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2022年6月30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62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兼政治部主任宋魚水光榮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從1989年9月進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經濟庭工作至今,宋魚水成為法律工作者已經30余年。她從書記員做起,歷任代理審判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副院長,成為基層成長起來的優秀法官代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范法官、“最美奮斗者”……面對接踵而來的諸多榮譽,宋魚水說:“這些榮譽都是組織培養和集體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對自己的激勵。”她內心有個愿望并一直為之砥礪前行,那就是“讓每個人聽到法官就豎大拇指,聽到法院就尊重,聽到法律就服從”。
“陽光法官”,春風化雨
1989年,宋魚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畢業,被分配到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工作。她第一次獨立辦案,是為一個農民工從一家多次轉手、負債經營的餐館要回工錢。宋魚水清晰記得,那是個冬天的早晨,盡管屋里很暖和,衣著單薄的農民工還是微微發抖。一身衣裳因為太過破舊,已經看不出最初的顏色。案件順利結案后,農民工拿著拖欠了一年多的薪水,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他說:“我重病的妻子和上學的孩子都在等著這點兒錢。”那一刻,宋魚水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讓當事人在最絕望的時候燃起了希望。她從此對自己“約法三章”:不輕視小額案件,因為小額案件往往涉及百姓生活;公平對待每個當事人,本著善良和正義來適用法律;以寬容的態度對待當事人,充分尊重當事人的尊嚴和利益。
30余年的司法工作中,宋魚水不忘初心,無論案件大小,始終耐心、公平地對待每個當事人。她說:“很多當事人可能一輩子只進一次法院。假如這唯一一次與法律的接觸讓他們受到不公正對待,他們心中就會留下傷痕,對黨和國家的信任便可能少一分。”辦案時,宋魚水說話向來輕聲細語,會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開庭時,她神情專注,耐心傾聽,盡量“讓當事人把話講完”,開庭時間也比別的法官長。辨法析理時,憑借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和對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宋魚水總能把枯燥的法律條文解釋得通俗易懂,使法庭成為傳播法律知識的生動課堂,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的“調節器”。很多當事人稱她為“陽光法官”,因為她讓法律變得不再冰冷,而是如陽光般充滿溫度,以無形的力量讓人折服。
辨法析理,勝敗皆服
德國法學家拉德布魯赫曾說過:“法官的職責不是實現法律,而是實現公正。”宋魚水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在心中架起一座公正的天平,努力將案件中最棘手的問題予以化解。但是,公正司法不僅要有力度,還要有溫度。在30余年的司法工作中,她從不執著于單個案子的辦結,而是從當事人角度出發考慮,講法理也講情理,既注重化解案件“法結”,更注重化解當事人“心結”,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她所經手的案件,調解率高達70%以上。
在處理某個企業合伙人糾紛案時,原告、被告情緒激動,雙方的激烈對抗使案件審理一度陷入僵局。經過4次質證、9次詢問、4次勘驗、4次開庭,厚厚的判決書已經寫完,宋魚水卻堅持繼續調解,在與當事人的反復交流中尋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在她的調解下,原來針鋒相對的原告、被告走向和解。
“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藝術,是以善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對違法行為的懲處,也是希望把違法的人變成守法的人、善良的人,這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這是宋魚水的心聲,也是她一路走來努力的方向。
在另一起案件中,敗訴的電子公司老板帶著律師找到宋魚水,想要好好理論一番。宋魚水對照法條逐一解釋,一解釋就是兩個多小時。老板和代理律師心服口服地離開了,兩天后送來了一面錦旗,上書“辨法析理,勝敗皆服”八個大字。這八個大字,從此成為這名共和國女法官的鮮明“標簽”。
篤行致遠,薪火相傳
2002年,中關村科技園發生了一起“著名學者訴數字圖書館”的著作權侵權案。當時,數字圖書館在國內還是新鮮事物,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剛經過第一次修正,這一案件因此受到廣泛關注。案件辦理不僅影響到雙方當事人的利益,還事關中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時任北京市海淀區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的宋魚水和同事認真查閱分析了大量資料,最終保護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這個案例當年被評為“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件”之首,上了《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在宋魚水的職業生涯中,像這樣“全國首例”的案件,她和同事辦理了不少。為了一起民間剪紙作品著作權案件,在全國首次使用“訴訟禁令”;為了兩家經銷殺毒軟件企業的不正當競爭案件,在全國首次適用“部分判決”。2014年,宋魚水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任職時,牽頭審理的瓊瑤訴于正侵害著作權糾紛案,依法保護了瓊瑤的合法權益。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九屆副主席王興東評價:“由宋魚水、馮剛、張玲玲審理的瓊瑤訴于正案,敲下莊嚴的法槌。這一槌震動了整個中國的影視界,這一槌樹起了前所未有保護原創權益的界石,這一槌載入中國著作權案審判的史冊。”
如今,已經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的宋魚水,除去辦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工作就是為年輕法官服務。她會經常跟年輕法官交流,分析講解立法的角度、法條的制定背景,讓他們擁有更寬闊的視野;建議他們去現場勘驗,多了解情況;傳授給他們一些經驗,比如如何在了解社會的基礎上去了解案件,如何跟當事人溝通等等。宋魚水指導的案子,開庭之前,她會請年輕法官講一遍案情,幫助他們梳理思路。開庭時,她會去旁聽。開庭之后,她會和年輕法官交流觀點。寫判決書時,借助參考類似的判決,她會有意識地訓練他們表達的準確性……宋魚水說自己是一名在首都沃土上成長起來的法官,有很多優秀法官對她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現在,她也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影響到新時代的年輕法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