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貫徹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以實際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2年6月5日上午,由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廣東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婦女聯合會、中國環境報社聯合主辦的“共建清潔美麗世界”2022年六五環境日廣東省主場活動在中山市舉行。
廣東省政府領導出席活動并致辭,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劉毅、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凌鋒,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中山市市長肖展欣,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祖清、省團校(廣東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譚杰、省婦女聯合會一級巡視員孫小華等領導出席活動。
努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
省領導致辭指出,近年來,廣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全省改革發展全過程各領域,加強系統謀劃,狠抓督查落實,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希望各界人士,一如既往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事業,進一步發揮典型示范和價值引領作用,加快匯聚和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巨大能量;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和環保工作者以此為新起點,凝聚生態文明共識,形成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大格局;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加快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以生態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讓生態福利惠及更多群眾,努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典型案例、優秀事例,展現榜樣力量
為大力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好地發揮典型示范和價值引領作用,活動向“廣東省減污降碳突出貢獻企業”等多個典型案例和優秀事例獲獎者頒發牌匾證書。15家企業被命名為2021年“廣東省減污降碳突出貢獻企業”、26家教育基地被命名為2021年“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25名媒體記者被命名為廣東省2022年度“最美生態文明傳播者”、10位志愿者被命名為2022年“廣東省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10家單位被命名為2022年“廣東省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先進單位”、“綠色有約——環保公益我參與”活動等10個案例被命名為2022年“廣東省十佳公眾參與案例”。
精彩表演傳遞生態文明理念
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溪水……活動播放的《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廣東實踐》宣傳片,展現出廣東全省各地的優美生態環境,一幅幅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畫卷在南粵大地鋪展,讓人對保護環境的責任感不禁油然而生。
“山更青,水更綠,讓中國更美麗!”朗朗上口的歌詞、悠揚動聽的旋律,六五環境日主題歌曲《讓中國更美麗》在活動上也精彩演響。
活動上另一個節目亮點是小朋友們表演的《森靈》選段。作為中山首部生態環保兒童舞臺劇,《森靈》將“生態環保”與“文化藝術”融合,通過童真視角傳遞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質樸自然、真摯感人。
著名運動員蘇炳添倡議踐行綠色環保
“希望大家與我一起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自覺做生態文明建設倡導者、行動者、示范者,共同建設清潔美麗世界。”在得知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即將舉行后,廣東籍著名運動員、中國短跑飛人蘇炳添立即在緊張繁忙的備戰訓練中抽時間錄制視頻,向全省公眾發出生態環境保護倡議——他呼吁社會公眾積極踐行綠色簡約生產生活方式,做環境保護的關注者、環境問題的監督者、生態文明的推動者,共同守護廣東的綠水青山。
全省環境監測設施集中向公眾開放
活動上還為全省監測系統宣講團代表進行了授旗,標志著“我為群眾講監測”活動正式啟動。
6月5日當天,全省環境監測設施集中向公眾開放日活動也在省、市22個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同步舉行。在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幾家單位聯合舉辦的開放日活動中,公眾近距離觀察了高科技監測儀器,參觀了廣東省土壤樣品庫;聆聽了環境監測知識科普介紹,動手了開展科學小實驗和游戲;“零距離”探尋了生態環境監測的奧秘,度過了一個有趣又有意義的環境節日。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品牌活動,“我為群眾講監測”可以激發公眾更多關心、參與、支持環保的熱情,為構建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作出貢獻。
地標建筑點亮宣傳標語
6月5日晚,華燈初上時,廣州塔啟動標語亮燈宣傳活動,滾動播放“六五環境日 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廣東”等宣傳標語,在夜色中格外閃亮奪目,吸引路人紛紛圍觀拍照。同時江門、中山、梅州潮州、東莞等地的地標性建筑也在當晚刊播除了環保宣傳標語和視頻,展現各地環保工作成效,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六五環境日期間,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還組織開展了多種活動,線上線下相互配合,觀賞體驗互相輔助,趣味盎然,精彩不斷。
“生態文明號”呼嘯而來
5月30日,載著六五環境日的生態意蘊,廣州地鐵5號線以“咫尺青綠”為主題的“生態文明號”專列正式發車、呼嘯而來,既展示出廣東的青綠風景、大好河山,又展現出廣東生態環保系統在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付出的艱苦努力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在為期四周的活動時間內,地鐵專列宣傳內容將達到上千萬人次的展現量。
6月1日,廣州“生態文明號”公交專列也正式上線,25條公交專列線路途徑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白云、黃埔、番禺等廣州城區,在為期二個月的時間里將會把生態環保理念、綠色低碳氣息播撒到大街小巷、傳遞到千家萬戶。
豐富有趣的線上活動
6月1日至15日,“廣東生態環境”公眾號、抖音號、視頻號聯合開展的“人人都是環保咖”微視頻接力活動在全省火熱進行,通過有趣的短視頻,宣揚生態文明理念、展示個人綠色生活。作為廣東生態環境六五環境日的“保留節目”,這項活動已連續3年向公眾推出。
6月1日至30日,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官方微博@南粵綠聲邀請網民帶話題#環保隨手拍##我為環保做的第N件事#分享與環保的故事,贏取綠色環保創意禮品,帶動更多人在工作生活中做減污降碳、綠色環保的踐行者,齊心協力“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6月2日,“廣東生態環境”公眾號聯動粵省事推出“環保達人養成計劃”H5互動小游戲,公眾參與答題學習環保科普知識,合格者還能獲取“低碳環保模范生”電子結業證書,“環保課堂”吸引眾多環保達人上網挑戰答題。
發布《2021廣東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六五環境日前夕,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1廣東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全省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94.3%,六項主要污染物指標連續七年全面達標,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國前列。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149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89.9%,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0.2%,均創國家實施考核以來最好水平,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超額完成省政府確定的“新增1000個以上自然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實事任務,全省納入民生實事辦理儲備庫的自然村中1369個已完成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