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紅偉 王瑞琦 景明月 陶新慧
摘要:人性化設計是口袋公園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在充滿競爭的生活環(huán)境中,人們更需要自然環(huán)境帶來的精神補償。文章主要從人性化設計的角度探索濟南市中區(qū)口袋公園的人性化設計現(xiàn)狀,分析城市口袋公園在人性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設計策略,使口袋公園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關鍵詞:口袋公園;人性化;規(guī)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2-0-0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建筑密度逐漸提升的同時,城市中的綠化帶越來越少。多數(shù)城市中心區(qū)面臨著綠地面積不足的問題,建設的大中型公園因服務半徑有限,不能便捷地使用,于是口袋公園應運而生。它有著占地面積小、分布較靈活、具備多種功能的特點,在城市中得到大力推廣,受到居民認可。口袋公園作為城市中便捷可達的綠地,其人性化設計要滿足居民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國口袋公園建設工作一直在進行,但是忽視了公園的人性化設計,導致公園設計千篇一律且功能單一。應采取一些措施來改善這種情況,根據(jù)使用人群的不同,選擇更適合的設計手法,進行合理的人性化設計,使其能為城市居民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提升城市公共生活的品質。
1 口袋公園概述
1.1 口袋公園的概念
口袋公園又稱迷你公園、袖珍公園。口袋公園的概念最早由美國景觀設計師羅伯特·澤恩提出,它的原型是建立和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區(qū)的呈斑塊狀分布的小公園(Midtown park),也稱作“口袋公園系統(tǒng)”[1]。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區(qū)內,配備大中型綠地公園難以實現(xiàn),易出現(xiàn)綠色休閑空間匱乏的問題。口袋公園具有面積小、布置靈活、可達性強等特點,可以見縫插針地設置在城市中的邊角空間,在改善城市環(huán)境的同時提高使用率。
1.2 城市口袋公園現(xiàn)狀
近年來,口袋公園因占地面積小、分布靈活、使用方便受到廣大城市居民的喜愛。我國口袋公園的建設目前剛剛起步,相關規(guī)定并不明確,缺乏相應的研究以及理論指導[2]。因此城市口袋公園設計存在千篇一律的問題,園內設施簡陋,布局不合理,使用率偏低,缺乏對使用者需求的考慮[3]。只關注形式的口袋公園已經(jīng)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充滿體驗感和參與感的人性化場所才是當今城市居民所需要的。
2 人性化設計理念
人性化設計理念最早起源于二戰(zhàn)之后,其精髓就是以人為本,探索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需求[4]。人性化設計,即在設計形式與內容之中融入人性化的元素,使設計整體符合人性化的理念與要求。設計工作進行之前,要以人為立足點展開研究,重視個體的需求與差異,在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滿足個體的行為需求,給人帶來心靈的慰藉,讓人感受環(huán)境的舒適。因此,只要最終的使用者是人,都應當從人的需求出發(fā)。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人性化建設要做到人與景的有機融合,突出景觀設計中的鮮明個性。口袋公園的人性化空間設計正是要處處彰顯這種人本主義的思維方式,把科學有效的借鑒與設計的創(chuàng)新加以融合,并切實以人進行考量,使人切實感受到在細節(jié)的處理和設計上對人無微不至的關懷。
3 濟南市中區(qū)口袋公園實例分析
3.1 濟南市中區(qū)口袋公園概況
濟南市中區(qū)人口密集,但普遍沒有人性化的休憩廣場與街頭綠地,而該問題隨著口袋公園的出現(xiàn)和快速發(fā)展得以解決。2017年開始,濟南市就開啟了大面積拆除違建、臨建建筑的工作,在拆除的“遺址”上建設口袋公園,彌補了市中區(qū)綠化空間不足的缺陷。通過“見縫插綠”,真正將綠意裝進老百姓的“口袋”里,激發(fā)人們對大自然美的感知與熱愛。
3.2 濟南市中區(qū)口袋公園實例
對濟南市中區(qū)口袋公園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小區(qū)游園類和街旁綠地類口袋公園出現(xiàn)頻率較高。文章選取其中一些典型案例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研究人性化設計理念在口袋公園建設中的應用。
3.2.1 小區(qū)游園類,以樂山小區(qū)口袋公園為例
(1)項目背景。該項目位于濟南市中區(qū)樂山小區(qū)南門,臨近經(jīng)八路西側與自由大街交匯處,北面為樂山小區(qū),南側設有公交站點,人流量較大。公園既為小區(qū)居民提供了日常活動交流的場所,又為等車的行人提供了暫時休息的場地。
(2)設計策略。一是內部空間分為緩沖區(qū)、文化展示區(qū)、休息區(qū)三個區(qū)域,既滿足了居民的日常活動需求,又能為行人提供戶外休息的場地。二是園區(qū)的主要服務性設施是座椅,內部以高低交錯的條形座椅為主,園區(qū)外圍則定點設置木質座椅,供行人暫時休息。三是中心位置設置了花壇,內有“仁者樂山”為主題的景觀雕塑。外圍綠籬中有印著“富強、民主”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花朵雕塑,豐富了文化元素。四是公園主要種植的是大葉黃楊綠籬,還有木槿、白皮松、玉蘭、銀杏、海棠等喬木,形成植物組團。園內的花境主要由麥冬、五星花、鳳仙花、石楠等組成,色彩鮮艷,令人賞心悅目。
(3)利用現(xiàn)狀。公園更多還是小區(qū)居民在使用,居民在此聊天休息。園內綠化率很高,環(huán)境優(yōu)美,同時能滿足居民的基本需求。但是園內缺少健身器材,活動空間較為局限,除了聊天休息之外很難進行其他的活動。
3.2.2 街旁綠地類,以沁園為例
(1)項目背景。該項目位于英雄山立交橋西北方向,二環(huán)南路東側,北側緊鄰市政設計大廈,東側有綠地瑞麗城等高層寫字樓,附近還有普利源花園等居民區(qū)。該園面積約為4 280 m2,主要服務于附近的上班族、居民等。
(2)設計策略。一是公園采用規(guī)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設計手法,主要包含休閑娛樂、觀賞休憩、運動健身三個功能區(qū),能滿足人們日常活動、休息交流、運動健身的需求。二是園區(qū)設施充滿藝術氛圍和科技感,集新興技術、潮流于一體。主體設施是位于觀賞休憩區(qū)的白色景觀廊架,廊架整體成折線形,線條感突出,有較強的引導性,并且能起到連接健身活動區(qū)和休閑娛樂區(qū)的作用。廊架內部設置多處木質座椅,提供休息交流的空間。三是園內設置多處健身器材供居民使用,場地鋪裝以EPDM塑膠為主,能減少運動時的安全隱患。四是園內植物運用片植、對植等多種組合形式,圍合成不同的植物空間,滿足多種功能需求。種植喬灌草植物隔離園區(qū)與外部人行道,能在減弱噪音的同時,起到遮擋行人視線的作用。種植紅葉石楠綠籬、石竹等隔離空間,豐富場地色彩,還能引導視線,吸引游人駐足。
(3)利用現(xiàn)狀。該口袋公園為附近辦公人群、小區(qū)居民提供了休息活動的場所。園內植物種類豐富,配置合理,園區(qū)設施品位高,科技感強,能給使用者帶來舒心的體驗。附近上班族常選擇在有設計感的座位上休息、聊天,口袋公園內充滿了現(xiàn)代生活的氣息,空間使用率很高。
4 基于人性化設計理念的口袋公園設計策略
4.1 選址布局的人性化設計
城市口袋公園的選址布局要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fā),為方便居民的日常使用,應充分考慮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口袋公園的服務半徑要與附近居民的活動范圍吻合。居民的出行范圍、外出活動的時間和頻率等要素都決定了口袋公園的選址。此外,還應考慮該片區(qū)的人群密度、綠地率等相關影響因素。
口袋公園選址應充分考慮居民活動范圍。通常情況下,居民日常活動范圍在150~500 m以內,老人的活動半徑基本為180~220 m[5]。口袋公園的選址布局要充分考慮到居民的出行特點,可達性強,能夠為附近的居民提供便利,使用起來也就會更加便捷。總的來說,選址布局的人性化要從可達性入手,使居民步行3~5分鐘就可以抵達最近的口袋公園。
4.2 空間尺度的人性化設計
口袋公園在城市中呈斑塊狀分布,尺度較為靈活,沒有嚴格規(guī)定。風景園林師羅伯特·澤恩曾提出,口袋公園的面積可以小到在建筑物之間15~30 m范圍內,如果用地寬裕的話,它的面積可達1.2公頃。從人性化角度來講,口袋公園的尺度應根據(jù)使用人群的需求設計。商業(yè)區(qū)和城市中心區(qū)內用地緊張,口袋公園的尺度多為0.1公頃以下,主要滿足游客、上班族的休息需求。中等尺度口袋公園通常分布在用地較為充裕的工業(yè)區(qū),面積在0.5公頃以下,主要為工人、附近居民提供休息交流區(qū)。大尺度口袋公園面積可達0.5~1.2公頃,主要位于用地充裕的人居社區(qū)附近,在為居民、行人提供休息交往空間的同時,提供優(yōu)美的景觀。
口袋公園面積雖小,但也要根據(jù)人群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劃分出不同的區(qū)域,使公園內部空間被合理利用。口袋公園內部空間的劃分基本會包含休息空間和活動空間兩部分,其他功能區(qū)要依據(jù)不同的使用人群設置。口袋公園的使用者通常以步行方式游覽,因此空間特色要鮮明,要在沿途設置雕塑或景觀小品,使游覽者感受到步移景異,在增強空間體驗感的同時,使步行變得富有趣味。這些細部空間的設置具有人性化的意味,不僅能體現(xiàn)空間的尺度感,還能增強游賞的趣味性。
4.3 內部設施的人性化設計
評價公園設計是否人性化,其內部設施能夠作為很好的衡量標準。公園設施主要服務于人,應充分考慮場地的實際需求,通常包括休息設施、健身活動設施、衛(wèi)生服務設施以及照明設施。
4.3.1 休息設施
休息設施是口袋公園中必不可少、最為重要的部分。公園中的休息設施以各式座椅為主,數(shù)量要充足,盡量滿足使用人群的需要。休息設施設計要滿足人體尺度,一般情況下以成年人休息坐姿的尺寸為主,普通座椅的尺寸為座面高度38~40 cm,座面寬40~45 cm。單人座椅60 cm,雙人座椅120 cm,三人座椅180 cm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傾角為100°~110°。休息設施的材質同樣值得關注,尤其是北方地區(qū),要盡量使用木質的休息設施,秋冬季節(jié)更利于保溫,能帶來更舒適的體驗。輔助座椅的設計也是極為重要的。植物種植池的外緣、較為寬闊的臺階等都可以設計成輔助座椅,滿足居民休息的需求,體現(xiàn)公園的人性化特征。
4.3.2 健身活動設施
健身活動設施在口袋公園中能夠為使用者提供鍛煉和交流的場所,受到廣大人群的青睞。健身活動設施應根據(jù)不同類型的使用者設計。兒童的活動設施應考慮其需求和安全性,要牢固,避免出現(xiàn)尖角或較鋒利的邊緣,周圍應設置質地較軟的鋪裝,減輕摔倒時造成的傷害。青年和老年需要較為寬敞的活動空間來進行一系列的健身運動,兩者之間最好有綠植間隔,做到互不干擾。
4.3.3 道路設計
設計時首先要保證道路的可達性,使游人能快速便捷地到達目的地。此外還要重點關注無障礙設計。大部分口袋公園都為附近的居住區(qū)提供服務,而居住區(qū)的主要使用者是老人和兒童,他們很多行走不便,這時無障礙通道要能夠為他們提供便利。當場地與人行道有高差時,要在入口處設置坡道;場地內部出現(xiàn)高差通常使用臺階過渡,臺階旁也應設置坡道,道路寬度應在120 cm以上,便于輪椅通過,坡度不超過4%,并且坡道要使用防滑鋪裝,在方便人們行走的同時確保安全。
4.3.4 衛(wèi)生服務設施
公廁、垃圾桶等的位置要合適,便于人們使用。還要對這些設施進行美化設計,賦予它們色彩和造型,美化環(huán)境,提高綠地質量。
4.3.5 照明設施
夜間活動離不開燈光,照明設施能夠保障夜間活動的安全,為人們帶來便利。同時照明設施還有裝飾作用。在夜間,燈光可以烘托氣氛,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空間體驗。
4.4 植物種植的人性化設計
植物景觀是造景的關鍵要素,它不僅有景觀功能,還具備一定的生態(tài)效益[6]。口袋公園的綠地面積有限,因此合理種植植物至關重要。首先,應該合理構建綠化帶,使場地與周圍環(huán)境分隔開來。口袋公園的選址大多臨近道路,適當?shù)木G化隔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城市交通對活動人群的影響。公園內部的不同功能區(qū)也可適當設置綠化隔離,避免人群之間互相影響。其次,植物景觀營造時應模擬自然的配置形式,遵循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構建喬灌草復合型群落,使植物層次豐富,風格自然,帶來一定的生態(tài)效益。植物種植應富有個性,體現(xiàn)人文特征和場所精神。
5 結語
口袋公園作為傳統(tǒng)城市公園的補充,為人們提供了使用更方便的休閑娛樂場所。文章將人性化設計理念與口袋公園相結合,通過對濟南市中區(qū)口袋公園的實地調研,歸納出一系列人性化設計策略,力求美化城市環(huán)境,增強人們的幸福感。應以人為本,把握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營造出符合他們需求的人性化口袋公園,讓口袋公園成為躲避城市喧囂的綠洲。
參考文獻:
[1] 張文英.口袋公園:躲避城市喧囂的綠洲[J].中國園林,2007(4):47-53.
[2] 吳巧.口袋公園(Pocket Park):高密度城市的綠色解藥[J].園林,2015(2):45-49.
[3] 陳玉玲.人性化設計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20(12):191-192.
[4] 柯鑫.寒地城市口袋公園人性化設計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
[5] 張雪.環(huán)境行為學視角下促進社區(qū)交往的環(huán)境設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4.
[6] 侯銀梅.植物造景在現(xiàn)代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林業(yè)科技,2005(1):30-31.
作者簡介:白紅偉(1978—),女,山東濟南人,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
王瑞琦(1996—),女,山東淄博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
景明月(1997—),女,山東濱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
陶新慧(1997—),女,山東聊城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