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我國從古代開始就喜歡用詩意來表達自己的個人情感,而寫意花鳥畫更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多年的發展,用以表現大自然的藝術性和自然之美,表達個人情感。寫意花鳥畫的畫面構圖形式作為反映審美的重要內容,需要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和大眾的審美達到一致,這樣才能讓繪畫作品更加生動和富有生命力。從寫意花鳥畫的概念出發,就寫意花鳥畫的構圖形式進行研究和分析,以促進寫意花鳥畫更好發展。
關鍵詞:當代語境;中國寫意花鳥畫;構圖形式
中國畫的繪畫范疇一般包含了山水、人物和花鳥這三種元素,寫意花鳥畫就是中國畫非常典型的作品類型。寫意花鳥畫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沉淀。實際上,已挖掘出來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就已經出現了魚類和鳥類的形象;直到唐代,寫意花鳥畫才充分被人們重視;進入北宋時代后,寫意花鳥畫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中國寫意花鳥畫涉及內容也很多,在自然環境中能夠看到的天然景象都是寫意花鳥畫的描述范疇,并且寫意花鳥畫在描繪大自然時所用到的表現形式也非常靈活,除了能夠體現自然環境的美外,還能反映出人的思想和情感。隨著時代的變換,寫意花鳥畫已經從最初的簡單創作演變成了大幅的巨作。
一、寫意花鳥畫概述
寫意花鳥畫的創作主要源于生活中人們對花、鳥的特殊感情,以繪畫的形式來反映繪畫者的情感和內心世界,屬于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寫意花鳥畫家大多是通過真實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秀麗風光,把所見的山水、草木等真實事物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抒發內心的無限情懷,使寫意花鳥畫具有藝術表現力。寫意花鳥畫在“寫”的表達上以骨法用筆為主,這也是寫意花鳥畫不同于其他繪畫類型的點睛之處;而在“意”的體現上,主要以花、鳥的形態和神態等來表達繪畫者的內心情感和繪畫意圖。
二、當代語境下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構圖形式
(一)構圖形式的平面性
我國古代的花鳥畫研究者對花鳥畫平面性的構圖形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這在當前語境下對傳統繪畫創作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讓更多的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意識到除了要注意線條的平面性之外,還要注重色彩的平面性,促進了花鳥畫創作者創作思維水平的提升。
中國寫意花鳥畫創作中采用的直觀的線條描述可以將立體的事物用一種很獨特的表現方式表現出來,不僅可還原事物本身的形象,同時還具有很強的藝術性。畫家在臨摹花鳥的過程中,會將自己的主觀意識賦予花鳥特征,在畫作上表現出來,所以寫意花鳥畫能夠表現人的思想情感。一幅被大眾認可的作品不僅能夠展現畫面景象的實際特征,同時也能使人從畫面中感受到景象的真實性,所以人們在欣賞畫作時很容易透過畫面領悟畫家想要表現的思想和情感。我國傳統繪畫與西方一些國家的雕塑繪畫有本質上的區別,雖然國外的一些畫作可能在輪廓上看起來比較清晰,但是卻缺乏中國寫意花鳥畫那種獨特的意境。
另外,中國寫意花鳥畫在構圖過程中也要注重色彩的平面性。在中國寫意花鳥畫在創作的構圖過程中,可以嘗試將西方的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其中,這樣就能夠在繼承傳統寫意花鳥畫構圖形式的基礎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將現代人的審美觀念和當今不斷進步的時代背景相融合,從而滿足時代進步的發展需求。例如有些畫家將國外的藝術元素融入中國寫意花鳥畫的創作當中,這樣就能賦予寫意花鳥畫一種更加獨特的藝術韻味,給人一種獨特的藝術觀賞體驗,使作品的表達方式得到創新,使整體藝術效果得到提升。
(二)構圖形式的大氣性
中國寫意花鳥畫在創作過程中,作品尺幅也非常重要,無論作品尺幅是大還是小,其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我國古代,寫意花鳥畫一般都是尺幅較小的作品,大尺幅的作品數量非常少。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作品都要放在展廳里進行展覽,所以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就要盡量創作一些大尺幅的作品。因此,大尺幅的寫意花鳥畫已經成為現今的流行趨勢,這不僅對我國花鳥畫小尺幅形式進行了改變,同時也考驗了畫家的專業能力。畫家在創作大尺幅作品時,必須具備控制全局的基本能力,在下筆之前,腦海中就必須提前對寫意花鳥畫進行構圖,這樣才能使大尺幅的作品更加美觀。另外,畫家在創作中國寫意花鳥畫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結構的飽滿度,在利用傳統的創作形式進行繪畫時,很多畫家更加注重畫面的簡潔性,所以畫面中呈現出的物象較少,只是占據了整個畫面的一小部分,并且這種創作方式已經得到很多藝術家的青睞。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當代人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可以從更多的渠道或者平臺獲取更多關于寫意花鳥畫以及審美方面的信息,這就要求畫家在寫意花鳥畫的構圖和創作過程中要盡可能體現更高的專業水準,并且使整體畫面更加飽滿,這樣才能吸引人們的眼球。當然,這里所謂的“飽滿”并不是整個畫面必須被物象填滿,也要適當留出一些空白,這樣就能緩解人們在欣賞過程中的壓迫感,同時也能使整個畫面的格局更加協調。
(三)構圖形式的重復性
在當代語境下,中國寫意花鳥畫在構圖過程中還要具備重復性的特征,這種表現形式主要是將畫面中的物象進行排列,這樣就能形成一種莊重感,同時也能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利用重復性的構圖還能使寫意花鳥畫的畫面更加具有表現力,對創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現也會更加直觀。但是這里所謂的重復并不是單純復制,而是雖然遠觀感覺這些景物很相似,但是近觀之后可以發現所有景物在細節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才能使寫意花鳥畫更加具有獨特性。這種構圖方式還能增強畫面的設計感,為枯燥的畫面帶來更多的生氣,從而增強寫意花鳥畫的高級感。除此之外,層疊作為重復性構圖的一種,也是把某種物象以重疊的畫法展現在大眾視野內,這種方法不僅能給人以神秘的感覺,還能讓人感受到畫面聲勢浩大,仿佛有無限遐想空間,以此來烘托創作背景氛圍。
(四)構圖形式的飽滿性
寫意花鳥畫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構圖特點就是“滿”,即畫的內容物象較多,充滿畫面,但是卻又不同于傳統花鳥畫中的全景式構圖。由于其物象多、畫面滿,所以展示的層次內容也會比較豐富,同時也要注意空白區域的處理,注意虛實結合、層次分明,才會使畫面滿而不亂。另外,現代很多的花鳥畫家還將西方的現代繪畫處理手法運用到了我國寫意花鳥畫的繪畫當中,這種借鑒使整體的繪畫結構更加靈活,同時通過借鑒平面構成和超現實物象組合,可打破傳統繪畫構圖中的時空觀念和構圖樣式,實現中國花鳥畫的創新發展。
(五)構圖形式的色彩繽紛
傳統花鳥畫由于受到傳統禮制和傳統思想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在色彩的運用方面不能大膽創新。但是,近年來我國當代花鳥畫家大膽借鑒西方的繪畫色彩理念,勇于嘗試并且將各種色彩運用到具體物象的刻畫中,極大增強了花鳥畫色彩語言的表現能力。以往在民間繪畫的色彩運用中,注重體現天真自然、淳樸等特點,以一種無意識的自然流露和坦蕩之氣來表達傳統畫家認為美的東西,不以自然光線下物象最真實、最原本的狀態為描繪目的,因此,對于色彩的使用往往更具象征性和概念性。當代花鳥畫對現代色彩構成進行了吸取和創新,注重對畫面的裝飾性,同時借鑒民間繪畫沒有外來因素約束的自由創作狀態,并且更加關注色彩的對比、調和、節奏和均衡以及色彩本身的表現力,在創作的作品中不拘泥于色彩傳統,創造出與傳統作品不同卻又不失傳統繪畫本質的優秀作品,表現出另一番色彩情趣。
以《春融》(圖1)為例,該作品獲“2016·中國百家金陵畫展”典藏金獎,通過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畫家在創作作品時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構思。首先,在構圖上考慮打破傳統的構圖形式,在畫面中融合了墻面及鐵絲網、欄桿等現代元素,至于左下方的欄桿與右上方的墻面,兩個塊面如此分割構圖,主要是想讓畫面顯出層次感。其次,在色彩運用上,以紅色磚墻為背景,這樣更能襯托出從墻上懸掛而下的水墨紫藤的花團錦簇、郁郁蔥蔥。鐵絲網欄桿采用青綠色,與后面的紅磚墻形成顏色上的對比,使畫面透出一種當代氣息。最后,在作品內容方面,欄桿上的幾只孔雀,在生機勃勃的紫藤花下,或竊竊私語,或悠然自得,其樂融融地展現出一種安逸祥和的生活景象。
三、中國寫意花鳥畫構圖的內在表現形式
(一)文學性
從古至今,文人及花鳥畫家對中國花鳥畫藝術形式進行了一次次深入而認真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并且最終都達到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藝術高峰。后人對一些著名文人花鳥繪畫樣式的探索,積極地推動著中國寫意花鳥畫創新探索和繼承發展。新時代,寫意花鳥畫藝術迎來新的發展,花鳥畫研究探索中的藝術創新與方向選擇也變得越來越多,呈現出了一片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在一幅幅畫作中,不僅包括畫家內心對于現實生活物象最真實自然的主觀感受的描摹,更體現出畫家最獨特與敏感的個人思想感情,所以,要想使畫作更具藝術性,就需要在構圖與設計上下功夫。
關于作品文學性內容特點表達,學習者首先要學會并且充分系統地了解傳統花鳥畫藝術涉及的一些基礎性藝術形式和構圖要素、造型原理,熟練地使用基礎繪畫表現方法和技巧手段,要理解掌握基礎繪畫的素材,從而掌握畫面構圖和位置布局等整體計劃,做好整個畫面布局。
觀者在靜心欣賞一幅畫時,如果能夠感受到其中畫家想要傳達的哲學氣息,也許就符合寫意花鳥畫的一些本質要求。從目前創作的寫意花鳥畫作品的繪畫水平表現來看,許多作品過分追求畫面視覺效果,往往沒有以形態本身所重視的重點為中心,脫離了藝術文學史的花鳥畫傳統狀態的美學精髓。在作品的藝術境界上,又缺乏文學修養精神,內涵深度也不夠,這樣的花鳥畫作品無疑是缺乏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因此,在開展傳統繪畫再創作項目時,既要創新,又要繼承古代經典水墨花鳥畫造化藝術的精華、文學修養的精華,創造出更具文學價值的新時代作品。
(二)科學性
在現代語境下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構圖形式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科學性。近代以來,我國社會各方面都在變化。西方文化的不斷流入使藝術家在實際創作中經常將中西文化和理念融為一體,借助有機融合,賦予中國畫新時代的生命力。
借鑒當代西方現代繪畫作品的一些科學性和嚴謹性,從而直接吸取西方本土優秀繪畫精華和其作品風格,這實際上也比較符合我國社會環境的一些審美教育需求,可有效彌補中國傳統繪畫形式中固有的藝術科學性缺陷。因此,強調這種藝術構圖與形式結合的科學性對后續中國畫的繼承發展會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當代中國畫創作者必須充分認識到構圖科學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在此基礎上,以個人情感發展為出發點,遵循構圖的內在規律,提升作品的價值。
總而言之,在當代語境下,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構圖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能夠讓寫意花鳥畫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畫家在創作寫意花鳥畫的過程中,必須融入時代精神,這樣才能使作品更加富有藝術性和時代性。
參考文獻:
[1]蔡峰.當代語境下中國寫意花鳥畫構圖形式探討[J].隴東學院學報,2021(3):96-101.
[2]郭路芳.寫意花鳥畫中構成元素和文化背景的相互融合與促進[J].美術教育研究,2020(3):16-17.
[3]劉靖宇.淺析寫意花鳥畫的構圖[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4):557-558.
[4]黃育松.論當代寫意花鳥畫創作中的情感追求與表達[J].中國民族博覽,2021(24):173-175.
[5]劉靖宇.淺議寫意花鳥畫構圖的形式法則[D].蘇州:蘇州大學,2008.
[6]張江鑫.探究當代寫意花鳥畫的創作方式[J].中國民族博覽,2020(4):170-171.
作者簡介:
張建明,蘇州美術院專職畫家。研究方向:中國畫、花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