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澄

感謝黨和人民對我的信任,我將不忘初心,用實際行動發揚環衛精神,展現環衛之美,做好江城的“美容師”!
——趙玉清
城市中,有這樣一群人——辛勞、平凡、風餐露宿、默默無聞,很少在人們的視野中停留,卻留下潔凈與芬芳。他們就是城市的環衛工人。
趙玉清,就是其中一員。凌晨4點,當城市多數人仍然沉浸在酣睡中時,她已經悄然起床,穿上工作服,推上清潔車,在夜色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為遼寧省丹東市城市環境服務中心環衛部保潔班長,趙玉清每日的任務是把地面垃圾打掃干凈后,操作垃圾收集站的機器,把垃圾壓成一個個大方塊。這又臟又累又單調的活兒,趙玉清一干就是35年。
“我是黨員,應擔重擔”
1987年,中學畢業的趙玉清女承父業,成為一名環衛工人。她告訴記者,她的父親、兄嫂和大姐都是環衛工人。上班第一天,父親對她說,要干就得干好,咱家可沒出過偷懶的環衛工人。
把父親的話牢記在心里,趙玉清一直是班組里最勤勞的那個人。從最開始的跟車,把垃圾運到車上后站在車頂蓋苫布,再到后來被調去清理垃圾箱,不管是凌晨1點上班還是12小時“連軸轉”,趙玉清從沒覺得苦。
最讓趙玉清難過的,是工作中常常遇到旁人的異樣目光和冷嘲熱諷。“一個姑娘干這活兒,將來連婆家都找不到。”每當此時,趙玉清都咬緊牙關,佯作不聞。然而時間一長,原本堅定的心還是動搖了。
覺察出女兒心態上的變化,父親語重心長地對趙玉清說:“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人來做。環衛工作看上去又臟又累,但是你回頭望一望,城市的街道干凈了,道邊的垃圾箱干凈了,這么有意義的工作難道不值得去堅持嗎?”父親終究是心疼女兒的,遇到雨雪天氣,父親常常在幫助趙玉清完成清掃工作后,再蹬上自行車奔赴自己的工作崗位。
父親的言傳身教,給了趙玉清無限的動力。“我是黨員,應擔重擔。”這是趙玉清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趙玉清和她的班組每日都需要對垃圾收集站里垃圾樓的高空灰網、機械油污進行清理。但是班組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爬上6米多高的垃圾樓非常困難。“爬到二層樓的高度時,我感到腿肚子一陣陣發軟,但考慮到自己是班長、是黨員,我硬著頭皮爬了上去。”因為垃圾樓要定時收集垃圾,每天要爬上爬下清洗十幾次,趙玉清漸漸克服了恐高心理,主動替同事清洗垃圾樓。
2007年冬天,趙玉清久病的父親住進醫院。因臨近春節,垃圾量增加,趙玉清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雖然距離醫院只有百米路程,卻沒來得及探望。等到晚上下班后,趙玉清匆忙趕到醫院時,父親已溘然長逝。母親安慰她說:“你爸是老環衛,知道你越到過節越忙,他沒有怪你,讓你好好工作。”聽到這句話,趙玉清再也止不住愧疚的淚水。
“多看一眼,多掃一下”
物轉星移幾度秋。
趙玉清漸漸從“小環衛”變成了“老環衛”,成為一個19人班組的領頭人。班組中來了新成員,趙玉清都要親自培訓。她要求組員們不僅要手上勤快,“口、眼、耳都要勤,多溝通、多觀察、多聽多記,才能把環衛工作干得漂亮”。
環衛工作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多門道。趙玉清總是說:“機器和人一樣,你愛護它,它才能更好地聽你指揮。”日常操作中,機械有一點異響,都逃不過她的耳朵,避免了野蠻操作造成設備損壞帶來的經濟損失。
細心的趙玉清還發現,“每塊垃圾最后一次壓縮時,一定不能裝得太滿,因為最后一次壓縮壓頭提起后,垃圾回彈高度不得超過推鏟高度,否則將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機器損壞意味著停工,還需要專人維修。趙玉清在操作過程中,也慢慢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維修技術。她說:“機器有小災小病,我就自己上,為單位節約了維修成本,我們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舉兩得。”
趙玉清所帶的班組一直是丹東市環衛部門的先進班組,先后獲得遼寧省三八紅旗集體、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等稱號。問起原因,趙玉清坦率地說:“其實也沒啥竅門,無非就是多看一眼,多掃一下。”趕上下雪,趙玉清會提前1小時趕到單位,先把門口的路掃干凈。趙玉清的勤懇踏實,贏得了居民們的尊重。常有居民買來烤地瓜、西瓜送給她,每當這時,趙玉清就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高大上”。
其實,趙玉清和居民們也有“鬧僵”的時候。丹東市垃圾收集站建站伊始,許多住在附近的居民并不理解,紛紛上門阻撓。面對愈演愈烈的爭吵甚至謾罵,趙玉清帶著班組人員自掏腰包買來食品、水果等,到居民家里,耐心細致地講解垃圾收集站收集方式的益處。在此后的工作中,趙玉清每日都對地面進行清洗、消毒,保證垃圾收集站周圍無異味。居民們也越來越熟悉這個總是忙碌的身影,“只要看見這個背影,不用上前就知道又是趙班長在清潔地面了”。
從2019年起,趙玉清主動承擔起垃圾收集站、公廁消毒任務。每天清晨天不亮,她就開著消毒車,背著噴霧器,穿梭在各個垃圾樓之間,定時噴灑藥物。長時間穿戴防護服作業,汗水濕透了衣服,臉也出現了過敏反應,但她從沒因此請過一天假。
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讓趙玉清不僅收獲了居民的認可和同事的信任,還獲得了諸多榮譽。2022年6月,她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從事環衛工作35年的趙玉清,今年面臨退休。談及未來,她說:“我不想退休,我還能干,體力、精力都可以,我還想再干5年。也許這就是我對環衛工作的情懷吧,雖然臟累,但我依然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