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館事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科技館面臨著展品維修缺乏專業人才、展品完好率不高的困境,本文以泰州科技館為例,探討了中小科技館從展品日常管理細節入手,建立健全展品維保工作機制,提升展品完好率的做法,希望對國內中小型科技館加強自主維保展品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科技館;展品;維保;工作機制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推進,各地紛紛將科技館建設作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載體,科技館建設熱情高漲,一批批新建、改擴建科技館項目紛紛開展。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免費開放的科技館共219個,其中中小型科技館達169個[1],占總數的77%。由此可見,全國的科技館中,絕大部分為中小型科技館。
科技場館提供的是一種典型的體驗活動產品,游客在場館的整個過程即是體驗的過程[2]。作為一個科技館實現辦館理念和教育目標的重要基礎設施,展品的完好率直接影響著觀眾的體驗質量和體驗價值,直接影響著科技館的社會形象。一方面,科技館的展品互動性強、故障率高;各個科技館依據不同主題選擇定制不同展品,差異性較大;即使同一件展品由不同供應商承制,內部結構、電氣電路、工藝材料也不盡相同,因此造成了展品維修難度極大。另一方面,中小型科技館由于受限于經費、編制,難以建立一支適應各個不同工種維修需求的維修人才隊伍,展品維修成為大多數中小科技館管理工作面臨的難題。本文從展品日常管理細節入手,提出通過建立展品維保工作機制,強化日常管理,降低故障率,從而實現展品穩定運行,提升展館運行管理水平。
一、中小型科技館展品維保模式分析
(一)自主維保型
自主維保型即自己建立維修團隊,自己維修維護展品。這種方式也是目前國內大多數科技館采用的模式。優點是自己對人才的需求、招聘、培養、發展可以有系統化考量,可以通過實踐積累經驗,為科技館今后的更新改造儲備人才。缺點是受制于人才招聘政策和編制限制,人才招聘困難,人才流動性大,培養周期長。
(二)維保外包型
維保外包型即通過服務外包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讓具有一定實戰經驗的技術團隊負責科技館展品維修維護工作。近年來,有些地方中小型科技館出于自身原因考慮,逐步采用這種模式進行展品維護。承擔維保任務的一般為展品供應商,也有少量其他技術團隊。優點是可以短時間解決科技館展品維修維護問題,一定程度上緩解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缺點是資金需求較大;展品制作是非標定制,某一家展品供應商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展品問題;不能為科技館今后的發展儲備自己的技術人才等。
(三)依托廠商型
依托廠商型即通過與原展品供應商分別簽訂維保協議,在質保期結束后繼續提供維修服務。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供應商對自己生產的展品比較熟悉,解決問題得心應手。缺點是由于展品供應商比較分散,展品維修的及時性難以得到有效響應,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加上由于市場的原因,有些展品公司存續時間短,技術人員流動頻繁,導致服務需求難以滿足。
二、泰州科技館基本情況及展品維保現狀
泰州科技館位于泰州市城南醫藥高新區天德湖公園內,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9300平方米,2018年7月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科技館共有常設展廳3600平方米,展項116件,展品231件,截至2021年底,共接待觀眾88萬人次。
(一)維保人員情況
泰州科技館技術保障部目前僅有四名工作人員,一名是從事過車間管理、技術改造的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具有豐富的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經驗;一名是在企業從事機修的維修工,具有豐富的機械、電氣維修實戰經驗;一名是部隊退役士官,在部隊長期從事汽車修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維修實戰經驗;一名是大學畢業生,從事零配件采購、倉庫管理、技術資料收集整理相關工作。四名工作人員除退役士官享受事業單位工人待遇外,其余人員均為聘用制。
(二)維保工作模式
泰州科技館自2018年7月正式開館運行以來,就一直采用由廠方提供備品和零配件,本館人員自行維修、廠方人員輔助維修的模式。自2019年展品質保到期后,所有展品的維修均由本館工作人員自行完成。截至目前,全館展品完好率每年都保持在99%以上。
各展區展品完好率統計圖
三、泰州科技館展品維保工作機制
(一)建立展品維保制度
一是每日檢查,我們制定出臺了展品每日檢查標準,由負責展品日常運行的展廳管理員負責進行檢查。主要進行展品外觀檢查、展品功能檢查和展品清潔。二是月度檢查,這項工作由技術部牽頭,各部門負責人參與,每月固定時間對全館展品進行檢查,主要檢查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三是不定期抽查,這項工作由綜合行政部牽頭教育活動部科技輔導員參與,主要抽查展品運行狀態是否存在漏報、瞞報,對發現有上述行為的責任人和責任部門進行績效扣分處理。四是定期保養,這項工作由技術保障部負責實施,針對全館展品分別制定月度、季度、年度保養項目,并要求每次保養后將保養情況記錄及時上傳系統備查。對展品體量大、價值高、維護要求高、易造成展品損壞和觀眾傷害的重點展品保養記錄同時公示上墻接受社會監督。
(二)優化展品報修流程
展品報修流程設置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展品維修效率。開館之初,我館采用微信報修,事后補填紙質報表的辦法,這種方法存在著較大誤差,時間統計不精確,實際工作中難以對維修效率、完好率進行量化考核。目前我館已開發了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將移動端與PC端數據打通,實現了全館數據的整合。展品報修流程如下:展品報修由展廳管理員在手機上用報修小程序發起,技術部維修人員會收到提醒短信,顯示某件展品故障,同時,綜合管理平臺可視化界面展品欄顯示某件展品異常(所有人可見)。維修人員到達現場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維修并在系統上確認,平臺則顯示1件展品維修中。如需要備品備件,維修人員則在平臺上提出備件領取申請,經審批后由庫管發出配件,維修結束后,由維修人員發起確認申請,展廳管理員對展品功能進行檢查,確認修復后流程結束,展品狀態恢復正常。
(三)提供展品維修保障
為確保展品維修的及時性,泰州科技館采購了鉆床、車床、砂輪機、切割機、電焊機、激光雕刻機、木工機械等一些維修常用設備,為展品損壞及時修復提供了保障。同時根據以往維修經驗,在倉庫零備件管理上設置了系統閾值提醒功能,當某個常用備件少于設定值時,系統會自動報警,提醒倉庫保管員及時辦理采購入庫。
(四)備份應對軟件故障
多媒體軟件故障是科技館眾多展品故障中較難處理的,為快速修復展品,技術部人員在工作中摸索出通過對計算機全盤備份的方法解決多媒體軟件故障。目前泰州科技館已對全部74件多媒體展品都進行了系統備份,同時在廠商對軟件系統維修升級后注意及時進行重新備份,在實際應用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五)維保指標納入考核
展品完好率計算由科技館綜合管理系統自動進行,根據開館日展品維修及運行情況進行統計匯總,實時顯示。由于所有的審批流程和報修流程都在系統上運行,因此數據具有真實、相互關聯、不可篡改的特點,為管理層依據數據進行績效考核奠定了基礎。目前可顯示展品報修、接修、修復時間,展區月度、年度展品完好率,展品維修情況統計等數據。統計數據截止時間為當天二十四時之前的展品數據,完好率=展區完好運行的展品數/展區總展品數×100%。我們將展品報修、維修、檢查、保養、響應時間等指標與展廳管理部、技術部人員績效工資進行掛鉤,每月根據系統數據進行評分,有效調動相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
四、泰州科技館維保工作機制特點分析
泰州科技館展品維保工作機制,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實踐證明在這套運行機制下,展品的完好率能得到有效保證。從展品維修數據可以看出,本館的維修工作量并不算大,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日常大量工作其實都在做維護保養工作。維保工作機制的特點總結起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加強日常檢查避免故障擴大
實際上科技館的展品有許多故障是從細微之處的故障引發的,有可能一個小小的螺絲松動,不及時發現并修復,就容易引發展品故障,導致更大的損失。因此,加強展品的日常檢查工作尤為重要,必須每天進行。為此,我們把展品日檢查工作納入展廳管理員績效考核目標體系中,強化監督管理,使這項制度能真正落到實處。
(二)規范日常保養解決故障根源
展品的可靠性分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指展品設計制作者須保證的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是指使用維護等因素影響的可靠性[3]。在展品運行過程中,我們發現展品運行的可靠性往往取決于使用可靠性。一個展品基本都是由各個零部件組成,嚴格規范的日常維護保養可以防患于未然,減少設備事故的發生,降低展品維修費用,延長展品的使用壽命,降低維修人員的維修工作量[4]。因此,有必要針對不同的展品,制定相應的保養內容和保養周期,如對運動部件的加油保養與定期更換、對電腦線路的除塵和系統清理、對安全帶等防護裝置進行定期檢查更換等,這些措施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故障現象的發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維修人員選拔培養機制
科技館的展品維修離不開一個優秀的維修團隊。由于展品屬于非標定制,而且在展品維修工作中涉及許多工種。因此,維修人員最好一專多能,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科技館維修工作的需要。泰州科技館的維修技術人員是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方式選拔,在招聘過程中堅持以實戰為考核標準,通過三輪面試最終選出了現有團隊。實踐證明,維修團隊能很好勝任科技館目前的絕大部分維修工作,為提升科技館的展品完好率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我們出臺了轉崗制度,鼓勵有興趣愛好或有一技之長的其他崗位人員,轉崗到技術部門。同時開展老帶新、傳幫帶活動,進行技術維修人才儲備,努力形成維修人才梯隊。
(四)改進優化展品工藝結構
盡管在建設之初就加強對展品制作工藝、材料、結構等方面的把控,但在展品實際運行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近年來我們組織技術部人員,自己動手共對9件展品進行優化改造,有效地減少了故障,實現了展品安全高效運行。如展品八音盒,原展品采用按鈕與每個音符撥片接觸發出聲音,實際運行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按鈕損壞,且維修相當復雜。經過改進,采用尼龍棒加磁鐵底座的方式代替原有按鈕,故障率大大降低,即使尼龍棒丟失也能很快修復。
五、工作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在這套管理方法下,展品的完好率能得到有效保證。2020年,全年共開館198天,觀眾人數8.23萬人次,全年維修展品286件次,日均1.4件次,全館展品維修率5.44%,展品完好率99.96%。2021年全年開館共245天,觀眾人數20.61萬人次,全年維修展品235次,日均0.96次,全館展品維修率8.44%,展品完好率99.67%。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本館的參觀人數2021年雖然比上年大幅增加,但無論是日均維修量還是完好率指標都沒有出現較大變化,充分說明了日常管理工作對展品維修和完好率指標的重要性。
結語
科技館的展品維護工作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它關系到科技館的社會聲譽,中小型科技館無論采用哪種維護保養模式,展品完好率都直接影響著觀眾的體驗感受。因此從細微之處加強對展品維護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展品維護保養機制,是科技館發揮展教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廖紅.2019年全國免費開放科技館基本情況調查分析[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20(3).
[2]陳曉艷.科技場館類旅游產品的游客體驗質量實證研究——以中國科技館為例[D].2017612.
[3]王力.科技館展品優化設計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7(09).
[4]賴燦輝.“以用戶為中心”的科技館展品維修維護管理體系研究與實踐[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20(3).
作者簡介:仇濟群(1966—?),男,漢族,本科,泰州科技館館長,研究方向:科技館展品研究、科技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