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鎖 張寶慧
[摘要]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于1921年5月1日,比山西早期黨組織正式成立早三年,也先于“團一大”召開時間。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離不開高君宇的啟蒙與指導,也與山西地區進步青年的積極努力與實踐密不可分。通過梳理1921—1923年黨史發現,在山西籌劃建黨前,太原團組織積極創辦馬克思主義團體與刊物,組織開展工人運動與青年運動,努力發展社會主義團組織等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對推動馬克思主義在山西的傳播,培養一大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為山西建黨提供組織基礎等方面作出了非凡貢獻。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太原團組織具體實踐,學習先輩崇高的愛國品質,傳承共青團精神。
[關鍵詞]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年運動;斗爭意識;歷史貢獻
[作者簡介]彭鎖,國際關系學院碩士研究生,北京 100091;張寶慧,國際關系學院碩士研究生,北京 100091。
[中圖分類號] D2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2)10-0036-03
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與山西省立一中進步學生、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高君宇密切相關。1916年,高君宇憑借出色的成績考入北大。彼時,在校長蔡元培的大力變革下,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北大讀書期間,高君宇積極參加社團與進步組織,接受新思想。作為校學生會負責人,高君宇成為五四愛國運動的組織者之一。同時,作為李大釗的助手,他開始接觸了解馬克思主義,并在李大釗的引導與鼓舞下,成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1920年3月,李大釗秘密發起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為中國第一個研究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組織。高君宇作為發起人之一,主要負責積極吸納、聯絡組織成員。
1920年11月,由李大釗主導,進步學生高君宇、鄧中夏等積極策劃,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會議在北大召開。參會者大部分是北大學生,高君宇作為當時學生會的負責人,被推選為第一書記,承擔青年團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團組織在高君宇的帶領下,積極聯絡發展進步學生,研究、宣傳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組織開展工人運動,逐步鍛煉出一批優秀的馬克思主義者,向北京共產主義早期組織輸送了許多優秀人才。高君宇在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管理工作經驗也為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與發展提供了經驗。
一、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背景
1920年春,高君宇接受陳獨秀委托,返晉調查山西工人的真實情況。高君宇在太原、大同等地,深入實地,了解工人的真實情況。在太原調查期間,高君宇在曾經就讀的省立一中,與賀昌、王振翼等學生展開討論,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將新文化新思想帶給這些進步青年。同時,他們還組成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習小組,為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做相關籌備工作。
高君宇憑借以往的團組織管理經驗,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組織起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當日,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王振翼、賀昌等8名發起人成為最早的組織成員,其中,王振翼被推選為負責人,確立“喚醒勞工,改造社會”的宗旨。成立當日,太原地區正舉行紀念五四運動的慶祝活動,青年團全員出動,在市內散發《共產黨宣言》兩千多份,在當地產生非常大的影響。①同月15日,青年團通過了組織章程,并將《平民周刊》定為組織的主刊。1922年,賀昌為慶祝“勞動節”,以及紀念建團一周年,撰寫了《五一特刊》。文章深刻闡述了無產階級使命與斗爭等問題,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太原地區的研究和傳播逐漸走向深入與成熟。1922年5月,全國各地方青年團在廣州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會議統一規范了團組織管理、機構與紀律等各項建設。王振翼作為太原地區的代表參會。按照要求,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更名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太原支部”,并組建地方執行委員會,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二、早期實踐與斗爭
(一)積極創辦馬克思主義團體與刊物
1.創辦《平民周刊》。《平民周刊》創辦于1919年8月,每次發行二百份左右,多由社會主義青年團撰稿,宣傳馬列主義,揭露軍閥勢力的黑暗統治。②王振翼以“虎嘯”為筆名,在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宣傳進步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很快,刊物就遭到當局的嚴格審查。在高君宇的幫助下,《平民周刊》轉移至北京繼續發行。《平民周刊》作為山西第一份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刊物,在介紹時事局勢、開啟民眾思想、引領山西進步青年追求信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組建晉華書社。1921年七八月間,由高君宇推動,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主辦,通過進步學生參股集資,山西第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書社——“晉華書社”成功組建。書社前后經營了十年多的時間。③書社主要介紹、經銷,甚至翻譯與印刷進步書籍,如《共產主義ABC》,以及《新青年》《向導》《中國青年》等雜志。高君宇經常從外地給書社寄送優秀書刊,寄來的一些暢銷書數量有限,不能滿足讀者需求,書社還會進行翻印。當時的團組織成員回憶,《社會主義討論集》作為暢銷書之一,共匯編李大釗、陳獨秀、李漢俊等學者的十余篇文章,深刻系統地批判了無政府主義,對廓清當時思想界的混亂,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起到重要作用。④同時,書社也會為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活動、舉行會議提供場所。
3.成立青年學會。1921年10月,山西省立一中創辦青年學會,主要負責人是劉仲華、賀昌,會員大多也是團組織成員,許多成員后來也加入黨組織。創辦學會的目的是更好地進行革命宣傳,宣傳馬克思主義新思想。學會以“研究學術、服務社會,團結進步青年學習革命理論”為宗旨,專門添置了油印設備,負責印刷學會會刊《青年》。同時,青年學會的辦公地也成為太原團組織日常聯絡的重要場所。
4.開辦平民小學成人夜校。平民小學由太原團組織發起,青年學會聯合校內其他進步組織合辦,青年學會負責人劉仲華擔任校長。平民小學主要接收家境貧寒的學生,實行免費教學。這些學生在學習日常文化的同時,深受青年學會進步學生的精神鼓舞,受到共產主義、愛國主義的教育啟蒙。為了進一步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加強與工人的聯系,團組織決定在平民小學的基礎上開辦成人夜校,為工人群體提供學習平臺。成人夜校的學員不少是正太鐵路和印刷廠的工人,因此,成人夜校很快成為組織、團結工人的陣地,增加了團組織與工人群體的聯系,也為團組織進行工人運動創造了條件。⑤
(二)組織開展工人運動與青年運動
1.努力在太原地區開展工人運動。全國第一次勞動大會召開后,太原團組織積極響應,將太原工人階級作為工作的重點。由于當時太原國民印刷廠工人勞動條件惡劣,1922年5月,在太原團組織的發動下,由幾名工人帶頭,決定發動罷工運動。印刷工人積極聯絡太原同行工人,印發“罷工宣言”和“告群眾書”,以聯合全市印刷工廠工人,爭取建立太原印刷工會。但是,因缺乏斗爭經驗,此次罷工運動沒有得到同行工人的廣泛支持,未能取得預期成果。但此次運動是山西地區首次開展的工人運動,也成為太原團組織領導工人運動的開始,因而積攢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此后,知識分子更加注重深入工人群體,增加與工人階級的聯系。更重要的是,此次罷工運動提高了工人隊伍的階級意識,許多參與此次罷工的進步工人積極加入青年團。1922年7月和9月,在太原制革廠工會的組織和領導下,工人群體堅決要求開除工頭,由此舉行了罷工運動。經過努力,此次罷工運動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2.積極成立正太鐵路總工會。太原團地委書記賀昌在太原建立了正太鐵路工業研究會傳習所(工會)。在此基礎上,太原、石家莊和陽泉三地“傳習所”合并組建“正太鐵路總工會”,并設“正太鐵路總工會太原分會”,賀昌擔任秘書。1922年12月,正太鐵路進行了長達10多日的全線總罷工,賀昌作為太原地區的主要組織者,帶領團組織開展斗爭運動,最終取得勝利,極大地提高了工人群體的斗爭信心和階級意識,成為山西早期工人運動的代表。1923年,京漢鐵路“二七”慘案當日,賀昌作為主要領導者和組織者,積極響應支援,負責太原鐵路工人的罷工,并及時聯系青年學會負責人劉廷英,向太原各學校籌集到2000元,送往鄭州。⑥
3.反對壓制和限制青年學生運動。賀昌在擔任團組織第一書記期間,太原地區的青年活動和工人運動非常活躍。然而,他領導和組織的這一系列活動很快就被閻錫山當局察覺。閻錫山當局通過各種方式阻礙青年的進步活動。太原團組織根據情況進行了一系列抗爭活動,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反對校長魏日靖的斗爭。山西省立一中作為五四運動前閻錫山創立的學校,閻錫山當局非常重視這所學校的發展與建設,親自任命歷任校長,使其成為全省中學的“模范”。五四運動后,學生愛國情緒高漲,青年活動十分活躍。校長魏日靖根據閻錫山的要求,采取種種措施壓制和限制這些活動,例如禁止學生參加一切社會活動,甚至以留級、開除等強制手段,限制學生活動。1922—1923年,以賀昌為代表的進步學生,經過斗爭,罷免了魏日靖。新換的校長采取開明政策,允許學生參加社會活動。這次斗爭以學生的勝利告終,成為山西學生運動的第一次勝利,許多團組織成員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鍛煉,團組織的影響力得以進一步擴大。
賀昌作為當時太原團組織的負責人,成為閻錫山當局密切關注的對象。團中央出于對地方重要領導人的保護,派賀昌到上海學習,并協助當地組織團組織。⑦賀昌雖身處異地,但一直密切關注著太原黨團的發展情況。1924年6月,時任安源團地委書記的賀昌在經過太原時,及時了解太原團組織的近期發展和活動情況,并介紹了安源地區的團工作經驗。可見,太原團組織的早期組織發展與賀昌的貢獻密不可分。
(三)努力發展團組織并取得顯著成效
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團一大”召開前,全國為數不多的地方團組織之一。1922年5月,全國各地青年團在廣州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除臨時中央局外,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為全國13個地方團組織之一,派代表王振翼出席會議。⑧高君宇雖未參加大會,但仍被推選為團中央執行委員。王振翼作為太原地區的代表,根據自身團建管理經驗,積極建言獻策。大會統一規范了團組織管理、機構與紀律等各項建設,對中國青年團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923年8月,“團二大”在南京召開,李毓棠作為太原青年團代表參會。會議對太原團組織近期開展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太原是唯一的與中央有密切聯系的地方團,于工人運動亦頗努力”。⑨會后,李毓棠返程時繞道北京,在高君宇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山西籌劃建黨之前。1923年11月20日,太原團組織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對全市團員的數量、性別、負責工作進行調查與統計。調查顯示,全市共有團員數54名(不含地委委員),其中工人31名、學生20名、教師3名。在負責工作方面,其中19名團員負責學生運動,34名團員負責工人運動,1名團員負責軍人運動。⑩共發展有8個團支部,分別在:省立一中、進山中學、糧服局制革科、法政專門學校、印刷工廠、山西公報館、山西日報館,以及汾陽支部。?1923年12月末,太原團支部數量已經達到12個。?太原團組織的發展規模表明,太原地區的團組織發展日益壯大成熟,一大批團骨干成員在斗爭中得到鍛煉與成長,為山西黨組織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組織準備。
三、歷史貢獻
(一)推動馬克思主義在山西的傳播
馬克思主義在山西的傳播,與高君宇的啟蒙與指導分不開,也與山西地區進步學生的積極努力與實踐密不可分。以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中心和陣地,相繼創立晉華書社、青年學會、成人夜校等一大批進步組織,成為研究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平臺,有力駁斥了當時盛行的無政府主義、國家主義等錯誤思想,深刻揭露了閻錫山反動統治,成功影響與帶動了山西地區一大批進步青年走上馬克思主義革命道路,為山西正式建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山西進步青年在宣傳與研究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同時,積極探索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開始嘗試深入工人群體,組織工人運動。太原團組織積極組織和開展山西地區的早期工人運動,培養工人的斗爭意識與階級意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為山西地區開展工人運動積累了寶貴經驗,成為中國早期工人運動斗爭的一部分。在“團二大”上,太原團組織的工作得到團中央的充分肯定與鼓勵。
(二)為山西建黨提供重要的組織基礎
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經過近三年的斗爭與發展,在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團員人數、支部數量也獲得較大發展,山西地區建黨條件日漸成熟。在山西正式建黨之前,已有王振翼、賀昌等一批黨員,這些人大都是經高君宇介紹入黨。1924年1月,太原團組織成員韓書麟在山西還沒有正式建黨之前,作為孫中山指定的代表參加了國民黨一大,商議國共雙方的合作。?國共合作達成一致,準備籌劃合作事宜時,山西還沒有黨組織,為適應國共合作的需要,1924年2月,受李大釗囑托,作為中共北京區委執行委員的高君宇在鐵路工人的幫助下,秘密返回家鄉,負責山西地區的建黨工作與國共合作事宜。同年5月,高君宇從原有團員中接收了一批新黨員,介紹張叔平、潘恩溥、侯士敏入黨,與早期黨員李毓棠組成中共太原早期黨組織。這是太原的第一個黨組織,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隨著工作的開展,一大批團員轉黨。以此為基礎,當年夏天,經北京區委批準,中共太原支部正式建立了,張叔平擔任第一任書記。
(三)培養一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早期骨干賀昌、王振翼、彭真等,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運動。這段經歷成為他們革命生涯的斗爭起點,之后,他們逐步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把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了民族解放,實現共產主義事業作為自身畢生追求,走上職業革命家的道路,成為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例如,王振翼1921年離晉后,長期負責組織京綏、京漢等鐵路工人運動,在順直省委擔任過重要職務,又在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賀昌在1923年組織正太鐵路罷工后離開太原,相繼在北京、天津、安源、江西等地參與團組織管理,負責工人運動,并先后在黨中央、團中央、中央軍委等擔任重要職務,曾三次參與組織上海工人武裝起義,還參加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百色起義等革命斗爭,成為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彭真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為民族解放事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彭真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主要奠基者,是黨和國家卓越領導人。
[注釋]
①鄧濤.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各地早期組織尋蹤[J].百年潮,2021(03):37-44.
②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太原市委研究室編.中共山西歷史憶事(第一卷)[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6.
③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太原市委研究室編.中共山西歷史憶事(第一卷)[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23.
④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太原市委研究室編.中共山西歷史憶事(第一卷)[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25.
⑤中共太原市委黨校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太原地區斗爭史料[M].山西:中共太原市委黨校研究室出版,1985:18.
⑥中共太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太原歷史大事記(1919—2014)[M].北京:中國黨史出版社,2015:9.
⑦劉曉麗.山西團組織創始人之一——賀昌[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01):31-33.
⑧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大及其籌備會議和第一屆團中央支委會會議記錄[J].黨的文獻,2012(01):3-35.
⑨中共太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太原歷史大事記(1919—2014)[M].北京:中國黨史出版社,2015:9.
⑩中共太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太原歷史大事記(1919—2014)[M].北京:中國黨史出版社,2015:10.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太原地區斗爭史料[M].山西:中共太原市委黨校研究室出版,1985:19-20.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編.山西通志·黨派群團志[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0:613-624.
?中共太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太原歷史大事記(1919-2014)[M].北京:中國黨史出版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