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江
作為廣大市民心目中最靠譜的投資品種,國債因為門檻低、風險小、收益可觀等特點,一直很受投資者的青睞。
尋找資金避險的方式,投資國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走勢穩健,風險較低,深受廣大投資者歡迎。
電子式儲蓄國債面市即售罄
據《理財》雜志記者了解,財政部從4月10日開始發行2022年第一期和第二期電子式儲蓄國債。盡管此次發行的儲蓄國債票面利率較去年有所下調,但這兩期國債上線后還是很快售罄。
據悉,這兩期國債均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最大發行總額為500億元。第一期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3.35%,最大發行額為250億元;第二期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3.52%,最大發行額為250億元。兩期國債的發行期為2022年4月10日至19日,2022年4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4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別于2025年4月10日和2027年4月10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儲蓄國債之所以受青睞,主要還是因為其安全性高、門檻低、收益相對較高、變現靈活等特點。尤其是現在資本市場動蕩,銀行理財大面積跌破凈值的背景下,這種金邊債券的吸引力尤為明顯。
投資者如何選擇
對于國債,許多上了年紀的人更愛用“國庫券”這個詞。
對投資者而言,國債與其他投資標的相比,的確具有多項優勢:儲蓄國債由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信用等級高,安全性好;發行利率固定,利息免稅,收益穩定;以100元為認購起點,承銷銀行均可辦理,認購前無須風險測評,發行期次多,認購業務辦理方便;可提前兌取,也可作為質押物于原購買銀行進行質押貸款,變現靈活。
現如今,隨著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認購渠道不斷拓展,國債認購日益便利,我國國債已經邁入“掌上購買”時代。
如何購買?據悉,現行儲蓄國債有憑證式、電子式兩個品種,均含3年期及5年期,利率分別為3.8%、3.97%。憑證式需要到柜臺購買,購買當日起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電子式可以去銀行網點購買,也可以通過網銀買,發行期首日起息,按年付息,到期還本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和其他個人金融產品相比,儲蓄國債有什么優勢?
業內專家表示,儲蓄國債信用等級高,安全性好,由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并還本付息,信用等級高于其他債券或銀行理財產品。同時,按固定利率發行,收益相對較高,且利息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因此,這種投資比較適合3到5年內對資金流動性要求不高,追求保本收益且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
儲蓄國債也能夠靈活變現,可按照相關規定在到期前提前兌取,獲得相應資金。若投資者需要貸款時,也可用儲蓄國債作為質押物,到原購買銀行質押貸款。
同時,為了避免儲蓄國債(憑證式)到期后忘記及時兌付帶來的利息損失,投資者可以按照自愿原則在相應銀行柜面辦理約定轉存業務并簽訂相關協議,這樣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就會自動轉存到簽約賬戶中轉成儲蓄存款繼續吃利息。
目前,我國國債恢復發行已有40多年的時間,正變得越來越有“國際范兒”,去年我國國債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加快走向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受到境內外投資者的歡迎。
美債收益率出現倒掛
10年期美債收益率是全球風險資產的估值錨。但最近一段時間,美債收益率持續狂飆,以美股為首的金融市場也同樣大幅向上反彈。4月5日,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15個基點至2.554%,創3年來最高值;5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逾15個基點至2.704%,為2018年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對利率更敏感的2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近10個基點至2.524%,為201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美聯儲加息落地后,10年期與5年期美債收益率出現了倒掛,10年期與2年期美債收益率已經縮窄至20個基點以內。
過去幾周,美國債券市場遭遇了史詩級拋售潮。
3月29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升破2.53%,創下2019年5月以來的高位水平,較3月初的1.67%大幅飆升86個基點,較年初飆升超過100個基點。
其實,各期限美債均在大幅攀升,倒掛現象越來越嚴重。此前,3年期與5年、7年期倒掛,3年期與10年、30年期倒掛,5年期與7年、10年、30年期倒掛,7年期與10年期倒掛。還有金融市場以及美聯儲非常關注的2年期與10年期,在3月29日盤中罕見出現倒掛。
據了解,參與美國債券市場交易,主要有兩種類型的資金:一是買債券長期持有,等到期吃利息;二是中短期投機資金,看不上債券本身的利息,主要吃買賣價格利差。
在降息周期中,吃利息的資金除了吃到利息外,還能額外賺走一筆價差,因為降息,債券價格會上升;在加息周期中,吃價差的投機資金會虧錢,因為加息,債券價格會下跌。
當前,美聯儲加息縮表的預期非常之強,吃利差的投機資金會拋售短期,買入長期債券避險。首先,因為它們在押注美聯儲加息之后,很快會降息拯救經濟,現在債券下跌后會再漲上去,以現在的價格買入長端債券其實算是抄底。其次,在當前加息過程中,長期債券價格下跌的幅度會小于短端。
這是美債倒掛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還有俄烏局勢演化至今,不少國際避險資金涌入美債市場,也主要是買入長端債券(10年期國債),也壓低了長端債券的利率。
美債倒掛之后,吃利息的資金和吃價差的資金會有不同的考量。比如2年期與10年倒掛,會導致吃利息的資金拋長端,買短端,因為利率更高;同時,吃價差的資金會拋售短端買長端,抄底長端債券。如果前者占上風,倒掛會自然解除;如果后者占上風,倒掛不但不會解除,還會發生持續倒掛。美債利率倒掛時間越長,就意味著市場的預期更悲觀,避險情緒更濃,視為很有效的一個經濟衰退信號的原因。
中信證券債券團隊總結了歷史的經驗認為,自1966年以來,美債收益率曲線發生倒掛以后,較大概率在6-24個月會出現經濟衰退。具體來看,收益率曲線出現較為全面的倒掛才會預示著經濟衰退,目前10年期與3年期利差仍然較高,預計2022年收益率曲線出現全面倒掛的可能性較低,未來經濟發生衰退的可能性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