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祥 趙明麗
摘 要:信息技術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信息化教學已是高職院校教育模式向智能化、個性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的重要途徑。高職教師要積極主動順應時代的潮流,提高自身信息化素養。鑒于此,本研究以新時代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培育體系構建為出發點,探討提高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的策略,以促進高職教師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培育體系
為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教育部明確提出“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對教師信息化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當前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素養有待加強,培育體系有待完善,建立新時代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素養培育體系便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信息時代背景下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較低
我國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當前高職院校的課堂上,雖然信息化教學已經十分普遍,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教師遲遲不愿意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教學中的現象。尤其是年長的教師,他們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不愿意接納新的信息化技術和信息化教學模式。同時,部分教師對目前廣泛推廣的信息化教學理念缺乏深刻認知,信息化教學意識淡薄,對新的教學軟件操作不熟練,認為所謂的信息化教學就是簡單的PPT制作等。以上因素都是導致目前高校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較低的重要原因。
(二)信息化教學手段再創造能力有待提高
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并非一蹶而就,信息化建設給高職教師提出了諸多要求,為此,高職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這意味著在今后的授課過程中如果不充分采取信息化手段教學,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然而,從目前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信息化素養水平來看,依舊有部分教師不會使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只停留在PPT制作上,不會借用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質量,信息化教學能力并沒有得到顯著增強。這便導致當前部分高職教師即使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但整體教學水平依然停滯不前。
(三)信息化素養培訓體系尚不完善
當前,有必要針對高職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問題構建專門的培訓體系,這也是解決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欠缺的有效途徑。但現實情況是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培訓通常采用集中面授,將不同年齡層、不同專業背景、不同教學需求的高職教師集中在一起進行培訓,并未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培訓未達到預期效果。同時,高職信息化教學技術能力培訓通常規劃為短期培訓,或是信息化教學能力交流論壇、講座等。此類培訓、論壇或講座可使參與培訓教師學習并掌握信息化教學理論知識,但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較大難度。而短期的信息化能力培訓內容,主要是對信息化教學理論知識的講授。通常情況下,主要是通過講授或演示來進行,與實際的教學情境大相徑庭,脫離了教學實際。
二、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提升方案
(一)政府應加強導向作用,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1.以政策為導向,增強教師教育信息化觀念
政府的政策指導是教師群體教學方式發展的重要指針,政府應發布相關政策,加強高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規劃,讓高職教師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教學經驗豐富、年長的教師來說,他們作為學校的教學骨干,更應當對信息化教學有充分的認識,只有這些教師把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課堂當中,才能為青年教師起到領頭作用。
2.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幫助高職院校建設信息化教學環境
信息化教學環境作為一種有形的空間和場所,對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和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政府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幫助高職院校建立信息化教學平臺,如多媒體教室及設備、網絡課程平臺、移動學習通等,從而滿足信息化教學的硬軟件需求。
另外,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幫助高職院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信息化教學研討活動,如信息化教學沙龍、信息化實踐教學課例研討會等,為教師提供多元化的交流平臺。政府也可以在高職院校中遴選信息化技術應用基地,開設各種以信息化教學能力為主題的項目或課題,為高校教師提供資金支持和技術服務。
(二)高校加強培訓資源統籌,大力開展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
1.組織開展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信息化教學大賽可以作為檢驗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手段和平臺,還可作為分享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載體。教師可通過對其中優秀的信息化教學作品進行觀摩、學習,感受新穎、獨特、創新的教學模式,與具有較高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對高職教師今后開展信息化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和參考價值。高職院校應倡導并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各層次的信息化教學大賽,通過籌劃培訓、項目申報、作品選拔等環節,形成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機制。同時,在信息化教學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亦可發揮其示范作用,積極輔助其他參賽教師的項目作品準備,提供信息化教學技術支持。
2.創新培訓模式,多樣化構建信息化素養培訓體系
第一,針對目前高職教師信息化培訓“一刀切”的現象,可通過分層次培訓予以解決。信息化教學的關鍵是能夠將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到學科教學中。參加培訓的教師由于自身的年齡特點、信息技術水平及專業需求不盡相同,對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的訴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組織培訓時應充分考慮高職教師的年齡特點、信息化能力的層次和學科專業的需求等,進行統籌規劃、安排,采取分層培訓模式,盡可能滿足各個層次高職教師的需求。針對一些已具備較高信息化水平的青年教師,應該加強信息化實踐教學方法論的培訓,將信息技術和課程內容進行有機整合;針對一些信息化技能水平較低的中老年教師,可以加大計算機軟件應用等相關技能的培訓力度。
第二,由于目前高職教師信息化培訓一般為短期,通過短時間內的培訓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信息化教學的相關知識,但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較大難度。因此,高職院校在整合資源促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統籌安排一些教學實踐的培訓,讓教師在掌握理論知識的條件下,能夠與教學實踐充分結合,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針對培訓的內容,應避免單純的信息化技術介紹,而應將講授重點集中在教學實踐及信息化教學技能提升等方面。在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過程中,要針對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具體案例,采用“發現問題源頭—分析問題起因—設計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方針”的方案對教學案例進行具體剖析,激發高職教師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教學能力。
3.探索建立信息化教學評價激勵制度
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評價和指導,要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獎優罰劣,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評估范圍內,形成政策和制度,將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學習、開展及運用列入考核評價中。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對積極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有突出貢獻的予以肯定和表彰。學校亦可組織開展信息化教學觀摩活動及論壇,通過觀摩、交流和經驗分享等形式促進信息化教學改革經驗的推廣。
(三)教師轉變教學理念,緊跟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步伐
1.轉變教學理念,深化對信息化教學的認知
在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中,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日漸凸顯,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提升信息化素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積極主動地參加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借鑒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在閑暇時間自發對培訓中的疑難部分再理解、再吸收,將培訓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及技能充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此外,教師要有發展的思維,要時刻緊跟自身教學領域的前沿知識,從根本上做到將信息技術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及時調整自身教學設計中不合時宜的部分,能夠將多樣的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實踐教學之中,為日常教學增添活力,提高教學水平。
2.激發自我需求,提高信息化教學的學習能力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信息化教學能力不是一成不變的,促進其變化的客觀因素在于信息技術的發展,而主觀因素則是高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發展的需要及自身教學能力提升的需要。高職教師要有持續發展的思想,自身的教學能力、專業技能要與時俱進,而信息化教學是其專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主動了解信息化教學,牢記信息化教學不僅于學生有益,于自身專業的成長也是大有好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高職教師要平衡學習和工作的關系,通過教學沙龍、教學工坊等平臺增加教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吸納和交流。此外,高職教師要積極參與信息化能力提升的相關培訓,通過培訓對優秀的信息化教學案例進行觀摩、交流和學習,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經驗。此外,高職教師要積極參與專業課程建設,主動參加教研活動,消化吸收現有教學模式中的有用經驗,協作求索新的教學技能。
三、總結
我們已經進入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教育信息化是否能夠得到落實、其發展水平如何,關鍵在于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教師能否深入理解信息技術,并靈活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直接影響到教育信息化進程。高職教師隊伍是發展現代高職教育的重要力量,全面提升高職教師的信息素養,強化運用信息技術改善教學的能力,直接關系到新時代人才的培養。在實踐中,培養高職教師的信息素養,除了豐富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還要從根本上改變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曉宏,梁麗.全面解讀教育信息化[J].電化教育研究,2005(1).
[2]李艷群,閻樹勝,張軍.論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師信息素質的要求[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3]周效章.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深化教育改革[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5(5).
[4]付奎亮,徐山,李鸚.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熱點與趨勢: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4).
[5]佘雅斌,覃秀玉,朱育賢.我國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現狀及未來展望[J].高教論壇,2021(12).
[6]馬曉燕,郝春東.信息化2.0時代下教師信息素養能力提升路徑[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23).
[7]楊琳,吳鵬澤.智能時代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深度發展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6).
[8]劉思,張亮.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對策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6).
[9]趙玉紅.基于智慧教學平臺的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科技視界,2021(35).
[10]何衛.信息化條件下高職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6).
[11]劉偲偲.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20.
責編:應 圖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新時代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培育體系構建研究”(編號:21A880019)
作者簡介:張家祥(1979— ),男,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師資隊伍建設;趙明麗(1989— ),女,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軌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