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宏
小學高年級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性,給實際的教學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而高年級的學習內容比低年級難度加大,也使得學生產生了一定的畏難心理,在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可以使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應用生活情境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學生的答題能力,或者機械式地進行知識灌輸,而合理應用生活情境可以有效地改善這一問題。生活情境營造了一種生活化的場景,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結合。在這個場景中,學生能夠從生活實際出發,思考數學問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不僅提高了數學能力,也積累了實際生活經驗。該情境的應用,可以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喜愛之情。在學習中,學生能清晰地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提高對數學學科的重視程度。在該教學情境中,可以在課堂的導入部分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將心思放到課堂中來。在課堂的中間環節,采取不同的生活情境,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數學的獨特魅力。課后,學生也會對本堂課的內容意猶未盡,從而加深對課程知識的印象,形成學習的動力。另外,此情境的應用,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進了思維的啟發,為學生日后的科學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應用生活情境的策略
(一)營造生活性氛圍
一個好的氛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一種枯燥乏味的感官體驗,久而久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有些氛圍過于嚴肅,學生不敢在課堂上發言,有疑問也無法提出,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生活化的氛圍能帶來輕松愉快的感受,使學生以歡快的心情進行學習,整個人得到了放松,有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努力對學生表達友善的態度,以朋友的身份去關心、鼓勵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氛圍,學生會因此減輕內心的負擔,自主進行學習探索。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維護好自己的形象,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分數加減法”一課時,可以帶一些水果或者糕點等食物,然后按照設計的題目要求讓學生進行分配,更加直觀地展示分數的應用。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分數的應用,也分享了美好,提升了其整體素養。
(二)開展游戲活動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無法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這時就需要教師發揮自己的教學能力,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其進行學習。在教學中采用游戲情境,可以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使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具體形象。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喜歡游戲的階段,在游戲中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學習知識,一舉兩得。教師可以選擇貼合實際的游戲情境,鍛煉學生的生活化思維,有利于其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分數”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準備好一把剪刀和一張紙,將紙裁成一個圓形,自由分成任意等份。然后學生自由組隊,一位學生自由組合裁剪的扇形,另一位學生寫出所占的比例。這一游戲過程能加深學生對分數的認識與實際應用。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在教學中也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上使用該技術,可以使教學中更加復雜的知識變得可視化,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形成更加清晰的感受。教師應注意合理應用多媒體,創設多樣化的生活情境,使數學知識變得鮮明具體。例如,在進行“圖形的運動”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圖片或者視頻,將圖形的運動軌跡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創設出更加清晰的軌跡,有利于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與思考。教學時,要注意使用多媒體的程度,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科學的應用反而不能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要堅決避免。
(四)布置情境式作業
傳統的作業形式枯燥乏味,一般是讓學生做課后練習題或習題冊,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布置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業時,可以創設豐富多樣的生活情境,增加作業的趣味性與實踐性。這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極地完成作業,也能鍛煉其綜合應用能力,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用方程解決問題”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與家人、朋友進行交流,發現一個可以用方程解決的問題,并且進行解決。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還能使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將理論用于實際生活。
綜上所述,生活情境的應用對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強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整體氛圍的營造,多采用一些游戲性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體創設多種多樣的生活情境,課后布置緊密聯系生活的作業,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