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義
當前,正值我國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踏上新的趕考之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重任歷史性地落到黨員干部肩上。這個歷史重任長期而艱巨,源源不斷培養鄉村振興發展的引路人、確保鄉村振興發展事業薪火相傳刻不容緩。
著眼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干部隊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作保障。在實踐中,要緊緊圍繞提升干部推動鄉村振興專業化能力,探索開展“按需點餐式”培訓,利用融媒體平臺開設培訓課堂,讓專業人講專業事,為干部傳經送寶;要采取論壇研討、現場拉練等方式,推動干部總結得失、交流經驗,培養一批能攻善謀的“三農”干部;要豐富干部教育培訓方式,針對不同層次和類型干部制定差異化培訓目標,運用“請進來、走出去”、臺上學與臺下練相結合方式,提升教育培訓針對性;要搭建實踐鍛煉平臺,把鄉村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的“練兵場”,管好用好駐村干部、選調生,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擂臺比武等實踐活動,把課堂培訓延伸到崗位實練,真正把干部培養成善于做農村工作的明白人。
立足鄉村善治,鍛造攻堅克難的行家里手。“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黨員是黨聯系服務群眾的“排頭兵”,解決鄉村治理難點堵點問題,推動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關鍵在于鍛造一支聽黨號令、信念堅定、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要以農村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立足鄉村建設實際,搭建“黨群e家”智慧平臺,組成黨員聯系群眾互助共治聯合體,形成“農村黨群一張網”,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搶險救災等基層治理水平。要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強化源頭把關,壓實鄉鎮、村黨組織書記發展黨員工作責任,把各方面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壯大基層黨組織力量。要深化共產黨員先鋒工程,組織引導黨員在基層治理創新、開展疫情防控、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第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貼心人。
聚焦產業發展,引進育好各類優秀人才。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發展、結構優化,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要通過“農業指導員”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建設“鄉土人才工作室”、實施企業緊缺型人才“定向培養”計劃等措施,有效激活人才存量、擴大人才增量,為壯大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鄉村和生態旅游產業等持續注入“新鮮血液”,有力帶動地區經濟發展。要加強本土人才培育,采取現場教學、實地觀摩、入戶指導等方式,把育才課堂搬到生產一線、田間地頭,推動形成一傳十、十傳百的倍增效應。要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對外來創新創業人才在資金補貼、營銷策劃等方面強化孵化支持,做好人才往來居留、配偶就業、子女就學等方面待遇保障,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洼地。
(作者系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