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習是以思維為重要的學習形式,理性思維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形式.數字化的到來及其快速發展,正導致更多的人轉向理性思維能力的研究.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是培養學生理性思考能力的一門重要學科.本文通過研究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理性思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2)23-0002-03
收稿日期:2022-05-15
作者簡介:徐軍(1973.11-),女,江蘇省連云港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
數學學習是通過思維去實現的.初中數學是需要理性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獲取往往會導致我們在數學思想實踐活動中獲得最終的收獲.數學課堂的教學會給中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綜合素質產生很大影響,如何使我們通過高效數學課堂的教學來自覺地促進中學生理性思考的形成和發展,已經變得十分有價值.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如何在中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1 教學中重視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能力是數學解題的關鍵和前提,加強對思維能力的教育培養,有助于促使學生正確思考現實中的客觀事物所包含的各種數學表達方法,在我國中學生理性思維的逐步形成與發展中起到獨特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更注重培養學生整體觀察能力、提高學生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的能力,促進學生系統、具體的思維形成,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是最終目標.
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標志.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是學習的必備條件,也是當代學生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一種心理素質,是長期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的取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適當和及時的輔導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將起到積極作用.在引導學生在日常教學中觀察時,教師還應注意引導學生積極發言,積極思考,在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某企業21年9月份的產值為A萬元,10月份比9月份增加了10%,11月份比10月份增加了15%,則11月份的產值是(? ).
A.A(1+10%)(1+15%)萬元
B.(A+10%)(A+15%)萬元
C.A(1+90%)(1+85%)萬元
D.A(1+10%+15%)萬元
本題需要聯系前后3個月的產值,啟發學生的理性思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題干信息,根據9-11月的產值去分析,思考和解題.
理性思維著眼于對整體問題的一種理解,既重視整體問題之間的相互關聯,又重視這些問題之間的總體結構、內容和方向,然后發現所研究問題的潛在規律.因此,當學生面臨一個實際問題時,首先要了解這個問題的全部,審查該問題的具體特征,找到問題的內在本質.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學生整體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從宏觀層面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表象和現象來發現事物發展的本質,然后分析具體問題.
2 構建理性思維培養的教學環境
學習數學與其說是學習數學中的具體知識,不如說學習數學是一種思想活動.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師啟發和引導學生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2.1 營造更好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課相對來說顯得更枯燥一些,數學課堂理性思維大于感性思維.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結合生活實際,引入一些貼近研究問題的實際案例,激發學生喜愛數學,尊重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學習數學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而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培養一個良好的理性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感知學生在互動學習中獨特的思維模式,并正確引導同學們大膽的去解決提出的問題.這對學生的求知欲的培養起到很大的積極推進的作用,有助于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蘇科版九年級數學 “圓周角”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思考“為何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讓學生結合圖形觀察和思考,同時老師適當的給予引導,讓學生積極發現問題并驗證,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問題能力,幫助提高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2.2 關注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理性的思維能力
由于中學生思維活躍、對知識的強烈渴求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大膽發言、尋找新的差異,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同時,數學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和展示自己的思想發展,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例如,數軸上有三個數A、B、C,假設運動一次用時1秒,現以原點為中心,數A向左以2米/次的速度運動,而數B在向右運動n次后到達2n米處,問:
(1)數A向左運動多少秒,才能與前后兩次的和為60米;
(2)數B向右運動多少秒,才能與后兩次的和為112米(提示:先在數軸上畫一畫,再列方程求解);
(3)如數C在向右運動n次后到達n2米處,數B與數C有幾次相遇的機會,分別為在第幾秒相遇(提示:先猜一猜,想一想,再在數軸上畫一畫).
例題涉及到數軸、乘方、一元一次方程定義等知識點,以及數形結合、整體、化歸等數學思想.問題(1)可以鞏固學生已學知識點,同時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方程并求解,問題(2)看似有相當難度,實質是教材例題的變形,需要學生深入思考第n次與后兩次之間的倍數關系,合理設元才能正確列出方程并求解,而問題(3)則涉及到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著重點在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對于學生將來的數學學習大有幫助.
數學教學應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運用教材例題開展教學活動,固然可以完成最為基本的教學任務,但并未真正落實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因此,初中數學例題資源的構建,還需要教師尋找例題與學生認知之間的平衡點,精心設計符合學生學習規律、能引發學生不斷思考、探索的變式例題,并將其與教材例題相結合開展教學活動,才能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需要要求教師經常在課堂上通過結合現實生活,運用有趣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輕松獲得知識,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能力,使課堂上的學生能夠學習探索和更好地了解知識.
例如,在學習蘇科版九年級數學“中位數與眾數”時,教師給予學生八組不同的數據,以便學生觀察和思考它們不同的特點.教學時,要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到當一組數據中有較多的重復數據時,我們常用眾數來描述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教學時要強調:
(1)眾數是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而不是出現最多的數據的次數.
(2)找出一組數據的眾數,一般可用觀察法,在不易觀察時,可采用選舉時唱票的方法.
(3)根據眾數的意義,一組數據有時可以不止一個眾數,也可以沒有眾數.
在上述情況中,學生通過觀察不同的數據特點,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抓住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理性的思維能力.
3 利用微課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數學是一門注重邏輯的學科,它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其他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微課資源優化數學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理性思維的能力.
3.1 微課的設計要用適當合理的原則
我們在設計微課的時候應遵循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則:
(1)主體性.在微課設計上,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新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問題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和學習.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實踐,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學會思考和質疑,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理性思維的能力.
(2)時間性.由于初中生的特點,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
因此,在微課的設計上,需要有時間的概念,每個課程的內容設計應在十分鐘內且盡可能嚴格控制,以避免時間過長、學生分心和內容過多的現象.
(3)完整性、針對性.微課設計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目標性強、合理的理性思維培訓,以創造合適的教學環境,如提供或組織各種探索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維培訓還要引導學生互動合作,相互促進,優勢互補,以提高理性思維水平.
3.2 微課功能結構要合適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在設計微課時,需要為學生提供清晰統一的定位,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課程框架,慢慢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Flash通常由課程總結和兩個內容模塊學習課程組成,兩個模塊的內容是互補的.在基于Flash的微課資源下,教學趣味性更大,使學生能夠在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找到更好的問題解決方案,以提高理性思維的能力.
3.3 要設計適當的微課界面
微課的使用對象是初中生,同時必須通過網絡手段實現,因此在微課的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水平.初中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不是很強,所以有必要設計簡單操作,以及簡單而明顯的提示,為了讓他們更好地利用微課學習,同時在微課設計時,要注意圖像的顏色和設計部分的含義.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微課,不僅可以豐富初中生的學習資源,而且能有效發展初中數學學習的形式.因此,在微課設計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中學生的主體性,利用微課優化數學教學,以提高初中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總之,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根本出發點就在于如何促進我們的學生實現全面、連貫、和諧地成長.
教師要嚴格地遵循大部分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數學的思維和心理規律,強調學生現有的生活實際體驗,使得大部分學生在掌握了數學知識的同時,理性思維能力也在實踐中得到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桑成龍.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J].科技風,2019(27):24.
[2] 褚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9(04):52.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