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數據共享、深化數據應用是實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具體步驟。遼寧省腫瘤醫院在數字化建設的道路上正一步一個腳印地穩健前行。
2017年,為適應醫療數字化發展需要,遼寧省腫瘤醫院醫學大數據中心成立。大數據中心成立以來,以創新研究成果為依托,匯集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團隊,面向惡性腫瘤精準醫學前瞻領域、前沿技術和挑戰性科學,探索解決了若干惡性腫瘤防、診、治的難題。
把準方向,瞄準定位。大數據中心牢牢把握科技研發方向,堅定走科研自信、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系統構建了腫瘤臨床多組學大數據研究轉化平臺,采用先進、科學的大數據處理、分析、挖掘技術,進一步整合了腫瘤臨床生物組學大數據信息,開發、應用了腫瘤醫學大數據資源,有效提升了腫瘤醫學大數據均等、普惠、便捷的公共醫療服務能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大數據中心致力于各學科創新思想與先進技術和方法的融合,著力在腫瘤整合多組學、可視化分子成像、類人體腫瘤精準醫學模擬場以及腫瘤智能醫學等四大領域進行系統性構架和拓展性研究,形成惡性腫瘤精準醫學整合研究與防—診—療體系、“實效性”轉化應用范式,走出了一條以原創性思想、開創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為鮮明特征的創新發展之路。
著眼科研,精準育人。大數據中心建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性工程。從規建伊始,遼寧省腫瘤醫院黨委便緊盯醫院科研工作需要,堅定以“跨學科”交叉融合、原始創新性任務與獲得實質性突破為目標,選好人育好才,積極引導大數據中心科研人員將個人的人生價值、科研事業與家國事業實現完美契合。在選人育人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著力解決為什么搞科研、科學事業由什么人來干的根本問題。在思想政治建設上,以繼承和發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為主題,深入開展大數據中心科研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養思想堅定、政治可靠、技術過硬的醫療人才。幾年來,大數據中心科研人員始終堅定“中國版”惡性腫瘤精準醫學的發展目標,堅決走科研高質量發展之路,構建起“網狀—交互”數據和技術支撐體系,形成“橫向—縱向—交互”性、可拓展性、高層級的精準醫學研究應用體系。
大膽創新,造福群眾。大數據中心的科研人員面對本領域一個個醫學難題,不畏艱難,勇敢接受挑戰。他們針對整合多組學理論研究與腫瘤精準醫學臨床應用脫節的“痛點”,廣泛集聚各領域科學家,從需求出發,獨立創新研究,首次對難治性、復發性肝轉移病例實施“降維治療”策略,獲得患者生存期的實質性突破。對標國際前沿科技水平,填補了遼寧省腫瘤精準醫學多組學整合分析、研究和融合技術轉化應用平臺缺口。為解決遼寧省在單細胞空間組學、ATAC-seq等領域先進技術缺失問題,大數據中心超前部署前瞻性科研技術,打通腫瘤精準醫學可持續性深度發展的技術環節“壁壘”,有效推進了智能醫學創新技術在腫瘤精準醫學領域的轉化與應用。對重大疾病進行有效甄別、精準防治,需要大樣本、大數據的支撐。為此,大數據中心通過數據的收集、挖掘,搭建了互聯互通的“省—市—縣—社區—家庭醫生”五級惡性腫瘤患者閉環醫療健康生態整體管理體系,進一步拓展了惡性腫瘤醫療大數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