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紅
【摘 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化平安創建和法治建設的大背景下,法治報道中,如何運用新聞策劃來深度詮釋從法制到法治的進程中,政法工作為民護民愛民這一核心理念,如何通過新聞策劃將嚴肅的政法工作中蘊含的溫度和力度展示給廣大讀者,是法治類媒體肩負的使命。本文通過分析《新法制報》的探索和實踐,研究其圍繞政法中心工作進行新聞策劃,構建有力度、有溫度的法治新聞的創新與突破,為法治類新聞宣傳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法治新聞;新聞策劃;溫度;力度
一、新聞策劃的概念及其在報道中的作用
廣義的新聞策劃是指新聞傳媒的形象策劃,它包括傳媒發展戰略策劃、傳媒營銷策劃、內部管理機制策劃、廣告策劃以及媒體的風格和定位策劃等。狹義的新聞策劃是指新聞采訪策劃,是新聞工作中常用的一種方式。通常所指的新聞策劃,是新聞傳播工作者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節點,針對特定的背景、事件或題材,對將要采訪報道的新聞事實所做的事先謀劃或者籌劃[1],具有目標性、創造性和可操作性。一項成功的新聞策劃是集豐富的采編經驗、綜合大量的信息和科學的思維創造、實踐的論證歸納于一體的靈感和成果,直接關系到相關主題傳播的廣度、深度,與提升媒體的公信力有著重大關聯。
(一)新聞策劃體現媒體的風格和價值取向
主題或名稱、相關背景和緣由、目的及意義、具體呈現方案等,是一項完整的新聞策劃應當具備的要素。有的甚至會細化到文體、文風、字數、配圖以及版式設計等。由于事關日常新聞的謀篇布局,又可充分體現媒體的風格和價值取向,新聞媒體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形成自己獨到的策劃風格,新聞策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如今,無論是傳統媒體或新媒體,都趨向于圍繞最近發生或已經發生、將要發生的重大事件,提前謀劃布置采訪和版面設計,然后在預定的時間內一氣呵成,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作為法治類媒體,江西《新法制報》非常重視法治宣傳報道尤其是政法新聞的策劃,每年都接連推出多項策劃。比如,3月份推出平安建設宣傳策劃月活動新聞策劃、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新聞策劃、“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活動新聞策劃,4月份推出世界知識產權日新聞策劃,6月份推出“6·26”國際禁毒新聞策劃,8月份推出全國律師咨詢日新聞策劃,12月份推出的法治宣傳日新聞策劃更是“重頭戲”,一系列策劃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統而言之,新聞策劃是通過分析、構思,經過反復醞釀、調整,對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新聞事件的報道,選擇最佳的方案并加以實施。新聞策劃醞釀的過程,有預期的報道目標和傳播效果,或以廣度或以深度取勝,是對日常新聞和相關信息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創造,因此常常需要以系列報道的方式,盡量呈現報道對象的多面性、完整性。
(二)新聞策劃有效提升媒體品牌和公信力
不同媒體有不同的定位,確定媒體定位就確定了服務對象以及為服務對象做什么[2],從而進一步明晰讀者群體、新聞報道的范圍和報道方式以及媒體自身的風格和立場。新聞策劃,是媒體強化定位、擴大社會影響力、實現定向服務特定群體的有效手段。[3]擁有良好的新聞策劃能力,可以大大提升媒體品牌、強化媒體在公眾中的影響力。
《新法制報》的服務對象是各級政法部門,閱讀群體是包括服務對象在內的與法治相關的各類人群。因此,新聞策劃要貼近法治建設和平安建設主題,圍繞不同時期的政法中心工作開展,架設與社會各界相通的法治橋梁。
2020年春,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進入第三階段,啟動了重點行業整治工作,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為了適時記錄這項重大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政法工作給每一名普通百姓生活帶來的重大變革,2020年5月,《新法制報》從民生民安角度切入,聯合江西省掃黑辦推出《掃黑除惡在行動之重點行業整治》大型系列報道。開篇《摸排涉黑涉惡線索整治行業亂象》瞄準涉農領域的掃黑除惡工作,針對農資市場亂象,“漁霸”“船霸”現象和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監管工作等。該系列策劃報道在全省11個設區市選擇11個角度,切入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領域——省會南昌的打傳成效、九江市破題治理采砂行業亂象、上饒多警聯動創新反詐機制、鷹潭為金融行業“清源”、萍鄉破解違規開采監管盲點、吉安客運公司創新鎮村公交服務、新余守護市民“菜籃子”、撫州全力凈化營商環境、宜春嚴懲勾結黑惡勢力的商戶、贛州重拳整治文旅市場、景德鎮鐵拳直指“行業霸”,每篇報道均以整版形式重磅刊發,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掃黑除惡在行動之重點行業整治》大型系列報道,從2020年5月上旬啟動至2020年9月下旬結束,為江西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點行業整治向縱深推進營造了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更將這項嚴肅的專項斗爭與民生民安緊密聯系在一起,贏得了政法部門的好評,也贏得了廣大百姓的認可。
二、新聞策劃在政法新聞報道中的實踐
法律及法規政策的出臺,是硬性的;執法工作的細節,是嚴謹的。政法工作是法治新聞重要組成部分,政法新聞如何運用新聞策劃,實現溫度和力度兼具,從而提升法治類媒體在普通群眾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對此,《新法制報》注重在日常采訪中想策劃,在關聯新聞中找策劃,在重要會議中謀策劃,賦予政法新聞更多的溫度和力度。
(一)在日常采訪中想策劃
在日常采訪中,政法系統服務民生、深化平安創建是經常會接觸到的主題,如何圍繞這些中心工作講好政法故事,是《新法制報》作為江西省政法和平安創建工作宣傳主陣地一直在堅持并不斷探索的,并為此推出一個又一個帶著溫度的系列策劃報道,全面彰顯政法為民服務的內涵。
2019年5月,《新法制報》瞄準政法機關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這一重要中心工作,策劃推出《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江西政法機關在行動》主題系列報道,分政法委、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5個篇章,采寫了以小故事切入的法治新聞,在封面以整版形式陸續刊發。這些接地氣的政法新聞策劃報道,既擴大了政法工作的宣傳面,又豐富了政法工作的宣傳層次,廣受讀者好評。
(二)在關聯新聞中找策劃
2021年春節前夕,《新法制報》圍繞回家過年的主題,針對重點人群做新聞策劃。于2月推出以“走出泥潭深淵 回歸幸福之路”為主題的邪教受害者經歷講述系列報道,共刊發7篇文章,深刻揭露了邪教害人的本質,中國反邪教網予以全部轉發,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2021年2月下旬,江西省2020年全年公眾安全感測評數據出爐。這是一項各級政法部門都十分關注的指數,因為有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才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為此,《新法制報》及時策劃推出了全省2020年度安全感測評排名前十的縣區的黨委、政法委書記訪談,《江西政法》《新法制報》微信公眾號同步推送。
2021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圍繞政法中心工作,找到關聯點,推出《強黨建引擎創紅色治理——全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主題系列報道,從“黨建+”的角度,選取紅色物業、紅色驛站等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典型,展示全省平安創建相關成果。
(三)在重要會議中謀策劃
每一次重要的政法工作會議,宗旨都是更好地服務民安和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作為專業的法治新聞媒體,《新法制報》堅持在重要的政法會議中找策劃,深度解讀看起來嚴肅的政法工作,賦予溫度和力度。
2020年年初,江西省政法工作會議召開之際,《新法制報》針對“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這一當時的政法中心工作,在會議中謀策劃,提前做準備工作,采訪全省各個設區市的市委政法委書記,用11個整版集中刊發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江西11個設區市黨委政法委書記訪談》系列文章,展現了江西省政法委機關緊跟時代、繼續深化具有江西特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之路的決心和做法,為平安江西和法治江西建設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在用新聞策劃解讀政法工作會議方面,《新法制報》做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2020年鄱陽湖聯誼聯防工作會議后,策劃推出《新形勢下鄱陽湖區社會治理》系列報道;2021年湖區聯誼聯防年會后,根據湖區退捕禁捕等治理工作重點,策劃推出《一盤棋推進長江鄱陽湖治理》系列報道;2021年全省護路工作會議結束后,策劃推出《平安鐵路——全省護路聯防建設》系統報道……這些系列報道深度解讀政法為民的中心要旨,賦予政法新聞溫度和力度,營造了全民參與社會治理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新聞策劃在政法新聞報道中的突破
(一)梳理提煉能引發焦點關注的策劃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5],由此實現了從“法制”到“法治”的巨大轉變,是治國理念的巨大進步。在日常的新聞宣傳報道中,法治成為政法工作的熱詞,如何從眾多的政法新聞中尋找能引發焦點關注的新聞策劃主題,是對新聞采編人員綜合素質的考驗。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新聞服務的“三貼近”原則,遵循了新聞的科學規律。政法新聞策劃必須在日常新聞中,找尋符合“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從而達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這一原則。采編人員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具備新聞的敏感性,善于剝繭抽絲從一則尋常的新聞中找到策劃的立足點。
平安創建,需要全民參與。在全社會廣泛動員和組建平安志愿者隊伍,近年來已經作為一項考核工作全面鋪開。2020年下半年,《新法制報》在獲知部分地區和行業領域此項工作還未啟動后,策劃推出《全省平安志愿者隊伍建設大型系列報道》,截至2021年6月底,先后刊發50期共100篇關于平安志愿者的文章,為該項工作的廣泛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聯動傳播提升新聞策劃的關注度
政務新媒體是指各級行政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臺上開設的政務賬號或應用,還有其自行開發建設的移動客戶端等。近年來,部分具有較好服務意識的政務新媒體,已成長為擁有數百萬粉絲的大V。這種情況,改變了傳統媒體一枝獨秀的輿論環境,因此,新聞策劃更要提質提效才能保持良好的關注度。為了讓好的策劃、好的選題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應,《新法制報》長期與“江西政法”新媒體系列同題策劃、同題刊發推送,達到了“1+1>2”的效應。
四、結語
在政法新聞的策劃和報道中,要注重突出政法為民的中心,賦予政法新聞溫度;注重突出政法部門縱深推進平安建設和法治建設的決心,賦予政法新聞力度;注重在政務新媒體異軍突起的新媒體時代,與其同頻共振同策劃,實現融合傳播,使之成為和諧社會創建的記錄者,成為法治社會進程的見證者。潮
參考文獻
[1] 武怡彤.淺談如何做好新聞策劃 ?提升媒體競爭力[N] .鄂爾多斯日報,2021-04-29(07).
[2] 蔡雯,徐向東,方潔.新聞編輯學[M].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3] 魏燁.淺談新聞策劃選題的價值取向[J].中國傳媒科技,2013(6):223-224.
[4] 人民日報評論員.更好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N].人民日報,2019-01-17(01).
[5]張芳曼.圖解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N].人民日報,2014-10-24(02).
(編輯:覃世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