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民
一、重視預習:創造問題發現機會
預習在各科學習中都予以強調,被看作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一環。但預習行為通常發生在課堂之外,實際教學中很少得到重視。課前是否預習、預習情況如何,實際教學中對此很少考量,因此,也就錯失教學實踐中對“問題意識”培養的絕佳時機。小學階段數學“問題意識”培養要從“問題發現”著手,“問題發現”最佳途徑恰是課前預習環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預習環節納入課堂教學之中,為“問題意識”培養創造機會。同學們針對上面兩個問題,展開激烈討論,之后結合教材主動探尋,沉浸在“問題發現”濃濃學習狀態之中。
二、善用情境:營造問題質疑氛圍“問題意識”培養與學習主觀能動性息息相關。教學實踐中,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勇于質疑是培養“問題意識”、提升學科思維能力的重要舉措。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課程,數學教材中廣泛分布的概念、原理、法則等教學知識,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小學階段是數學學科思維培養黃金期,但小學階段恰是學生思維發育期,表現為形象思維力強,抽象思維力弱。這時,應巧設“教學情境”,構建多元課堂,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課堂參與性和專注度,便于學生“問題質疑”能力培養。同學們通過親身實踐,課堂表達出強烈的探究興趣,體現出情境教學對“問題意識”培養的課堂魅力。
三、構建體系:夯實問題解決基礎小學數學教材在編排上體現出嚴謹科學的一面。如按照學段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按照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個維度架設教學目標,體現完整教學體系。學生“問題意識”培養需建立在完備知識體系和學科認知水平基礎之上。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對知識結構的整理歸納,重視對相關知識的橫縱串聯,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系統化構建,以從小筑牢“問題意識”知識能力基礎。
總之,“問題意識”培養是從小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強化學習動機、促發課堂興趣的基礎。“問題意識”不僅是數學綜合素養基礎,更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強大動力。根植教材、制造機會、巧用情境、構建知識體系等教法策略,不失為當前形勢下“問題意識”培養的可行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