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從理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給各個領域、各項產業(y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技術革新,而對教育行業(yè)來說,信息技術的參與和滲透,也給教育行業(yè)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現代信息科技的加入推動了教育現代化的步伐、提升了教學質量。而對體育教學來說,如何更好地與現代信息技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成為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分析和研究的重大課題。
一、我國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體育教學觀念落后
就目前體育的現狀來看,首先面臨的問題是體育教學觀念落后。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使得教育理念都是以文化課程為主,不重視體育教學。傳統(tǒng)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模式使師生普遍把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與文化課程的成績提高放在了兩個不對等的地位上,甚至是忽視了學生對身體素質的需求,僅僅把文化課作為學生安身立命的根本,這是一種偏激的思想、一種不正確的教育理念,亟待改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想提升學生的成績,首先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學生鍛煉的強度,從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做起,由上而下,促進學生進行日常鍛煉,進而提升身體素質,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學生成績的提高。誠然,我國學生向來是有升學壓力的,但是這不應該成為我國體育教學的阻礙,而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化壓力為動力,正是因為需要更好的成績來進行升學的比拼,我們更應該從自身的身體素質做起,合理安排鍛煉的時間和強度,提升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而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效果。
(二)體育教學方式老舊
對于我國體育教學現狀的分析,第二個問題就是體育教學的方式單一、枯燥乏味。眾所周知,教育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最為重要,對于個人未來的發(fā)展包括他的學業(yè)發(fā)展和事業(yè)發(fā)展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的教育方式一直處在變革和提升的路上,但美中不足的是,各類課程的教學方法較為呆板、單一,新穎化的程度不高。要知道,只有多樣性的教學方式才能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而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尤其如此。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偏重對學生的體育競技方面的訓練和鍛煉,卻沒有真正從思想上告訴學生,真正的體育訓練應該是什么樣的,單純把體育作為一種任務,而不是一種教育,這是目前我國教育工作者在體育教學方面亟待改正的問題。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體育教學要求學生對于同一個動作或同一個體育知識點進行反復訓練,而缺乏課程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性。由于教育方式和模式的程式化嚴重,使學生缺乏對體育學習的熱情、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體教育工作者來說,需要明確的是,體育教學是給學生帶來最本質的技能和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促進學生能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單一地教學生做幾個俯臥撐,又或者是一個生硬的投籃動作。
(三)體育教學資源匱乏
我國教育對體育教學的投入資源不足。一般來說,體育相對于文化課程教育來說,不光其本身的占地規(guī)模較小,甚至是各種教學設施也較為簡陋。雖然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教育水平也沒有太多落后,但相較于正常的標準來說,體育教學的教學設備和基礎設施相對來說較為落后,在有限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條件下,學生所受到的教育教學內容自然也就有所局限。由此而知,要想提升我國體育教學的質量,首先要從硬件設施入手,加強對于體育教學資源的投入和支持。
二、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思想
要想將我國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入地融合,首先要提升教育工作者在體育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比任何人尤其是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信息化、電子化、智能化技術對于整個體育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影響。信息化教育相對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來說,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只有首先讓體育工作者意識到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強體育教學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體育的作用,進而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體育教學的教學設計中,教育工作者應該盡可能通過任何手段來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應用信息化教學來表達整個體育教學的含義和內容,進而達到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首先要明確,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從傳統(tǒng)教育模式向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過程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跨過的一步,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利用信息科技,給學生呈現更多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的主觀性上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思想和認識,教育工作者應該想方設法地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習熱情和自主性,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和興趣為準,來為學生教授課程。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只是做簡單的動作講解或者單一的示范,這是華而不實的,是不切實際的,是不符合學生期望的。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信息化教育模式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和趨勢,要盡可能地去適應和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盡可能使信息化教學成為教育教學的新常態(tài),把信息化教育常態(tài)化作為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進而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成績的雙向提高。
(二)提升體育教師的信息科技水平
要想提升我國體育教學信息化水平,那么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提升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信息科技水平。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學生是這件事的主體,教師同樣也是主體,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升體育教學信息化的水平,從相關教育工作者身上提升信息化科技水平是必要的。例如,可以加強對相關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培訓工作,首先從教授者的培訓和教育入手,來提升相關的知識技能,進而將相關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去,最終使學生獲益。相關教育工作者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要想將信息化教育貫徹到底,首先要從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思想上加強認同感,提高參與相關技能的培訓和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技能,進而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課程體驗。一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和處理能力有所提升,那么在信息化教育過程中,應用各種信息科技的手段、技能和方法也就信手拈來。相對于目前我國正處在的教育階段來說,信息科技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一個難度較大的挑戰(zhàn),如何將體育教學以新形態(tài)呈現在學生面前,如何使體育課程更加活潑生動、簡單有趣,如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身體素質,是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從提升自身的相關專業(yè)技能水平做起,從身心上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信息化的腳步,最終帶給學生的是更新穎、更豐富的教學內容的呈現。
(三)建立體育教學資源共享機制
針對我國體育教學資源不足或者匱乏的現狀,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該提倡建立健全體育教學資源的共享機制。事實上,對于教學資源共享的需求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存在的訴求和渴望,相應地,也是學生對于教育資源的渴求。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越來越廣泛地滲入我們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領域,在網絡上不乏許多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但相關教育工作者苦于無法整合到一起,因此,對于一個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搭建和管理,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這樣既方便教師發(fā)布自身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又方便學生獲取學習資源,也方便教師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互相學習,在這樣的共享資源的教學模式下,人人都是主體,任何人都為自己而學,而不是為了某種應試的體制去逼迫自己學習,這樣能提升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的教育水平。
(四)利用信息技術延伸課堂
當今時代,互聯(lián)網科技不斷發(fā)展,發(fā)達的網絡系統(tǒng)帶給人們不同于以往的信息體驗甚至是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改變。將信息技術應用在體育教學課程中,可以實現對學生課下和課外的監(jiān)督和指導。例如,通過各種聊天工具來對學生進行場外指導,這樣既能增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和溝通,又能完善整個課程的學習流程。例如,在上課之前可以給學生發(fā)送課前需要預習的資料和內容,包括相關的教育視頻、學習文本、教學動畫等,布置成任務,如若沒有完成,可以在信息端有所顯示,這樣就能督促學生完成課前內容,進而產生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如果產生問題,就可以在課上跟教師和同學交流,獲得同學和教師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既能高效利用時間,又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同樣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科技對學生在課下的表現和學習做出一定的判斷和指導,可以通過布置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鞏固課上的內容。可見,信息技術的滲透,使體育教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有效。
總而言之,當今社會,信息科技發(fā)展迅猛,信息技術已經深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對于教育來說更是如此。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如何利用新技術和信息科技來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作出升級和改進是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不停思考和提升的方面。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能改善學生對于學習的看法,提升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主動性,過去的古板、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無法適應現代的教育水平,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為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通過信息化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從而提升體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梁元.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6,15(5):21-22.
[2]伍麟.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發(fā)展[J].求知導刊,2019(18):65-66.
[3]譚克.利用信息技術改善體育教學的探討[J].關愛明天,2016(2):52-52.
[4]張曉艷.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