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包括單詞的聽、說、讀、寫等,但是傳統的教學大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使小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和運用較為僵化和刻板。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革新傳統的詞匯教學方法,通過自然拼讀法、聯系記憶法、多媒體技術、評價多元化等策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幫助學生高效地記住英語單詞,提升英語語感,以適應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的需求。
[關鍵詞] 小學教學;英語詞匯;思維靈活性
思維靈活性是指在掌握知識規律的基礎上,理解并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具有較高思維靈活性的人,通常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舉一反三。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詞匯的積累。由于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涉及的內容比較多,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因此應該訓練小學生的詞匯思維能力,鍛煉其思維的靈活性,從而提高其英語詞匯的學習與記憶能力。
一、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詞匯記憶效率
目前,大多數小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的時候,通常采用多讀、多抄、多寫的刻板方法。然而,英語單詞通常一詞多義,僅靠重復性的記憶方法,學生難以取得理想的記憶效果。而加大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力度,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快速掌握知識規律,提升其詞匯記憶的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強化學生的語感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依賴于課本。由于課本內容和詞匯量有限,學生積累的單詞量滿足不了英語口語、書面表達的需求。而加大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力度,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其根據語境來理解陌生單詞的能力,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文章。
二、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思維靈活性的策略
(一)運用自然拼讀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自然拼讀法是指在學習不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的基礎上,精確地讀出、寫出單詞的方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引入自然拼讀法,一方面有利于歸納總結相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單詞讀寫能力;另一方面,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較強的階段,引入新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單詞記憶能力。
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自然拼讀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單詞組合ea的發音規律為例,ea主要有四種讀法,其在sea、bread、great、real中的讀音各不相同。教師可以將含有ea且其發音相同的單詞歸納在一起,讓學生對ea的發音生成印象,再慢慢將ea在開音節、閉音節中的發音規律傳授給學生,最后讓學生記憶ea在閉音節中的特殊發音情況。在自然拼讀法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大量的口語練習,掌握英語詞匯的組合規律,學會思考、歸納和總結,在實踐探索中提高了單詞的記憶效率。
(二)運用聯想記憶法,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聯想是指以某種事物為出發點想到其他相關事物的能力。聯想記憶法是指運用聯想能力的記憶方法,通常用于記憶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是記憶相互之間有關聯的事物。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引入聯想記憶法,一方面有利于構建課堂教學情境,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相關聯的詞匯的教學,通過情境互動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另一方面有利于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在命題寫作中能夠靈活運用相關的詞匯,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聯想記憶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小學英語詞匯主要是生活中的常用詞匯,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可以選擇特定的生活場景進行聯想教學。例如,教師可以把“美食街”作為教學場景,調動學生的聯想興趣,同時展示不同的美食圖片及其英語詞匯,從而提高學生對與美食相關的英語詞匯的聯想能力和詞匯敏感度。此外,教師可以把單詞主題從美食聯系到不同國家的美食,從而讓學生記憶不同國家的專有名詞,包括China、Britain、Germany、France、Japan等。或者,教師可以把單詞主題轉變成“不同時節的美食”,讓學生記憶spring、summer、autumn、winter這四個季節的詞匯。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識記字母是左腦的工作,在記憶單詞時,將字母與圖片相結合,就運用到了右腦,整個大腦都調動起來進行記憶,學生不僅將字母記住了,還會將圖片與單詞的意思聯系起來。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聯系實際的能力
多媒體技術是指以計算機為工具,綜合處理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信息,以增加人機交互的技術。最好的語言學習場景源自生活,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可以利用豐富的英語原聲視頻和音頻資源,模擬現實中的英語交流場景,直觀、形象地將知識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準確地將相關的單詞與日常生活場景聯系在一起,從而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促進詞匯的靈活運用。
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同時可以豐富教學資源,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例如,在開展人教版五年級“Whats he like?”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動畫的形式引出該單元的主題,讓學生明白這個單元的學習是圍繞“評價他人”而展開的。在學生初步理解單元主題后,教師可以利用與教材配套的音頻資料引導學生理解、誦讀課文和單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展示多張類似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funny、old、kind、strict等單詞。用圖片展示小學生所喜愛的動畫人物,學生看到自己感興趣和熟知的人物,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再讓他們運用所學的單詞對動畫人物進行描述,可以鍛煉學生對單詞的運用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四)運用多元化評價,全面評價思維能力
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是指從不同維度來評價一件事物。傳統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教師一般通過聽寫、中英互譯的書面形式來檢驗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而忽略了學生在詞匯口語表達方面的能力。將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引入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不僅有利于實現小學英語課堂交際化,還可以讓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到的詞匯,在練習詞匯與短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英語詞匯的快樂。
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教師可以將考核流程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書面考核,第二部分是朗誦文段考核,第三部分則是詞匯拼讀考核。在第一部分的考核中,教師可以采用傳統的詞匯考核方式,如給出蘋果、雪梨、桃子這幾個詞的中文,讓學生正確拼寫出它們的英文單詞,以檢測學生是否記住了單詞的拼寫方式;在第二部分的考核中,教師可以任意指定課文中的某一段落,讓學生流利地讀出該文段,以此考核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檢驗學生是否記住了所學單詞的正確讀法。在第三部分的考核中,教師需要準備一些超綱的詞匯,讓學生根據所學的自然拼讀法正確地讀出這些單詞,以考核學生是否掌握了單詞的拼讀規律。多元化的評價雖然程序較為煩瑣,但是能幫助教師全方面地評價學生對單詞的掌握度,也能驅使學生靈活掌握單詞的記憶方式,從而鍛煉思維靈活性。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逐漸提高,英語這一科目的學習也越來越受到學生、家長、教師的重視。語言學習最基礎的板塊是詞匯,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革新教學方式,引入自然拼讀法、聯想記憶法、多媒體技術、多元化的評價等來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使學生掌握詞匯記憶的內核規律,為以后的英語學習甚至是第二外語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珍珍.淺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靈活性的培養[J].學周刊,2020(2):66.
[2]方艷紅.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靈活性的培養[J].校園英語,2020(16):141.
[作者簡介]蔣李倩(1983—? ? ),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市紅谷灘區第三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