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通
7月28日,柳北高速廣西貴港段,一輛雷克薩斯商務車發生事故后車門鎖死,3人被困車內,過路司機救出2人,1人不幸遇難。
“你有指揮的時間完全可以動手,不需要拍視頻”“早一點砸窗戶就不會這么浪費時間了”“為什么不先滅火再救人”……現場視頻在網上傳播后,拍攝視頻并喊人救援的司機楊先生及現場其他參與救援的司機遭到部分網友的質疑,質疑很快就升級成了網暴,甚至有人對救人司機進行了惡毒的人身攻擊。
通過視頻再次還原一下現場:當時路過事故現場的車輛很多,楊先生是第一個停車并上前施救的人。發現肇事車輛車門打不開后,他立刻攔下其他貨車司機,找出工具共同施救。副駕駛位置上的女子因身體被卡住一直喊疼,是楊先生堅持讓大家把她抱出車外。最后一名司機砸破車后窗鉆進車內救人時,也是楊先生第一時間發現車輛油箱已經起火,并招呼大家趕快“撤離”。大家撤離沒多久就傳來了爆炸聲,整輛車被大火包圍。如果沒有楊先生的冷靜觀察,也許會造成更大的傷亡。他拍攝的視頻不僅能更好地還原事發經過,還會對將來的事故鑒定起到關鍵作用。
而另一位參與救援的司機趙先生則表示,當時現場有些混亂,確實需要一個人進行指揮。他們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砸側面玻璃,是因為不知道后排有沒有人,怕造成誤傷。而且在車頭起火的時候,趙先生和其他幾位司機先拿滅火器滅火,發現滅不了的時候,才想到破窗救人的。
還有人質疑“最后一名司機已經進去了,就算人不行了,你也把她弄出來呀”。當時后排女子雙腿被座椅卡住,很難移動,再加上車子已經開始燃燒,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最后關頭大家才放棄救援的。現場的救援者都很痛心,趙先生說:“如果再給我2分鐘的時間,我會竭盡全力把她救出來。”
好在多數網友都力挺救人者,事故中遇難女子的姐姐也表示:“他們已經盡力了,也真的很感謝救援人員。”緊急救援不能苛求過程和結果的完美,應該給予善良最大的善意,莫讓網暴寒了英雄們的心。
網絡暴力為何屢禁不絕?一些人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別人,而與當面質疑相比,在網絡上敲敲鍵盤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承受的代價似乎要小得多。
網暴動動嘴,維權跑斷腿。面對網暴,很多人選擇忍氣吞聲;也有人選擇下場“開撕”,但即使維權成功,結果往往與其投入不成正比。
網暴能讓弱者產生強者的幻覺,但參與網暴的人不知道,現實會用孤獨、隔絕、愚昧和貧窮,不斷地去折磨不講道理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