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傳承文明、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基本途徑,同時也是幫助一個人健全人格、修身養性的重要方法。青少年課外閱讀可以增長青少年的見識,提高青少年的個人能力,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完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在信息時代,青少年課外閱讀形勢不容樂觀,許多青少年并不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社會各界要充分認清青少年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真分析存在的差距,及時化解危機,為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關鍵詞:課外閱讀? 青少年能力培養? 書香社會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人才,是社會發展、國家進步的希望,其閱讀情況的好壞不僅關乎個人修養,更關乎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在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中,許多國家都把青少年閱讀列為一項重要的政策來實施,培養青少年閱讀已經成為世界共識。我們要大力推行青少年課外閱讀,通過青少年課外閱讀提高個人素質,傳承文化和民族精神,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一、青少年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青少年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書中優秀的精神品質,幫助青少年健全自身的人格,培養出思想道德修養較高的新青年。青少年階段易受到不良習氣和不良思想的影響,從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而課外閱讀就成為引導教育青少年的最好方式,通過讓孩子進行課外閱讀,在書中自行發現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是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個人能力。課外閱讀可以增加青少年在不同領域的理解能力。通過豐富的課外閱讀,學生增強了個人見識,為寫作提供較為寶貴的素材。閱讀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思考的過程,通過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延伸思考,不僅僅通過表面理解詞句的意思,更能結合語境聯想到其它方面,反復推敲書中所蘊含的意蘊和情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是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青少年是民族未來的希望,通過培養青少年的課外閱讀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使青少年能夠繼承好民族文化,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同時鼓勵青少年閱讀,還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有利于形成全民族閱讀的良好社會風氣。
二、青少年課外閱讀出現的問題
一是閱讀量不夠。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逐漸走進青少年的生活中,許多家庭都為自家孩子配備了手機等電子設備。信息技術對于青少年而言,有利也有弊,能正確地使用互聯網,可以幫助青少年開闊視野,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生活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但是,青少年由于自控能力差很容易沉迷于網絡,沉迷網絡是導致青少年課外閱讀量不足的重要原因。同時,面對我國應試教育現狀,許多家庭和教師不有意讓孩子進行長時間的課外閱讀。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都用來參加各種輔導班,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嚴重不足,無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是書目適合度不高。在挑選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有部分青少年普遍不愿意閱讀傳統的名著,有部分青少年課外閱讀有著較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有的為了備考、有的為了尋找寫作素材,純粹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提高個人內涵修養而開展課外閱讀的青少年較少。在書籍市場上,高品質的課外書籍也越來越少,目前市面上充斥的書籍插圖越來越多、文字越來越少,這樣的書籍卻很暢銷,而主動購買經典名著和文史哲類書籍的青少年卻日益減少,青少年缺乏正確的閱讀導向。
三是閱讀時專注度不高。碎片化閱讀、淺閱讀現象嚴重,沖淡了青少年深閱讀的習慣,可能會導致瀏覽式閱讀、消遣式閱讀的出現,青少年不能抽出大量的時間進行全神貫注地閱讀,導致閱讀得不夠深刻,思考深度會下降。
三、青少年課外閱讀危機的化解措施
一是重習慣培養,建立分層分級的閱讀學習體系的培養。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的閱讀引導,幫助青少年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從學校層面而言,教師應該摒棄應試教育思維,認識到青少年閱讀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教師還可以設置專門的課外閱讀時間,學校可以豐富圖書資源,如設立圖書角、開放式閱覽室等,鼓勵學生開展這時候閱讀。從家庭層面講,應該大力倡導家庭閱讀,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閱讀或監督孩子閱讀,長此以往青少年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落實分級閱讀制度,根據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和個人習慣等,為青少年有針對性的推薦書目。分級閱讀制度落實的主體可以是公共圖書館,適當地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設立明確的分級閱讀閱覽室。教師作為青少年閱讀的引導者,要定期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書籍。同時要加強對青少年課外閱讀的督促和監督,如果發現青少年正在閱讀一些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書籍時,要及時給予提醒,避免青少年養成錯誤的閱讀習慣。
二是重資源普及,發揮圖書館閱讀的“搖籃”作用。讓更多的青少年對圖書館有所依賴,這需要我們想出更多的適合青少年的辦法,從他們的興趣出發,為其提供更多的高質量的網上信息資源,為不同區域的青少年提供高質量的遠程閱讀服務,讓他們回到圖書館。一方面,我們要建立更多的青少年數字圖書館,根據不同年齡段讀者的需求,購買適合他們的電子文獻、數據庫。同時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綜合開發、重組、整合、加工,提供適合青少年讀者網絡閱讀的資源。如圖書館在其建設當中,要努力建立起兒童文學觀。另一方面,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要利用網上的資源庫查找青少年所需要的文獻信息數據,下載并進行分類、編目、排序、索引,并不斷向圖書館數字資源庫輸送新的、高質量的信息數據,解決青少年平時在閱讀中碰到的難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最終培養起真正的閱讀興趣。
三是重科技創新,進行網絡環境之下閱讀指導。要結合互聯網時代下的青少年閱讀習慣,對他們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進行輔導、對他們如何辯別正確信息做好指導。建立學校圖書館的網站,可極大地推進圖書館的青少年閱讀指導工作。比如,圖書館可以制作一些易利用、易傳播、易管理的電子剪報,并做好閱讀指導工作。
鼓勵青少年閱讀,是促進我國教育事業進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無論是從社會層面、學校層面和家庭層面,都要抓好青少年課外閱讀,通過科學的引導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培養青少年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2017.11)
2、《新閱讀》(2020.2)
3、中宣部印發的《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2020.10.22)
作者信息:孟凡紅:女(1973年5月—)漢族,江蘇鹽城人,大專學歷,館員職稱,研究方向:讀者服務、未成年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