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梅
摘要:目的 探討對獻血者ABO、Rh血型采用全自動微板法完成檢測后獲得臨床效果。方法 利用全自動微板法對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無償獻血者153000例的ABO、Rh血型實施檢測;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對于本次研究中153000例無償獻血者,針對酶免標本依據常規實施ABO血型正、反定型以及Rh(D) 血型檢測。ABO血型正、反定型,第一次判讀正反符合率99.89 %,不符合168例,其中,疑難血型150例,脂血、溶血不便觀察18例,疑難血型送輸血研究室進行鑒定,為亞型或抗體減弱或血漿含有不規則抗體;共篩出603例Rh(D) 陰性,比例為0.39 %,將Rh(D) 篩查陰性標本送輸血研究室進行鑒定,均為陰性結果。32例獻血者外采初篩ABO血型錯誤,對具體原因進行分析,血型試劑效價降低導致錯誤5例,初篩紙片法凝集弱導致12例,工作人員判讀錯誤15例。結論 全自動微板法檢測獻血者ABO、Rh血型,利用全自動設備加樣,可做到加樣準確,加樣速度快,降低工作強度,達到操作標準化以及自動化,避免因為手工加樣而呈現出人為差錯以及誤差等現象,對血型鑒定準確性做出保證,充分顯示應用價值。
關鍵詞:獻血;ABO;Rh血型;全自動微板法
依據《血站質量管理規范》以及《血站實驗室質量管理規范》,血站要同時進行檢測獻血者ABO、Rh血型 [1]。以往血站對獻血者血型檢測,以試管法以及玻片法較為常見,但是因為批量檢測工作量大,重復性手工機械操作,較易出現血型差錯現象 [2]。在此種情形下,有效應用全自動微板法,獲得效果較好,可有效降低工作強度,防止人為因素出現血型檢測錯誤現象,對血型鑒定準確性做出充分保障 [3]。血型檢測操作有效實施,可充分實現標準化、自動化,提高臨床輸血安全性 [4]。全自動微板法檢測ABO、Rh血型,可改變傳統手工操作以及肉眼對結果判讀檢測方法,呈現出準確、快速以及自動化程度高等系列優勢,適用于批量操作,可以數據形式保存檢測結果,通過網絡實施信息傳輸,保證結果完整性以及可靠性,防止因為人為因素造成血型錯判,較大程度降低實驗者工作強度 [5~6]。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無償獻血者153000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對獻血者ABO、Rh血型采用全自動微板法檢測的效果,以達到準確測定血型的目標,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無償獻血者153000例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1) 一般資料完整;(2) 均接受全自動微板法檢測;(3) 表現出較高檢測依從性。年齡18~55歲。
1.2 材料與方法
1.2.1 儀器與試劑
全自動血型分析儀(北京漢泰旭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帶條形碼的一次性U型板、平底板;抗-A、抗-B單克隆抗血清,Rh(D) 血型定型試劑(北京金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ABO血型定型紅細胞試劑(江蘇力博醫藥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血型質控品(長春博得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1.2.2 方法
標本采集后,置于2~8℃下保存,8 h內實施離心操作。對離心后并且滿足要求的酶免標本進行酶免項目加樣,在酶免項目加樣完成后,插入漢泰全自動血型分析儀標本架,確保條形碼面向掃描方向,儀器自動對樣本條形碼掃描,達到對信息的準確采集。按照操作規程啟動全自動血型分析儀,選擇對應加樣程序。將準備好的微板、ABO正反定型以及Rh血型試劑放置于程序指定位置并檢查,確保試劑放置正確,微板穩固,能有效進行微板離心、懸浮以及靜置等操作。
1.3 觀察指標
針對所有獻血者ABO、Rh血型利用全自動微板法實施檢測,就獲得結果進行分析。
2結果
對于本次研究中153000例無償獻血者,針對酶免標本依據常規實施ABO血型正、反定型以及Rh(D) 血型檢測。對于ABO血型正、反定型,第一次判讀正反符合率99.89 %,不符合168例,其中,疑難血型150例,脂血、溶血不便觀察18例,疑難血型送輸血研究室進行鑒定,為亞型或抗體減弱或血漿含有不規則抗體;共篩出603例Rh(D) 陰性,比例為0.39 %;將Rh(D) 篩查陰性標本送輸血研究室進行鑒定,均為陰性結果;32例獻血者外采初篩ABO血型錯誤,對具體原因進行分析,血型試劑效價降低導致錯誤5例;初篩紙片法凝集弱導致12例,工作人員判讀錯誤15例。
3討論
臨床輸血工作中,ABO血型系統以及Rh血型系統屬于極為重要兩項血型系統,正確鑒定獻血者血型可以充分保證輸血安全性 [7]。隨著對醫療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ABO血型系統以及Rh血型定型檢測技術也獲得了不斷的發展,諸多新型檢測方法在血站系統獲得廣泛應用,尤其以微板檢測方法表現出較高應用率 [8]。針對ABO、Rh血型實施微板法檢測,可顯著提高血型正確率 [9]。
針對外采初篩ABO血型定型在實施檢測期間,傳統以紙片法、玻片法以及試管法應用較為常見,呈現出設備簡單、操作便捷以及影響因素多等缺點,并且表現出較低靈敏度,從而較易表現出血型初篩錯誤現象。對此應用新型檢測方法以保證血型結果正確無誤,具有顯著意義 [10]。
針對獻血者ABO、Rh血型實施全自動微板法檢測方法有效應用,可獲得顯著效果。全自動微板檢測法有效應用,表現出諸多優勢,主要選擇全自動設備加樣,呈現出加樣速度快以及加樣量準確特點,可大大降低工作強度,充分避免手工加樣時人工差錯以及誤差。此外ABO血型檢測,呈現出操作標準化以及自動化特點 [11]。試劑用量以及血液樣本用量較少,有效節約試劑成本;通過離心、孵育以及靜置,顯著提高檢測結果準確性。通過酶標儀自動判讀結果,可打印以及備份血型檢測原始記錄,充分實現文件化管理,充分保證血型檢測結果的可追溯性。
對于本次研究中153000例無償獻血者,針對酶免標本依據常規實施ABO血型正、反定型以及Rh(D) 血型檢測。對于ABO血型正、反定型,第一次判讀正反符合率99.89 %,不符合168例,其中,疑難血型150例,脂血、溶血不便觀察18例,疑難血型送輸血研究室進行鑒定,為亞型或抗體減弱或血漿含有不規則抗體;共篩出603例Rh(D) 陰性,比例為0.39 %,將Rh(D) 篩查陰性標本送輸血研究室進行鑒定,均為陰性結果。32例獻血者外采初篩ABO血型錯誤,對具體原因進行分析,血型試劑效價降低導致錯誤5例;初篩紙片法凝集弱導致12例,工作人員判讀錯誤15例。從而表明血型微板檢測技術有效應用,顯著降低工作強度,防止受人為因素影響產生錯判,充分實現標準化以及自動化,充分保證血型定型結果的可靠性以及準確性,針對ABO、Rh血型可以進行準確檢測,并對鑒定準確性做出保證,充分表明全自動微板法檢測方式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全自動微板法檢測獻血者ABO、Rh血型,利用全自動設備加樣,可做到加樣準確,加樣速度快,降低工作強度,達到操作標準化以及自動化,避免因為手工加樣而呈現出人為差錯以及誤差等現象,對血型鑒定準確性做出保證,充分顯示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安欣良.血站(庫)實用手冊[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3,52-53.
[2]李勇.人類紅細胞血型實用理論與實驗技術[M].北京:中 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3]周國平,周結,向東,等.全自動血型分析儀應用于獻血者 血型篩查[J].中國輸血雜志,2021,24(5):395-398.
[4]馬紅麗,贠中橋,楊波.ABO 疑難血型3步分析法實踐應用[J].臨床血液學雜志2021,24(2):75-76.
[5]汪芳.疑難血型的臨床分析和處理方法[J].國際檢驗學雜志,2019,34(24):3254-3256.
[6]金敏,劉世榮,喬家俊,等.中國輸血技術操作規程[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61-62.
[7]陳玉碧.梯形微板法與手工試管法檢測ABO血型比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6(6):415-417.
[8]宋建,彭濤,李翠瑩,等.全自動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統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21,24(1):60-61.
[9]李琳琳,李美霖,車進,等.全自動血型分析儀與微板法應用于獻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的比較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3(5):593-594.
[10] 李毅華,嚴鳳好.全自動血型分析儀與微板法應用于獻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的比較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6):247-248.
[11]宋建,彭濤,李翠瑩,等.全自動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統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21,24(1):60-61.
[12]李琳琳,李美霖,車進,等.全自動血型分析儀與微板法應用于獻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的比較分析[J].檢 驗醫學與臨床,2016,13(5):593-594.
[13]葛紅衛,王鴻捷,韓衛,等.ABO血型自動化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輸血雜志,2018,11(2):632.
[14] 夏衛,郭永芳,姚錦炎,等.ABO血型全自動微板檢測法可靠性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00,13(3):16.
[15] Chung A(孫愛濃譯) .微板系統檢測ABO和Rh0(D)血型[J].國外醫學輸血分及血液學分冊,1994,1(2):112.
[16]李莉.ABO正反定型不符264例原因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1):91-92.
[17]胡繼征,陸典瑞,李啟輝. 全自動微板法在獻血者ABO血型鑒定中的應用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2):98-99.
[18] 隋麗麗,郭金金,李美霖,車進,李天君. 全自動血型分析儀與微板法在ABO血型篩查中的比較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21): 2964-2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