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國彪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百萬英德人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我們一定要為英德人民的子孫后代守護好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方土、每一條河流……”廣東英德市委書記、第一林長張楊彬在深入林區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對基層干部說。
自2021年9月任英德市第一林長以來,張楊彬始終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定位,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帶領全市人民持續推動林業保護與經濟發展齊頭并進,全市森林資源總量、質量及城市園林綠化品質明顯提升,努力以綠水青山鑄就英德濃厚的生態底色,全力建設美麗英德。目前,英德市森林覆蓋率達68.81%;森林蓄積2384.71萬立方米,比2021年提高了74.08萬立方米;2022年完成新造林9173畝,森林撫育8000畝;建設了森林碳匯92.4萬畝,建設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179條,新增森林公園4個,新增濕地公園2個,實現林業事業的大發展大提升。
牢記總書記囑托,筑牢林業保護責任堤壩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英德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堅持辯證思維,轉變觀念,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充分發揮粵東西北地區生態優勢,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張楊彬作為英德市委書記、第一林長,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在全市高位推行林長制,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把手負總責”的市、鎮、村三級林長責任體系,并構建了以“一長三員”(林長+執法員+監督員+護林員)為主干的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架構,對全市森林資源實行網格化管理,目前共有市級林長7名、鎮級林長288名、村級林長1118名,執法員259名、監管員281名、護林員1277名,設立林長告示牌333塊,基本形成了“山有人管、樹有林護、火有人防、責有人擔”的工作機制,實現了從“抓林長”到“林長抓”、“林長制”到“林長治”的轉變。
踐行一線工作法,厚植為民情懷
張楊彬始終堅信“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經常性深入基層一線親自摸清吃透情況,拿到第一手資料,示范帶動全市領導干部踐行和運用一線工作法開展工作。任第一林長以來,先后50余次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廣東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英西峰林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滑水山自然保護區等調研,巡遍每一個重要山頭、知道每一個進山入口、了解每一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等,對林長制、森林防火、自然保護區開發、林下經濟發展、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基本情況了然于胸。在了解到市區石門臺飲用水工程是人民群眾日夜翹盼、歷屆黨委政府接續努力的重大民生工程后,張楊彬把建成市區石門臺飲用水工程作為重要使命,全面摸清項目取水口位置、水庫選址、管道線路走向等實際情況,形成最優方案,集中優勢力量,攻堅克難,實現僅用6個月就從項目設想到動工建設的實質性跨越,一期工程今年底有望實現通水,真正把為民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堅持改革創新,破解生態保護突出問題
張楊彬始終堅持“改革是關鍵一招,創新是第一動力”,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建立清遠首個英德市人民檢察院駐市林長辦生態檢查聯絡站,高位推進“林長+警長”“林長+檢察長”的“三長聯動”護林新模式,全面整合行政執法管理、打擊刑事犯罪、檢察監督三項職能,打通行政執法與刑事案件的有效銜接,打破了以往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主要依靠林業部門“單兵作戰”的老傳統,形成共同打擊涉林違法犯罪合力,著力解決非法占用林地、亂砍亂伐、故意縱火等違法犯罪行為,今年以來,全市涉林違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9.86%。此外,針對非法盜采稀土礦犯罪分子難以入刑這一難題,張楊彬堅持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和法治思維,多次召開盜采稀土礦打擊整治工作會議,提出綜合運用打、防、治、管和“技防+人防”方式,系統打擊整治非法盜采稀土礦違法犯罪行為,并對盜采分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追究相應民事賠償責任,形成強大震懾。對已經出現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堅持不回避、不掩飾,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在財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下定決心投入三千多萬元對舊礦點進行生態修復,投入1.6億元整治氨氮超標的地下水,全力維護林業生態良好發展態勢。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實現“點綠成金”
張楊彬牢固樹立“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意識,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生態發展,真正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支持林下經濟發展,提出以“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以菌類、蔬菜、藥材為主的林下經濟,2021年利用林地面積約51.7萬畝,實現林業總產值10.68億元,帶動農民就業人數達1.4萬人。親自謀劃推動麻竹筍產業發展,利用麻竹筍種植面積大、分布廣泛、帶動就業強等優勢,著力把麻竹筍產業打造成為富民興村的支柱產業和百億級農業產業,當前,麻竹筍種植面積62萬畝,產值達32億元,帶動從業人員7.3萬人。高度重視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積極謀劃并建成“連樟樣板區”“西鄉月”美麗鄉村風貌帶,全力打造“茶葉世界”“英西峰林”美麗鄉村風貌帶,建成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6個,并成功創建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連續5年入選“廣東省縣(市)域旅游綜合競爭力十強”,有效壯大綠色經濟和美麗經濟。推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鐵溪林場碳交易試點,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推動“雙控”任務全面落實,成為清遠市唯一一個實現“雙綠燈”的縣(市、區),真正實現綠色發展。
以上率下,推動生態保護人人有責
張楊彬高度重視護林宣傳工作,多次以“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各重點山林調研督導,親自檢查防火檢查站設置、各個進山入口值守、防滅火設施維護等情況,并通過使用無人機、安裝視頻監控、建設森林防火瞭望塔等措施,全方位筑牢森林防火防線。目前各級林長累計開展巡查4000余次,專職護林員巡護130余萬公里,設立防火臨時檢查站8954個次、宣傳點13952個次,印制派發宣傳資料29.5萬份,近幾年沒有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導致的人員傷亡事故。在保護原有綠化、古樹名木的基礎上,科學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帶領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參加植樹造林活動,部署開展全市荒山綠化、水系綠化、綠色通道綠化、城市綠化、村鎮綠化美化、工業園區綠化等行動,全域增綠成效明顯,目前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7.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54平方米/人。在清遠市創新開展市委書記在電視臺公開宣傳森林防滅火工作,親自推動2021年“憲法宣傳周”暨廣東林業法治宣傳活動圓滿完成,在《林長話英德》專欄接受采訪,組織開展“林長+校長”協作機制工作、“校園小林長”活動等,推動各項林業法規宣傳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不斷提高英德林業法治化水平。
張楊彬
心靈獨白:我們一定要為英德人民的子孫后代守護好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方土、每一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