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頒布與實施,對社會、學校和家庭等角色產生深遠的影響,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雙減”政策是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要決策,從政治高度認識和解決教育問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讓兒童更像兒童,讓教育回歸本真。文章論述主題出版的發展歷程,基于“雙減”政策,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主題出版選題策劃以及擴大主題出版影響力等方面著手,論述如何為少兒主題出版賦能,最大化挖掘每個孩子的潛力,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結合歷史文化傳統及資源稟賦條件,為少年兒童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
關鍵詞:“雙減”政策;主題出版;少兒出版;使命;發展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1-0187-03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引起了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廣泛關注,對教育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雙減”政策旨在促進學生學習更好地回歸校園,狠抓學校內涵發展,強化學校主陣地,使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更加廣泛[1]。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每個孩子的天資和興趣特長都不同,針對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進行培養,增加傳統文化、美育及勞動等多樣化教育機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雙減”背景下,少兒主題類出版的使命任務,就值得各方深思與研究。
2003年國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開始啟動的主題出版,指服務黨和國家等工作大局,以特定的出版內容為策劃對象的出版宣傳活動,可以是圖書出版物為主,也可包括各類電子出版物,旨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當前,主題出版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任務,是出版業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實現精品出版的工作要求。
2022年初,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2021年圖書零售市場數據報告指出,2021年圖書零售市場同比上升1.65%,雖然尚未恢復到疫情之前水平,但在主題出版圖書對實體店銷售渠道的推動作用下,上升4.09%。
數據表明,主題出版在出版業占據重要地位,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文化屬性,能展現文化自信,為歷史留痕。主題出版物的內容體現國家意志、傳統文化積淀和優秀品質精神,有利于為全社會營造風清氣正的輿論氛圍,出版方式和傳播手段與時俱進、日漸創新,滿足不同閱讀需求。
少兒主題出版是從主題出版衍生而來,是指以“主題出版”中的“關鍵詞”為核心思想,編輯策劃而成的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出版物。
近年來,少兒主題出版作為主題出版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5—2021年,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目錄的共有70種圖書選題,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有15個選題的主要受眾為青少年。
中宣部發布的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從選題數量上看,2015年少兒圖書類重點選題占比13%,2016年占比8.33%,2017年占比3.9%,2018年占比7.25%,2019年占比16.88%,2020年占比5.45%,2021年占比15.17%,少兒主題類出版物入選數量呈上升趨勢,2021年上升幅度較大。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少兒出版行業推出以建黨百年及紅色教育為主題的長篇小說、科普讀物、繪本等形式多樣的少兒類主題圖書,為青少年了解黨史提供了豐富的閱讀題材。
在2021年主題出版圖書細分類別中,少兒主題類出版物的碼洋貢獻率僅次于馬列和學術文化等主題出版;2020年和2021年的少兒圖書市場的細分品類數據中,科普知識百科全書類以及少兒繪本等主題類出版所占比例同比上升,少兒科普類等知識讀物甚至出現反超的勢頭。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少兒主題出版內容不斷外延,選題類型逐漸多元化,不僅圍繞國內重大歷史事件或重要節慶日等角度進行選題,還聚焦社會重大事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百科產品及通識教育類科普出版物等能夠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效統一的內容策劃。
主題出版中少兒主題類出版的占比逐年上升,已發展為少兒出版行業的主要力量。“十三五”期間,少兒主題出版的社會效益不斷提高,在滿足少年兒童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切實作用與效果。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樹人,而少兒主題出版的最終導向也是少兒的人生教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做人,如何具有責任感,如何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義感,進而培養少兒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2]。
“雙減”政策下,少兒主題出版市場應調整圖書選題策劃的選擇方式,尋求更好的發展契機。另外,少兒出版機構要加強對少兒心理發展的關注和研究,策劃能吸引少兒的注意力,同時能夠有效激發少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而深層次啟發少兒的興趣等選題新穎的少兒主題類出版物。“雙減”和主題出版的方向一致,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少兒出版業在堅守教育本心,嚴把出版導向和少年兒童全面發展目標的同時,加強少兒主題出版的創新突破,依托少兒出版的優勢,加強內容選題策劃,走好少兒主題類出版高水平發展的每一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少兒的成長發展多次提出殷切期望,他指出,“要教育引導廣大少年兒童樹立遠大志向、培育美好心靈”,“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少年兒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適應自身年齡和特點”。少兒出版業應進一步學習黨和國家相關方針政策。以促進少兒成長發展為策劃方向的少兒主題出版物,要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孩子從中華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汲取養分,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好地培養中國精神,傳播正能量,增強少兒身為中國人的骨氣和志氣,推動少兒出版意識形態建設。
(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文明史,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少兒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中華美德的傳承者,更應該對其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他們從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萃取精華。
在“雙減”政策下,少兒主題出版作為主題出版的重要分支,有助于引導少兒個體健康成長、樹立正確價值觀,讓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國家教育改革方向相統一,對于推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2021年初,教育部相繼印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等文件;《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第一次提到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明確提出中小學各學科都要增加傳統文化內容,“以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三科為主,藝術(音樂、美術等)、體育與健康學科有重點地納入,其他學科有機滲透,‘3+2+N全科覆蓋”。
結合“雙減”政策,國家對中小學重大主題教育高度重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少兒主題出版的教育意義更加重大。
少兒主題出版物應以“雙減”政策為契機,以學校為陣地,以課堂教學和課后活動為主要形式,全面推進落實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出版物進校園、進課堂、進課本,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發揚好。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承形式,豐富和優化主題出版物的內容,讓更多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出版物作者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和教師學生面對面,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使少兒真切體會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
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文化認同感,使其成為少兒心理發展最好的營養劑,加強汲取傳統文化中的中華文明、人文精神、家國情懷,對青少年起到理想信念的生動教育,對傳承中華文明,弘揚傳統美德起到積極作用。
(二)創新主題出版選題策劃
少兒主題類出版物的主要閱讀群體為少年兒童,它承擔著少兒精神思想啟蒙的重任,以滿足少兒的閱讀需求為導向,圍繞少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及內在需求策劃選題。推動少兒主題出版選題策劃創新性轉化,使其與我國教育規律相協調,與少兒的閱讀需求及文化追求相契合,創新出版內容和形式,以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廣主題出版,增強少兒的參與感、認同感及獲得感,為少兒營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氛圍,引導少兒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和人生觀,增強中華民族的榮譽感和歸屬感[3]。
從根本上講,少兒主題出版是以“少兒性”和“主題性”為兩大要素,以少年兒童為本位,以其成長特性為主線,以小切口微觀視角,貼近少年兒童,更加接地氣,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創新主題出版選題策劃。
根據少兒讀者的心理特點,少兒主題出版物的選題策劃必須考慮出版物中對知識描述的準確性和形象性、少兒對出版物內容的接受能力和可讀性及對少兒具有教育意義[4]。
“雙減”政策下,學校、社區和家庭對培養少兒綜合能力的關注度逐漸提高,從過去的填鴨式教育,逐步向自主教育過渡,更加注重對少兒讀物的選取,因此少兒主題出版物更要注重選題策劃的創新。
低齡段的主題閱讀,以培養少兒對主題內容的親切感為主,可從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日及待人接物的傳統禮儀等能切身感受到的內容入手進行選題策劃;高齡段的策劃以對主題內容的感受力、理解力及獲得感為重點,由淺入深,分學段分年齡推進,使主題內容教育有步驟有計劃地走進少兒心中。
少兒主題出版堅持專業方向,秉承“內容為王”的原則,堅守兒童本位,從小切口出發,策劃符合兒童審美的出版物,選題內容可以涉及黨史、軍史及重大節日等題材,或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歷史人物傳記、科普百科等復合型選題,重視兒童成長特性,強調選題內容與少兒的互動和知識性,使少兒主題出版物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教育作用。
(三)提高主題出版影響力
少兒主題出版作為主題出版物的重要分支,要發揮精神文化的引領示范作用,傳播正能量,為少年兒童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雙減”政策針對學校每日的課后安排,除了課內答疑輔導,也會安排一定的課外閱讀活動。可以此為契機,開拓營銷少兒主題出版的新模式和新業態,提供相關的閱讀服務,通過組織“到校園去,走進少兒中”等閱讀服務活動,舉行新書宣講會,讓作者與少兒面對面互動,使少兒對主題出版物的創作初衷和思想價值有更深入的了解,擴大主題出版物的影響。
少兒主題出版物的影響力也可借助“走出去”戰略充分彰顯。隨著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的文化發展日益受到國際出版業的關注,多次召開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會議精神,充分展現出出版在提升國家軟實力、增進國家與國家間的交流互動方面的重要作用。少兒主題出版在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展現當代中國的魅力與實力方面可圈可點,因此少兒主題出版工作與“走出去”戰略呈現聯系更加緊密、互相結合的趨勢。
少兒主題出版在積極開展國際國內傳播時,要與時俱進,不僅要在主題內容上適應時代潮流,傳播方式也要突破傳統媒體的局限性,樹立現代傳播理念,以先進的技術為支撐,推動新媒體深度融合,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從而加強主題出版物的宣傳推廣,擴大主題出版的影響力。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開幕式運用大量的傳統文化元素,通過古詩詞之美展現大國風范。當當網和京東圖書的數據顯示,以“冬奧”為主題的科普類主題圖書《一起去看冬奧會》銷量不斷攀升,以“詩詞類”等為主題的出版物也是銷售一空。北京冬奧會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以此為契機,向世界展示真實有內涵、立體有文化的中國,使冬奧盛會傳承的中國文化與世界攜手前行。
少兒主題類出版物是少兒出版市場的剛需產品,是未來少兒圖書市場重點發展的出版板塊,“雙減”政策下,各出版社應結合少年兒童的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大力開發并積極推出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富有愛國主義色彩以及具有榜樣力量的人物傳記等出版物,讓少兒于潛移默化中獲得更多的文化滋養,使少兒主題出版承擔起講好中國故事的社會責任,肩負起向少年兒童傳播正能量的社會導向。少兒主題出版要始終和國家對少年兒童的教育任務保持一致,以立德樹人為本,起到強化少年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文化素養和意志品質的作用,為青少年提供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溫度的高品質精神食糧。
參考文獻:
[1] 林雁.“雙減”政策下教育出版的使命與擔當[J].編輯學刊,2021(6):70-76.
[2] 徐立萍,馮淼華.“雙減”政策下教育出版的發展契機與前景芻議[J].出版廣角,2021(20):24-27.
[3] 孔倩.“雙減”政策下少兒出版的發展路徑[J].出版廣角,2022(4):55-58.
[4] 司渝.少兒類主題出版物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9.
作者簡介?趙洋,本科,主任編輯,副主編,研究方向:科技期刊評價體系與主題出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