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 ? 要: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古詩,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典范。開展古詩教學既要立足課內,以教材中的古詩為中心,又要兼顧課外,課內學習之前,自主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內和課外的有效結合中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開展各種活動,深化古詩的學習實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課內外閱讀;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25-0004-02
古詩語言精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至今仍是學生學習的典范作品。統編版語文教材非常重視古詩教學,每冊教科書中都編排了一些兼具語言美感和深刻思想的古詩。但是要培養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僅僅靠教科書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既要立足課內,以教材中的古詩文為中心,又要兼顧課外,以補充的古詩為輻射,引領學生帶著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課外閱讀,又帶著課外的積累豐富課內閱讀,實現古詩課內外教學的有效結合。下面就結合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談談課內外相結合進行古詩教學的策略。
一、課內學習之前,自主進行課外閱讀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習古詩之前,教師應適當布置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緊緊圍繞課堂學習內容,有目的地到課外搜集與所學古詩相關的閱讀材料,如了解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事跡等,將古詩的預習與課外閱讀關聯起來。
例如,第三單元中的《古詩三首》都是描寫景物的詩歌,詩人是在什么情況下創作出這些膾炙人口的詩篇的呢?教師就讓學生自己上網或去圖書館查找資料,尋找古詩背后的故事,學會分析古詩的成因。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搜查以后,找到了很多語文書中沒有呈現的資料。如《暮江吟》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創作這首寫景詩的時間大約是他50歲的時候,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非常激烈,白居易嘗盡了朝官的滋味,故此自求外任。這年七月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離開朝廷以后,感到心情格外輕松暢快,乘船途徑襄陽、漢口等地,看到了江邊日落的美景,有感而發,隨口吟誦,成就了這首經典之作。這首詩從日落寫到日暮再寫到夜深,讓作者出神凝望,久久駐足,浮想聯翩,可見江邊的美景是何等的吸引人。學生了解了詩歌的創作背景以后,也就知道了這首詩的朗讀基調。
在學習古詩之前,教師結合所學的內容提前布置學生熟悉相關材料,做一做“熱身運動”,這樣就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與古詩的距離。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所得的知識不但開闊了眼界,而且有利于理解課文內容,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多種方式朗讀,提高課內教學效果
古人讀書采用的方法最多的就是誦讀,“熟讀唐詩三百首”就是指把古詩文的教學落在“熟讀”兩個字上,充分地讀,多種方式地讀,在朗讀中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與詩歌中蘊含的情感結合起來,就能體會到詩歌的韻味,增強對古詩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學《暮江吟》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詩題、了解詩意后,就重點引導學生誦讀。先是讀出詩歌獨有的節奏,然后根據自己的感悟去自由朗讀,并比一比誰讀得投入,誰讀出感情,誰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最后根據畫面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幅江邊風光,想一想自己看到這樣的美景有什么感受,體會詞人想表達什么情感。大部分學生思維都很活躍,能理解性地背誦古詩,流暢地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詩意,雖說法不盡相同,但可以感受到詩歌中優美的意境已經悄悄地感染了學生,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學生的語言中。
古人云:“七分詩三分讀。”古詩中獨有的語言美、節奏美、音韻美、意境美,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讓學生得到感悟,因此課堂內進行古詩教學要充分發揮朗誦的作用,讓學生利用多種方式吟誦,在抑揚頓挫中讀出古詩無窮的韻味,悟出古詩蘊含著的巨大魅力。
三、開展各種活動,深化古詩的學習
古詩意境優美、內涵豐富、哲理深遠,值得每一位學生去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在階段目標中對小學古詩詞教學在誦讀詩文、領悟內容、體驗情感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具體的要求,還規定了小學階段學生應背誦的古詩詞篇目,附錄了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開展各種活動,不但可以落實《課標》提出的要求,還能深化古詩的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方法以后,可以“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深化學習。例如,第七單元中王昌齡的《出塞》是一首感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王翰的《涼州詞》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生活的古詩;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通過歌頌項羽寧死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自己為國建功立業的愿望,由于詩中描寫的情景與學生的認知世界有一定距離,教師可以適當補充課外資料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又如,補充唐朝詩人盧綸寫的《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弊寣W生從詩句中感知李廣的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將軍形象,補充描寫祖國邊塞的自然環境、戍邊將士的故事,補充項羽不肯回江東在烏江拔劍自刎的典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開展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讓學生在讀詩、吟詩、演詩中增加對邊塞詩的興趣。
在實踐教學中,經常開展活動把課內外的古詩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去拓展、去積累、去深化,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愛上古詩,學習起來就像一個充滿能量的小宇宙一樣迸發出巨大的熱情,教學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課內外結合進行古詩教學是一種頗有效果的方法。學生通過課前查找資料激發了閱讀古詩文的閱讀興趣,課堂內反復誦讀促進了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課后開展活動深化了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學習古詩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厚。課內學習促進了課外的學習,課外的學習延伸了課內的學習,內外兼施,使得古詩文教學更顯成效。
【責任編輯 李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