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陽市委組織部
隨著“五星”支部創建的開展,村(社區)黨支部工作勁頭更足了,產業發展后勁更大了,人居環境也變得更美了,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開展村(社區)“五星”支部創建,是河南省委建強基層戰斗堡壘、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推動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部署,系統回答了村(社區)黨組織“干什么”的問題,既拉單子、交任務,又給平臺、給獎勵,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5月以來,按照河南省委關于村(社區)“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南陽市把創建工作作為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的“一號工程”和“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的重要內容,定準“爭星”目標,細化“評星”標準,注重“創星”過程,以務實舉措、創新理念推動創建工作走深走實,為加快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提供堅實支撐。到今年年底,南陽市擬創成“五星”支部61個、“四星”支部482個、“三星”支部1575個。
堅持以上率下,層層壓實責任。創建工作一開始,南陽市委就鮮明提出,把“五星”支部創建作為市、縣、鄉、村四級“書記工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強力推進,確保整個創建工作方向正、內容實、目標明、效果好。書記帶頭抓。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親力親為,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并召開推進會進行部署安排。南陽市委先后出臺“一攬子”文件,為創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縣(市、區)委書記包鄉聯村、蹲點指導,層層傳導壓力,當好表率,形成了“四級書記抓創建”的工作格局。部門協同抓。南陽市委成立“五星”支部創建工作專班,由相關市直單位“一把手”牽頭,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每周通報工作動態,每月召開調度會議,每季度進行現場觀摩,加強對全市“五星”支部創建的業務指導和政策支持。目前,各部門在項目規劃、資金使用等方面已累計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嚴明責任抓。南陽市把“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納入2022年黨建績效考核重點,明確黨組織書記抓指導、抓培訓、抓落實、抓考核“四抓”要求。建立對行業部門責任落實的考核考評體系,對創建目標、創建過程和創建結果實行全過程監管,進一步擰緊創建工作責任鏈條。把創建工作納入“能力作風建設年”工作內容,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或者被上級部門通報批評的,由督導提升組跟進處理。
堅持目標導向,穩步有序推進。南陽市立足村(社區)體量大、創建任務重的實際,對照村29項、社區27項重點任務,逐村(社區)過篩,摸清現狀,定準方向,真正做到目標準、措施細、推進穩。“清單化”管理。研究制定了2022年全市創建工作“路線圖”,分星制定了“任務清單”,逐村(社區)建立“問題清單”和各相關部門承擔的“責任清單”,確保整體創建工作環環相扣,壓茬推進。“梯度式”推進。經過反復測算,南陽市委提出利用3~5年時間實現80%村(社區)達到“三星”支部以上標準的目標。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對擬創建“四星”支部以上的543個村(社區),劃分為“標桿型”“進取型”“潛力型”3個類別,一村(社區)一方案,分批分類開展創建;對217個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開展全覆蓋、起底式問題排查,整頓任務清單化、責任化、具體化。“全覆蓋”指導。制定“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督導指導方案,市級領導分包縣、市、區,市委組織部班子成員聯鄉包村,每周下沉村(社區)開展“包、聯、訪”活動,加強對“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的督導指導。為解決創建力量短缺問題,全市增派2843名“五星”支部創建指導員入村開展工作,全市所有行政村實現第一書記(“五星”支部創建指導員)全覆蓋。目前,已累計幫助村(社區)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1200多個。
堅持問題導向,抓實重點任務。南陽市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一步一個腳印”推動創建工作提質增效。載體創新。把“五星”支部創建與南陽特色做法相結合,切實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創新工作有特色”。比如,在創建“支部過硬星”方面,持續深化村黨支部書記“大比武”活動,通過公開承諾、現場觀摩、擂臺比武等方式,激勵廣大黨支部書記奮勇爭先;在創建“產業興旺星”方面,實施脫貧村“奪旗爭星”行動,用活幫扶政策,整合幫扶資源,實現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在創建“平安法治星”方面,開展“三不五零”平安創建(不出事、不出亂、不出相,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零輿情、零疫情),全面推進平安村居建設。查短補弱。從基層黨員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梳理出9大類120項問題,逐項攻堅突破。比如,針對集體經濟薄弱這個老大難問題,提出開展“農村集體資產專項整治”等10項措施,市級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的形式加大扶持力度;針對農村產業發展弱的問題,在市級層面開展“一村一品”村創建行動,計劃3~5年全市80%村完成創建任務,形成3500個以上“一村一品”專業村;針對村級活動陣地標準不高的問題,部署開展黨群服務中心集中規范提升行動,規范建設標準,整合各方資源,推動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水平及服務質量提檔升級。建章立制。嚴格落實村、社區“五項”機制,確保創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全面推行黨建引領全科網格化治理,以黨建引領整合資源、匯聚力量,推動資源下沉、人員下沉,精細網格管理,推動黨建聯建,形成治理合力。按照全域黨建理念,全面推行跨村聯建模式,通過強強聯合、以強帶弱、村企共建等方式,實現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捆綁一起,共謀規劃、共享資源、共創星級,實現鄉村優勢互補、抱團發展。持續深化“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加強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機制建設,創新線上運行模式,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五星”支部創建的積極性。
堅持結果導向,激發創建活力。南陽市委研究制定了《關于建立村(社區)黨組織爭創“五星”支部激勵機制的若干措施》,樹立“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工作導向,著力營造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的濃厚氛圍。一方面,“真金白銀”獎勵。全市拿出獎勵資金4604萬元,對創成“四星”及以上支部的,獎勵村(社區)5萬元工作經費;創成“五星”支部的,村(社區)“兩委”干部當年基本報酬在省定20%的基礎上再上浮10%;創成“四星”支部的,村(社區)“兩委”干部當年基本報酬上浮15%。持續實施“學歷提升計劃”,拿出1220萬元,計劃通過3年時間,將“四星”以上支部“兩委”成員全部提升至專科以上學歷,免除個人的學費。對于創成“四星”及以上支部的,在政治榮譽、項目扶持、科技文化藝術人才下鄉等方面予以傾斜,村民購買“南陽旅游年票”享受打折優惠等。另一方面,“真刀真槍”懲處。對評定為“零星”支部的,確定為年度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限期整頓;連續兩年評定為“零星”支部的,對黨組織書記進行調整。鄉鎮(街道)所轄村(社區)“零星”支部占比10%以上或“一星”以下支部占比20%以上的,約談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當年不得評先評優;連續兩年未能扭轉局面的,對黨(工)委書記進行組織調整。承擔創建任務的市直部門,因指導不力導致工作落后或被上級通報批評的,當年班子考核不得評定為“優秀”等次。
堅持示范帶動,營造濃厚氛圍。南陽通過分級分領域開展宣講培訓,幫助各級創建工作的“操刀手”廓清認識、統一思想、熟悉業務,切實做到“人人知曉創建、競相參與創建”。開展“走村進居大宣講”。市縣兩級組建18個宣講團,從市直縣直單位業務骨干、黨校教師、基層黨員干部中優選“講師”210人,圍繞創建任務、創星標準及評星流程等重點內容,深入擬創建“五星”支部、“四星”支部的村(社區),開展政策宣講,現場互動交流。目前,已開展宣講300余場次,受到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歡迎、好評。開展支部書記“大培訓”。市級層面,從7月開始,依托南水北調干部學院和今年新成立的南陽市黨支部書記學院(“四議兩公開”培訓中心),開設“五星支部培訓班”,對全市4928個村(社區)支部書記分批次開展集中輪訓。目前,全員輪訓已舉辦5期,累計培訓學員1100余人。在縣鄉層面,加強對鄉鎮街道黨務工作者、村(社區)“兩委”干部進行集中培訓,編發“應知應會口袋書”,確保每名參與“五星”支部創建的“操刀者”都成為行家里手。開展創建活動“大家談”。在《南陽日報》、南陽先鋒公眾號開設《五星支部創建》專欄,邀請縣、鄉、村三級書記和廣大組工干部,談認識體會、談創建思路、談實踐經驗,加強工作交流,實現了取長補短、競相出彩的目標。目前,人民網、新華網、鄉村干部報、河南日報等媒體刊發、轉發“大家談”稿件300多篇。通過大培訓、大宣講活動的開展,切實把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統一到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上來,在全市上下營造了大抓“五星”支部創建的濃厚氛圍。
隨著“五星”支部創建的開展,村(社區)黨支部工作勁頭更足了,產業發展后勁更大了,人居環境也變得更美了,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比如,宛城區紅泥灣鎮龐莊村充分利用“五星”支部創建幫扶政策,圍繞辣椒種植產業,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僅小辣椒收購加工一項,今年預期產值就達3000萬元;新野縣施庵鎮東楊營村在爭創生態宜居星過程中,多方籌措資金50余萬元,發動本村180名黨員、群眾加入“志愿服務隊”,在提升村莊“顏值”上大做文章,短時間內就實現了村容村貌“蝶變”。但是,客觀地看,南陽市“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如產業發展帶動作用還不強、村級集體經濟比較薄弱等,需要我們久久為功、持續用力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李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