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下,我國越來越重視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前,高校開展的大數據課程是我國新時代下培育技術型人才的重要課程體系,因大數據技術是一門典型的新工科專業,高校應根據時代發展需求,合理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為我國培育素質高、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現如今,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大數據課程教學改革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師資力量有待加強、忽視實踐平臺建設、教材內容相對陳舊、學科交叉教學難度大、缺少統一的課程體系等問題。文章通過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數據課程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層研究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為高校大數據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工科;大數據課程;教學改革
引言
在新時代背景下,大數據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和無形資產,現如今,大數據技術已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當中,并為我國各行各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手段和方向,為此,大數據相關產業和人才培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我國教育事業根據時代發展需求,提出高校要注重大數據相關人才的培育,而大數據專業人才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基于此,高校根據教育事業提出的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實際需求,將大數據課程教學進行改革,而這為我國培育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人才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大數據人才需求
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對大數據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我國教育事業也逐漸開始重視大數據課程的開展,現階段,我國大數據專業迎來了快速發展階段。大數據技術作為我國新型發展產業,為我國各個行業提供了新型發展手段和發展目標,對我國各個行業發展具有良好促進作用。而促進我國各行各業的穩定發展,需要擁有專業技術的人才,才能為我國各行各業提供大數據手段,促進我國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不完全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為我國當代學生提供了多元化工作崗位,大數據工作者的崗位需求不斷增加,我國大數據課程教學開展還處在探索階段,高校在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過程中,雖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為我國培育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但我國對于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短缺情況,對于利用大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決策的專業人才缺口較大。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數據人才培養
(一)培養特點
新工科對應的是新興產業,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根據新工科提出的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而大數據課程屬于綜合性、交叉性的學科,其主要目的是根據我國對人才提出的實際需求,為我國培育出高能力、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學生不僅要具備較強大數據技術專業能力和信息素質,還需要擁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能夠為我國新工科產業貢獻一份力量,引領我國未來技術和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為我國相關技術產業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而提高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效率和質量,應采取合理的人才培養方式,將大數據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完善大數據課程體系,以此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學習到符合自身發展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讓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適應新時代社會對自身提出的需求。
(二)培養目標
大數據課程是我國高校近年來剛剛成立的一門專業,而大數據課程對立的是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需要,高校根據時代發展需求,開展大數據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為我國培育出能力強,素質高、勇創新的專業人才,根據我國相關產業對大數據專業人才提出的針對性需求,定制請重復和大數據課程特征,滿足我國對大數據專業人才提出的需求。首先,應根據我國大數據技術相關行業提出的人才需求,應注重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次,在大數據課程教師開展過程中,還應針對我國對人才提出的全面發展需求,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使學生明白自身今后發展所需要的基礎條件,而基礎條件教師當代大學生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心,方能在社會當中良好發展。最后,大數據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因大數據課程具有較強,綜合性和交叉性,需要學生不僅要具備大數據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需要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此,才能使學生在畢業后順利的發展,在企業單位中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的分析以及軟件的開發。
(三)課程體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不僅是根據時代發展需求,為我國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還是提高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前提保障。大數據課程教學中包括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相關課程,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培養學生基礎知識能力和專業技能,使學生在今后畢業能夠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及軟件開發等工作的開展。
三、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數據課程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有待加強
目前,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過程中,雖然注重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但校內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還有待提升,校內的數據課程教學缺少專業化的教師團隊,雖然部分高校開展的大數據課程教學基礎理論知識,不缺乏專業化的教師團隊,多數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理論儲備,但在指導學生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校內教師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還有待提升,缺乏實踐經驗,只能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大數據技術實踐活動,并且教師自身的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缺乏說服力,學生在課堂中難以得到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的提升,對學生今后發展起到一定阻礙作用。
(二)忽視實踐平臺建設
目前,多數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多數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還有待提升,只注重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高校忽視實踐平臺的建設,因大數據課程具有較強實踐性,如果高校忽視對實踐平臺的建設與提供,不利于專業教師大數據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教材內容相對陳舊
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過程中,因我國大數據課程教材處于起步階段,采用的大數據課程教材缺少實踐教學內容,符合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的基礎教材較少,導致教師只能對學生展開理論教學活動,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機會較少,雖然學生能夠扎實掌握大數據技術理論知識和專業技巧,但無法在實際生活和工作當中學以致用,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未得到良好培育,導致學生無法深層次理解教師講解的大數據理論基礎教材內容,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學科交叉教學難度大
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除了要幫助學生掌握大數據理論技術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外,還要將大數據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交叉融合,使大數據課程具有前沿性、應用性和復合型的特點。但大數據課程多學科的交叉,會增加大數據課程教學難度,如果教師沒有扎實掌握各個學科的特點和基本理論知識,無法充分將大數據課程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幫助學生展示掌握多個學科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導致高校培育出的相關專業人才不符合我國大數據相關產業對人才提出的實際需求。
四、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數據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
(一)構建專業化師資隊伍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根據時代發展需求,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積極將大數據課程進行改革與創新,圍繞新工科提出的人才培育需求,重新制定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而高校開展的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要想更高效地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提高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需要構建專業化師資隊伍,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如此,才能更好地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的學習和實踐積極性,為學生今后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高校應根據我國對大數據專業人才提出的需求,定期組織校內大數據專業教師參加學術交流會和研討會,使教師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擁有大數據思維和互聯網思維,使教師能夠合理的運用大數據技術展開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利用信息技術檢測學生在線上線下教學活動中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現狀,方便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以此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完善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
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根據新工科對專業人才提出的實際需求,將大數據課程體系進行良好構建,為學生搭建實踐教學平臺,確保學生在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中,能夠扎實掌握與大數據相關的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以及大數據初步處理技術,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業能力,為學生今后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對學生展開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首先需要加強學生對大數據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先夯實學生基礎,在通過線上線下實踐教學平臺中的能力培訓,使學生能夠將自身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實踐和檢驗,在最后階段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扎實掌握理論知識,擁有較高水平的專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定期組織大數據課程相關技能大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發散性思維,為學生今后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三)優化大數據課程教學內容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需要轉變教師教學理念,使教師意識到大數據課程具備較強理論性和實踐性,在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時,需要為學生搭建信息化網絡教學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拓展大數據課程教學資源,使學生能隨時隨地在網絡平臺中進行相關教學資源的學習和參考,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應意識到大數據課程教學資源不能局限于書本內容,還要包括其他學科內容,為此,教師要基于互聯網平臺,為學生構建資源共享平臺,提高大數據課程教學開放性,不僅能加強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還能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理論知識和專業之間的聯系,便于促進學生今后全面發展。
(四)明確大數據課程教學目標
根據新工科對人才提出的實際需求,高校在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具備良好人文素養、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在開展大數據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大數據相關產業對人才提出的實際需求,明確大數據課程人才培養目標,讓學生在學習大數據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過程中,還要全面掌握計算機科學、統計學、數學基礎知識以及數據管理等課程,同事還要具備大數據應用分析技能,定期組織大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大學生在畢業時參加相關工作過程中,能夠將自身所學知識學以致用,使學生今后能夠從事各個領域的大數據技術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課程屬于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建專業,大數據課程的開展,應根據新工科的實際需求,高校結合校內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將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明確,優化大數據課程教學內容,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搭建網絡實踐平臺,推進教學與產業的緊密結合,通過定期開展大數據技能大賽,以此來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使學生成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磊,鄧杏葉,劉朝華,張紅強.新工科背景下的模式識別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36):177-178.
[2]宋濤.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高等代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為例[J].科技風,2021(35):184-186.
[3]游曉明.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9,35(01):59+62.
[4]殷紅燕,夏永波,龍愛芳.新工科背景下數學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風,2021(28):19-21.
[5]王春,肖建于,沈龍鳳,趙兵.新工科背景下Python語言課程教學改革[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2(04):88-91.
作者簡介:樓晨昕(1994年9月26日)男 漢族 浙江紹興人 碩士研究生 助教? 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大數據? 4122231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