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麗 梁彥慶 魏然

關鍵詞: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環境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20/23-0126-03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下文簡稱《課標》)提出“地理課程旨在使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是基于《課標》、學情及教材要求,擇取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的職業體驗式情境(即“一境到底”)并設計一系列與之關聯的探究活動的教學模式。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融入高中地理課堂,對于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掌握相關科學知識、建構職業相關知識體系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對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明顯優勢。
目前,在中學地理課堂中以教材為載體,采用職業體驗教學方式開展教學的相關研究尚未形成可參考、可借鑒的模式。基于此,以“人類活動與環境問題”為例,嘗試探討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策略,為提升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和職業體驗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課標》提出“在學生發展方面,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自然和社會的大課堂中學習對其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入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幫助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職業體驗,使職業工作與專業學習高度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地理課堂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兩個方面。
(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地理教師在職業體驗式教學中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挖掘教材中的職業素材并分析不同行業人才的需求及行業發展前景,將其融入地理教學中,促進地理知識與社會相關聯,使枯燥的地理知識變得生動實用,提升地理課堂的趣味性和實用性,進而實現教學相長。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可以在職業體驗式活動中切身感知職業特點,并掌握分析地理問題的技能。一系列職業能力訓練活動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工作意義和價值的認識,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和職業價值觀念。
二、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設計情景導入
合理運用情景導入是保證職業體驗式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教學前提。教師要利用教材職業元素,創設具體且生動的職業體驗情境,將地理知識與職業經驗相結合,將教材中的知識點立體化和生動化,有效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熱情,提升學生職業理解和技能能力,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構建知識體系。
(二)形成問題鏈條
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離不開提問的驅動和指引。教師要根據教材職業元素以及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精心設計職業體驗教學過程中的提問內容,問題要與內容環環相扣、逐步深入,且要緊貼主題,避免出現與職業體驗無關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問題鏈為線索推進教材內容學習的思維進程,在發現問題、探究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職業理解和能力訓練。
(三)豐富地理活動
只有豐富的地理活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職業體驗活動。教師針對地理知識中具有辯證性、開放性的話題組織辯論賽,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其思維轉換能力。通過開展小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搜集資料、查閱文獻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組織協調等能力,豐富其職業感悟和體驗的同時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問題。
三、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學案例
高中地理課程中包含著豐富的自然和社會人文知識,是相應職業領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必備的技能要求,而地理教學是幫助學生認識與地理學科相關職業的有效途徑。地理選擇性必修課程的內容針對選考地理的學生開設,重點是滿足學生升學考試、樹立正確職業意識、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資源、環境和國家安全是選擇性必修模塊之一,蘊含豐富的職業信息,是學生掌握與環境相關的職業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有效途徑,因此選擇第一章第二節“人類活動與環境問題”一課,按照了解職業概況——促進職業理解——培養職業能力——增強職業認同——深化職業認知——體驗職業內容的思路設計教學過程(見附表),引導學生扮演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人員角色,并掌握該職業的工作流程及職業前景。在小組探究活動中理解我國當前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與治理難度和環境質量對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從而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本課例采用“職業體驗”的教學方式將職業教育與地理思維相結合,通過情景模擬、多媒體演示、角色扮演等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人員的職業性質、工作內容、發展前景的理解認識,有效引導學生在樹立未來擇業觀的同時促進職業生涯意識的萌芽,能夠滿足《課標》“注重地理學科核心培養”的要求,但由于職業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地理教學中的研究相對較少,尚需廣大一線教師在具體實踐中進一步探索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