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深 劉嬌
摘? 要: 針對近年來園林專業設計、施工、插花花藝等技能大賽與高職教學相聯系融合現象,從大賽促進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完善、實訓平臺搭建、工匠精神內化、社團及公司建設、課程考核機制完善等多方面進行了探討,旨在將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大賽成果,推廣轉化成全專業的教學改革方案。技能大賽與教學二者相互促進,提出了多項解決措施即將多項技能大賽技能實踐融入課程、做實校企合作、創新實訓平臺、提升教師專業技術能力、強調企業文化、提高學生對專業技能重視度。
關鍵詞: 技能大賽; 教學改革; 園林專業; 創新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1-2153(2022)02-0047-05
職業技能大賽是高職院校為了促進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增強與企業合作而舉辦的賽事。通過技能大賽可以促進專業、課程和教學手段改革。因為技能大賽以崗位需要為依據,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工匠水平,使高職院校進行教學改革。本文以園林技術專業為例,探索技能大賽對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
一、園林技術專業技能大賽概況
園林技術專業的技能大賽包括官方的比賽,如世界、全國技能大賽,和各省市的比賽。還有非官方的協會的各種比賽,比如艾景獎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賽,園冶杯,國手杯景觀設計大賽等各種比賽。園林專業的世界和全國性技能大賽包括園藝和花藝兩大賽項。在2016年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園藝賽項,我國黃山學院的選手首次參加了比賽,并取得了銅牌的成績。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園藝賽項成績優異。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每年也在如期進行,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園藝賽項由濰坊市濰坊職業學院承辦,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花藝賽項由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承辦。隨著技能大賽的成熟,技能大賽成為了選拔和評定技能人才的標準。各高職院校為了準備技能大賽,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將技能大賽與教學相融合來培養出更多技能型人才。
二、技能大賽促進教學改革
(一)健全專業理論知識,改進教學模式
1. 更新專業知識
技能大賽與就業相聯系,融入企業的最先進技術,具有標準化、技能性、實踐性的特點。技能大賽所設置的賽項均是當前行業所需技術技能的項目,將理論知識與行業所需技能相融合,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可以消化專業的知識,同時更新陳舊的專業理論。
通過參加園林設計方面的比賽,教師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融入了滲水性鋪裝、生態駁岸技術、 生態浮島技術、雨水收集技術、人工濕地技術等符合生態性建設的設計理念與技術。在《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中豐富了展板排版、效果圖制作的知識。通過參加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園藝賽項,在《園林工程技術》課程中融入了施工圖的繪制方法、常用材料的尺寸、施工的工藝流程等理論知識。通過參加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花藝賽項,教師在藝術插花課程中加入了花首飾、花環、人體花飾、缸花等相關內容。通過參加廣聯達相關比賽,在園林招投標與預決算、園林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中增加了GCCP、斑馬、BIM 5D等軟件的學習。這些技能大賽帶給課程知識內容的改變,剔除了陳舊的理論知識,同時將新鮮的、實用性的知識帶入課堂,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實用性和技能性,提高了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效果。
2. 改進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理論講授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助,學生缺乏實踐經歷。針對園林這一綜合性較強、學科較雜的專業,學生在缺乏實踐性的情況下,對企業中對本專業的技能需求所知甚少,甚至學生對本專業對應的崗位認識不清。在時代背景變化的情況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而將技能大賽比賽項目作為教學的實踐項目,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融合,很好地解決了以上的問題。教師通過將多個技能大賽的項目整理分類,設置三至四個教學實踐項目,然后將理論知識針對項目拆分整理,在實踐中學習、發現問題、補充知識、再實踐、再學習、最后歸納整理。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學生們將在講授與實踐結合的課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專業知識。除了學習知識也對本專業所需技能有了充分的認識,對自己以后擇業有了明確的方向。
以技能大賽為契機改進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按照技能大賽準備實訓基地、實訓材料等,能夠豐富職業院校對技能的培養模式。
(二)完善教學方法
職業技能大賽命題的設定與企業、社會聯系越來越緊密。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年的命題都會有變化,以適應不斷發展的企業技術等等。所以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就不能適應技能大賽的命題發展,并且在實踐的發展中更為突出。因此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勢在必行。
1.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由哈佛大學開發的,最早用于培訓員工,后來應用到教學中。園林課程一般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方法,雖然效果比較好,但是加入案例教學法,效果更加突出。比如講授園林規劃設計或者植物造景時,加入一些公園等案例的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梢酝ㄟ^教師先分析評價綠地案例,然后學生自己尋找新的案例進行分析評價。學生從而掌握設計思路,做到盡善盡美。
2. 實踐指導法:園林技術專業的實訓課程比較多。以前往往是教哪門課程的老師單獨組織本課程的實訓。比如園林規劃設計進行設計的實訓,園林工程技術課程進行施工的實訓。通過參加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技能大賽,進行了綜合實訓。首先學生進行綠地的施工圖設計,然后進行相關材料設備的預算,之后按照圖紙進行施工。通過參加插花技能大賽,學生先進行花卉的種植實訓,然后用自己種植的植物進行插花實訓。這個過程中多個教師可以進行同時協作,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共同探討,同時引入企業相關的人員進行指導,提高實訓的效果。
3. 分組教學法:在實際工作中,都是相互配合的。同樣參加技能大賽,也需要選手的相互配合。不管是設計還是施工。都需要同伴的相互協調。這樣可以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運用分組教學法。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進行項目設計或施工。通過分組教學,可以發揮小組成員的集體智慧,提出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解決方法,從而完美地完成項目。通過分組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思維的嚴密性。
(三)搭建實訓平臺
簡單的課程實訓無法滿足職業教育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需求,需要建設更寬廣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職業院校針對技能大賽,需要建設符合要求的實訓平臺。學院為準備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園藝賽項,可以設置更多符合要求的工位。在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學生都可以進行實訓。學院為選拔優秀學生參加省賽、國賽、世賽,可設置初賽、復賽、決賽等各種形式的比賽及給予榮譽獎項、加分,學生受到莫大的激勵和鼓舞,積極性高。從而促進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的融合,提高學生的技能、工匠精神,為以后從事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內化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園林技能大賽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園藝賽項的誤差要求在2mm以內,而世界技能大賽園藝賽項則要求在1mm以內。誤差非常小,一不小心就容易犯錯。所以工匠精神就貫穿于園林課程的任何一個實踐中。并且工匠精神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停地操作,不停地磨練。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創造精益求精的作品。在課程的實踐中要根據技能大賽標準要求學生,讓學生注意每一個細節,盡量避免誤差的出現。
(五)促進社團及公司建設
在園林專業技能大賽中,學生可以掌握園林設計、施工、插花等各種技能,促使技能與專業的融合,從而促進社團建設和公司運營。學生根據興趣成立園林社團。學生可以利用課余、節假日時間進行花卉銷售,設計或施工的工作。教師進行幫助或指導。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專業知識,又能夠捕捉最新的企業資訊,掌握最前沿的技術技能。
(六)完善課程考核機制
考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以往的考核往往是平日成績和理論成績的一個綜合,而對于實踐的考核比較少。并且教材很難與時俱進,理論考核也很難反映最新的企業知識。而技能大賽往往融入企業最新最前沿的技能。并且考核評價標準更具有前瞻性。在課程的考核評價中就可以加入與技能大賽相關的實訓,引入技能大賽的評價體系。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三、技能大賽引領教學改革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技能大賽教學欠融入課程
通過世界、全國或省市技能大賽獲獎可以提高學校的榮譽,是教師提升職稱的指標,是學生能力的證明,所以各職業院校對技能大賽重視程度較高。但在進行技能大賽教學過程中,一般是在課程之外的單獨教學培訓。專門負責技能大賽的教師帶領參賽學生停課進行賽項的教學培訓,而技能大賽指導教師與相關課程教學并無關聯,同時其他教師基本不了解技能大賽賽項技能,導致技能大賽實踐技能無法與課程理論知識相融合。
指導比賽獲獎教師擁有豐富的實踐技能經驗,但是一般這樣優秀的教師將工作重心轉移至科研相關工作或是行政工作上,對教學改革投入精力較少,這也阻礙了將職業教育向實踐教學引領的步伐。
(二)職業院校教師欠缺實踐技能
職業院校教師以本、研高校引進為主,少數從企業引進。高校畢業學生出校門進校門當職業教師缺乏行業技能。職業院校引進企業人才要求較高,引進數量有限,而園林技術專業涉及工作面較廣,學科面向的技能較多,教師們無法掌握全部行業所需技能。職業院校教師需要掛職鍛煉和進行培訓,但是教師掛職鍛煉時間不一,教師對掛職鍛煉的態度不一。大多數教師掛職鍛煉僅僅是走走過場,根本不到企業鍛煉或是不接觸一線技能工作。國家、省市會對職業教師進行培訓,但是培訓項目也是以理論為主,多是對教學技能、教學方法、教材編寫等方面的培訓,實實在在的技能培訓較少。所以教師們從業后接觸不到行業核心技術技能,也就無法傳授給學生們。
教師帶領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教師熟讀各個賽項賽程,帶領學生練習。但是出現教師們只動嘴不動手,只是在理論上進行指導,當出現矛盾或是誤區再尋找辦法幫助學生解決,導致參賽學生們的實踐技能水平遠遠高于指導教師。可見教師還是在理論方面占有優勢,但現在職業院校教師的知識面狹窄、實踐技能較低,教學業務有待提高。
(三)學生不重視技能學習
職業院校已意識到培養學生技能的重要性,教師也在向培養技能性人才方面努力,但是學生們的意識沒有提升。我國人們慣有的思維即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穩定、管理方面的工作體面,認為在企業進行一線技術不是自己的工作首選,而近兩三年專升本吸引了大批職業院校學生。多方面的因素導致學生們忽視技能學習,甚至看不上園林專業砌筑、木工、軟件繪圖等技能課程的學習。所以現在實踐課程學生們眼高手低,害怕吃苦等現象普遍,造成實踐課程效果不理想。
(四)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結構不合理
職業院校已意識到培養學生技能的重要性。高職院校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從事園林植物應用養護、園林景觀設計和園林綠地施工與管理三個方向為主。職業院校三個方向平行培養,課程不分主次,導致學生學習涉及面廣但是不精。出現企業對技能型人才需求很大,但是學校培養出的學生進入企業無法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五)缺乏實踐課程條件,校企合作無實質性進展
將園林專業技能大賽賽項項目作為教學實踐練習項目需要符合要求的實訓條件?,F在信息化、數據化發展迅速,在社會發展推動下園林行業也在快速發展,企業使用的一些工具技術日新月異,學校想要對接企業進行實踐練習,需要建設與企業一致的生產環境,但是目前教育資源相對落后,滿足不了企業的高技能需求。而最有效的獲取實訓基地的辦法就是校企合作,但是十多年來學校與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較少。利用企業環境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學成之后學校為企業輸入技能型人才。但是出現學校企業雙方利益溝通等失敗,或是滿足學校校企合作的企業數有限,或是學生不給力培養不出企業所需人才或是培養出來后學生另謀高就等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導致校企合作中途失敗,或是僅僅是名義上的合作。校企合作無實質性進展,學校沒有條件建設實訓基地,如此惡性循環,所以缺乏實踐課程條件,校企合作無實質性進展一直存在。
四、技能大賽引領教學改革的實施措施
技能大賽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掌握課程實訓技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處理問題應變能力,從而加強對理論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積累實訓操作經驗達到創新的目的,為將來更好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職業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是大勢所趨,而以技能大賽為抓手進行教學改革可以提高職業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效果。
(一)明確培養目標,將多項技能大賽技能實踐融入課程
學校應明確園林專業培養目標,在園林植物應用、園林景觀設計、園林綠地施工3個方向中明確一個方向進行培養,培養專精的園林技術學生。以園林綠地施工方向為例,應將全國園藝施工技能大賽實踐操作的要求內容融入課程設計。技能大賽整個賽項每年以行業對技能的需求進行更改,通過實踐可以掌握當前先進技能。
技能大賽中對7*7平方米的小游園從施工圖的設計到具體施工操作均有明確的要求,大賽施工涉及鋪裝、水體、景墻、種植設計、花壇砌筑等13個專業知識,在園林工程技術課程中,正好對應七章內容,所以在課程編排時可針對章節將賽項分解實操,實操前將理論知識闡明,然后在實訓基地根據圖紙分組進行實訓,再根據比賽評分要求評比各組施工效果,最后進行點評總結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將知識點通過對問題的解決闡述清楚。這樣在學練學反復的過程中,學生們學習目的性更強。
一門課程不應單一融入一項比賽技能,應融入多項。比如園林工程技術課程,除了融入全國園藝施工技能比賽外,還可融入國手杯景觀設計大賽,將國手杯中繪制施工圖的部分融入課程。通過多項比賽豐富課程內容。
(二)做實校企合作,創新實訓平臺
實踐性課程需要相應的實訓條件,以技能大賽實訓基地為目標建立學校自己的實訓平臺。以園林園藝施工技能大賽為例,大賽施工包括13個專業10余項工種技術,需要7*7平方米場地多個,還需機械器材20余種,石材木材等耗材30余種。學校應加大投入,在校內建立實訓基地。參照技能大賽比賽場地要求建設貼近行業發展的實踐教學環境,讓學生們盡早熟悉企業工作環境。同時應加強校企合作,加強校企聯系。實質性的在校外建設實訓基地或是將企業當作實訓基地,讓學生們盡早接觸本行業的技能工作,為畢業就業指明方向。
(三)提升教師專業技術能力
教師應結合自身專業特點,每兩年去企業掛職鍛煉,需要教師踏踏實實的進行掛職鍛煉學習,將行業領域中的先進技術技能帶入教學中,不斷將講授的知識進行更新。在職業院校招聘教師時,應著重強調教師的企業技術能力,若教師不具備企業經歷,應在就職前先去企業鍛煉1至2年。放寬企業型人才進入高校就職的條件,大力引進企業人才進入職業院校。
(四)強調企業文化,提高學生對專業技能重視度
技能大賽的比賽過程可激發學生們對專業的熱愛,和培養學生們的工匠精神。通過觀摩往屆學生的施工作品如砌筑的景墻、鋪筑的游園道路、挖填的水池、配置的植物材料等,能夠從精神上讓學生們愛上本專業。將企業文化教育編制課程中,激發學生們對本專業的熱愛。將企業中成功人士的發展歷程及現成果進行分享,激發學生們對行業的向往。讓學生們及早的接觸專業實踐性操作,通過分組比賽等形式激發學生們競爭意識進而快速有效地完成相應的實踐課程。學校也可通過學分考核、考核1+X技能證等形式,讓學生重視實踐技能學習。
五、總結
國家需要職業教育為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培養日后企業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為學校的教育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技能大賽既能考核學校培養人才效果,又能進行人才創新性培養。技能大賽重點在實踐操作,符合當代職業院校對人才培養模式的需求。所以以高職技能大賽引領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闡述高職技能大賽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當前高校技能大賽引領教學改革的問題,進而提出了多項解決措施即明確培養目標,將多項技能大賽技能融入課程體系、做實校企合作,創新實訓平臺、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強調企業文化,提高學生對專業技能重視程度,力爭為國家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李守清,董學杰,高彥叢. 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技能大賽應用與實踐教學的課程研究[J]. 花卉,2021(8):292-294.
[2] 趙昌恒,伍全根,馬濤. 世界技能大賽園藝項目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園林專業課程改革的啟示:以黃山學院為例[J].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9):170-175.
[3] 邢洪濤.技能大賽背景下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 安徽建筑,2021(6):93-95.
[4] 郭玲,吳玫. 以賽促學 以賽促教 以賽促思:2016全國職院“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總結[J]. 現代園藝,2017(3):122-123.
[5] 李霞,曲良譜,丁銀花. 工匠精神視域下世界技能大賽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J]. 現代農業研究,2020(5):74-75.
[6] 范國輝,董淼. 技能大賽引領的園林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J]. 現代園藝,2020(14):223-224.
[7] 王齊,師春娟,王琳,等. 基于專項創新能力培養的綜合實訓教學改革探索:以云南林職院園林技術專業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18(6):245-246.
[8] 張紅升. 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備戰經驗的總結與分析:以“園林景觀設計”國賽項目為例[J]. 人間,2015(36):185-186.
[9] 高云,汪小飛. 以園藝技能大賽促進高職園林專業教學改革:以黃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黃山學院學報,2019(5):135-137.
[10] 莊建偉. 技能大賽與高職園林專業教學的結合與思考[J]. 文學少年,2021(27):269.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nn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kill competitions such as landscap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flower arrangement with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and discusses the competition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building practical training platform, internalizing craftsman spirit, setting up communities and companies and improving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have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popularized and transformed into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programs. Skills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 promote each other. A number of solutions put forward, including integrating skills practice of skills competition into curriculum, strength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novating training platform, improv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bility, emphasizing enterprise culture, and improving students' attention to professional skills.
Keywords: skills competition; teaching reform;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責任編輯: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