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海 范玉華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在作文“豐富”這一發展等級中有四點要求: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其中的“材料豐富”是指文中使用的材料種類多、數量大,內容豐贍,血肉豐滿。要做到“材料豐富”,考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事例充足
議論文(包括議論性散文)往往采用鋪排的方式擺出大量事例,既顯得材料豐富,又很有氣勢。但是為了達到“豐富”就堆砌材料,容易導致行文拖沓。對此,考生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1)采用不同的分類標準選擇論據。時間上,或從古到今,或由今到古;地域上,或從中到外,或從外到中;偉人領袖如何說,科學家如何論,平凡人怎么看;正面論據有哪些,反面論據是什么……這樣一組合,論據分別從不同角度證明觀點,材料就會非常豐富且有序。(2)采用點面結合的方式列舉材料。材料要豐富,涵蓋面要廣,“點面結合”是常用的方式:“點”上詳細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
2.引用豐富
恰當引用名言警句,能增強作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所謂恰當,主要指所引名言的基本思想與論點是相通的,引用后能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說理類作文中,材料的豐富性還體現在對論據意蘊的深刻揭示上,它往往使作文有見地而不落俗套。
文題呈現
(2022年高考語文上海卷作文題)小時候人們喜歡發問,長大后往往看重結論。對此,有人感到擔憂,有人覺得正常,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這道作文題所供材料是一則思辨性材料。分析材料,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小時候人們喜歡發問,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探究、尋找、得到與得出結論的意愿、心理、渴望和能力;長大后往往看重結論,也不代表成年人就喪失了好奇心、探究精神。據此,考生既可以寫如何在成長過程中繼續保有孩童時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可以分析理性探究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的實際效用。同時,考生還可以就“喜歡發問”與“看重結論”之間的辯證關系展開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