半用于高端人才的培養和教學研究,強化相關人事管理是有必要的,由于院校各自內的自行研究,對于外來科研人員和教育人員引入不夠,無法對崗位編制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導致各個院校的智庫建設和研究多以兼職的形式存在,這無論是對智庫建設的研究或是研究都存在較大的影響,無法保障研究成果。尤其在選派機制上的表現最為突出。
從成果機制的認定上看,研究人員對項目的積極性往往也不是很高,長此以往很難再吸引優秀的研究人員將精力投入到智庫建設上,選聘機制也就形同虛設,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最后就是不重視信息化管理。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建設的信息化非常重要,包含平臺建設、數據庫建設、網絡建設等,如果這幾方面無法保障,那么研究人員無論是在研究過程中,還是后期的成果應用上都會存在困難,維護人員也無法精準地對智庫進行維護,存在數據丟失的風險。
四、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建設運行機制的創新辦法
(一)建立以科研評價成果為導向的指標評價體系
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智庫建設與院校中較多院系的科研教學重點是密不可分的,但在院系中各自的研究路徑上與院校中的智庫體系建設路徑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如果想激勵高水平職業院校研究人員對智庫建設提高政策研究的重視程度,就必須建立以成果為導向的評價指標評價體系,通過高水平職業院校的科研績效來進行指標評價,具體的指標評價內容可以將科研教師的各類研究報告、學術成果、政策咨詢、輿情分析等納入智庫,通過成果納入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情況建立評價標準,建議多以政策建議和咨詢報告類的科研教學成果為核心,作為具有院校影響力指標的標準來建立評價體系,應與院校中科研人員、教研人員等的職稱晉級標準、內部獎勵掛鉤,創建高水平職業院校科研的整體指標評價體系[4]。
(二)重視高端人才隊伍體系的培養與建設
一切以人為本,注重高端人才隊伍的建設有助于開拓多維度的建設思路。具體可首先通過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的人才選拔為主,建立有效的遴選機制,選拔可以通過學術經驗、學術背景、科研成果幾個維度進行,要求精益求精。其次,可以在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智庫研究人員中進行內部選拔,對智庫建設的內部人員采取激勵機制,鼓勵其到黨政部門掛職鍛煉,加強黨政、校企的高質量咨詢業務融合,豐富其實踐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融合。積極返聘有經驗和閱歷的黨政已退休人員作為政策的直接方向把控人,將其列入智庫建設的專家顧問團隊,建立以政策為導向的專家團隊,打開黨政與院校信息互通的專家政策引領通道,讓政府部門與院校的信息有序合理流通,以此打破相關政策不互通的信息壁壘。最后,應重視在高水平職業院校、其他高等院校中的信息互通,將各個院校中具備較強科研能力的人才引入智庫,使智庫應有的作用發揮到最佳狀態。在各項專家的選用過程中,要重視以實際為導向,合理、規范地設計引入程序,保障研究團隊的合理訴求和切身利益。
(三)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打通政府部門與院校間智庫信息橋梁
建立政府部門與院校間智庫溝通信息橋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可以征求政府部門的意見,將政府要發布的政策咨詢信息,建立制度化的推送審批流程,通過具體的審批流程確定政策問題的推送類別,在流程中納入專家評審環節,由專家確定智庫信息接收的政府決策咨詢信息。其次,可以建立政府與院校間的信息共享平臺,建立雙方信息庫,通過平臺共享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審批流程和審批范圍將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整體運行機制創新研究成果推送到共享平臺中,用于向政府發布,實現成果應用。再次,可通過高水平職業院校的智庫將信息上傳至平臺,提高平臺的使用率和共享率,在平臺中開發在線會議功能,將雙方存在分歧的部分以內部會議的形式進行討論研究,最終形成解決辦法。最后,有條件的高水平職業院校可將院校內部的智庫與有價值和實際意義的外聯機構進行聯通,將研究成果用于實踐應用,有效處理政企等服務組織的信息獲取機制與溝通機制。
(四)加強智庫科研成果的轉化機制
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研究人員應對智庫建設的共同語言進行重點研究,這里主要指的是政府、社會大眾、企業、同業等形成的簡明扼要的共同語言,建立共同的溝通框架體系,一方面能將智庫科研成果提供給政府和社會群體,另一方面還要保證政府和社會群體能充分理解研究內容。在政府發布的各大網絡平臺、新聞媒體等傳播媒介上,應宣傳高水平職業院校或高端科研機構的政策咨詢研究成果,在規范的流程中將政策咨詢與智庫科研成果進行轉化。作為高水平職業院校,應結合同業媒介,在期刊、報紙、公眾號、小程序、廣播、電視等諸多媒介上進行宣傳和評論。利用市場的主導作用,在政府相關政策的監管下將科研成果充分應用。最后可以以政府為主導建立政策與思想分析市場,市場主體可以包含黨政組織、校企組織,在市場分析中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作為核心提供給市場主體,通過積極主動的政策咨詢和分析報告供應給各方,各方通過市場形式給付相關費用[5]。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建設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社會上都占有重要的理論研究地位,而其在院校中占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其學術研究成果往往都通過院校等知名專家學者的多年理論實踐而形成,可逐步應用于黨政機關等各行各業中,在高水平職業院校中,建立的核心智庫需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其發展也應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文章從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方面闡述了高水平職業院校智庫建設的現狀與創新研究辦法,希望能夠完善智庫的功能建設并探索未來的發展創新機會,以新模式打破傳統研究模式,打破各方信息壁壘,形成智庫大數據,為國家、政府、院校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徐維英,田曉明. 高校智庫建設的獨特優勢與問題[J]. 江蘇高教,2016(02):54.
[2] 朱宏亮,蔣艷. 中國高校智庫發展現狀與未來策略思考[J]. 高校教育管理,2016(03):50.
[3] 戴栗軍,顏建勇. 我國高校智庫的發展邏輯與其戰略轉型[J]. 教育探索,2015(10):63.
[4] 陳英霞,劉昊. 美國一流高校智庫人員配置與管理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為例[J]. 比較教育研究,2014(02):68.
[5] 汪國麟,李婪. 高校智庫建設:構建知識生產和社會實踐的良性互動[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4):47.
(責任編輯:莫唯然)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高水平院校‘互聯網+智庫平臺建設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ZJB1421110)。
作者簡介:潘威(1989—),男,碩士,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會計信息管理;謝穎(1974—),女,學士,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數據建模;彭彤(1968—),女,學士,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政教學與管理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