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作展示一
時代奔涌向前,青年奮發向上
鄧博文
塞繆爾曾說:“青春,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生命的深泉涌流。”青春是人生最美的年華,它可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與擔當,可以是“海濤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壯志與豪情。然而近來“躺平”一詞在年輕人中間迅速走紅,讓我們不禁思考“躺平”的意義。
在我看來,“躺平”并不是大家認為的不思進取,也并不意味著頹廢、妥協和放棄,而是說要降低欲望,忽視外在的評價,做回自己。歷史上,宋榮子“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都是回歸到了最基本的自我生活,而不是不思進取。
誠然,“躺平”可讓我們在紛雜中尋得一隅清靜,但正如呂祖謙所言:“自安于弱,而終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終于愚矣。”在新時代的召喚下,奮斗進取才是青年應有的姿態,才能真正踐行“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的擔當。在充滿激情、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里,我們可以像“愿以一生獻大慶”的王德民那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可以像“甘做核電拓荒牛”的彭士祿那樣為祖國奉獻一生,可以像“為國鑄盾一甲子載”的于敏那樣用一聲巨響驚詫世界。立身于德,立功于實,我們才能在滄海橫流中綻放青春激情。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新青年,是共奮進的青年。馬克思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在祖國踏上“兩個一百年”奮斗征程之際,在決勝建成小康社會、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之際,我們青年應當勤奮學習,以青春之筆書寫奮斗篇章;應當敢于擔當,在自強不息的路上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這才是新時代新青年應有的姿態。
“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國家!”聆聽百年前守常先生之言,我們新時代青年應當學習前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擔當,踐行前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氣概,在合理休憩過后整裝再出發,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奮進時代燃燒青春,匯聚成光!
時代召喚在前,青年使命緊隨其后,唯有奮發向上,我們才能在磨礪與挑戰中彰顯青春本色。
佳作展示二
不負青年志,青春慎躺平
張小帆
青春莫閑過,白日不再來。我輩青年應奮力拼搏,燃燒青春,縱如苔花般渺小,也應綻放出牡丹的絢爛。
當然,受夠“996”離開城市,并非躺平,回鄉創業,難道就不能大展拳腳?逃離了“假模假式”的人際關系,也并非躺平,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業,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對自我的堅守?從一線城市到四線城市,也非躺平,只要完成自我超越,誰又能說這不能實現自我價值?諸葛亮未出茅廬時躬耕南陽,在草堂內終日足睡,在劉備來訪時,與他隆中一對盡顯胸中韜略;姜子牙江上垂釣,愿者上鉤,在文王問策后,助周代商,一統天下。尼采曾說:“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奮斗無關地點,不論處境,只要理想的火在胸中燃燒,我們就永不會躺平。
時光不負有志者,青年志當破長空。君不見,漢終軍,弱冠請長纓;君不見,宗元干,少年破巨浪。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古來少年皆英雄,我輩何須讓古人!青年應有“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求學之志,有“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生民立命之志,有“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的報國之志,哪有“躺平”頹唐之理?張桂梅創辦的華坪女子高中的校訓如是寫道:“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平庸的懦夫。”這樣的雄心壯志激勵著一個個小女孩努力拼搏,走出大山,改變命運。江山不負青年志,且把利劍破長空。
榮光屬于實干家,青年奮斗接力行。揆諸穹宇之下,看中國科學家的“不躺平”:有北斗耀空指明路,有蛟龍入水逐海波,有東風疾來做戰鼓,有神舟徐行夢日邊……“如果每個人都活成一束光,中國就必將是一輪閃耀的太陽。”黃文秀不躺平,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付出了青春與熱血;曹原不躺平,在石墨烯的科研道路上奮力前行;陳祥榕不躺平,“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將青春熱血灑在邊陲……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人生因奮斗而出彩。
身為新青年,我們怎能在壓力面前完全躺平?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我們應當不負時代,讓自己如火的青春照亮前進的方向!
佳作展示三
拒絕躺平,讓奮斗成為人生底色
田秉鑫
近來,“躺平”一詞引起社會熱議。過度躺平,面對人生的挑戰匍匐在地,誠不可也。當然,適度放松可以為自己提供更強勁的前行動力,但無論如何,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我們都必須拒絕躺平,讓奮斗成為人生底色!
拒絕躺平,我們需要明確奮斗的目標,樹理想、立大志。正如北斗女神徐穎,自小便堅定自己投身衛星研究事業的目標,奮斗不止,拒絕躺平,最終與星辰比肩;也似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古爾納,立志擺脫殖民國家戰火紛飛的泥潭,最終站在耀眼的世界文學舞臺。反觀當下,有的年輕人沒有奮斗目標,大學畢業就在家躺平,甘當“隱形人”,又何談人生價值的實現?沒有奮斗目標的躺平人生不可取,奮斗應為青年的人生底色!
拒絕躺平,我們需要有堅定的意志,在困厄中堅守,在逆境中奮斗。范仲淹年少時家境貧寒,衣食難足,但他拒絕躺平,劃粥割齏,堅守奮斗,一心求學,終成一代名相;露易絲·格麗克忍受著家庭的不幸、旁人的責難、物質的匱乏,拒絕躺平,讓苦難為靈魂鑲上金邊,終成世界文學大家。如今有些年輕人選擇逃避困難,安然躺平,這正是意志軟弱的體現,我們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意志,努力奮斗,拒絕躺平!
拒絕躺平,我們需要認清自己,學會守護人生凈土,讓拼搏奮斗的動力更加充足。正如當下一些年輕人甘愿從一線城市回到四線城市,逃離令人頭暈目眩的燈紅酒綠,及時轉換方向,在人生路上求索,奮斗不止。放松不是放縱,而是要為往后的奮斗蓄力!
蘇格拉底說過:“每個人都是一個太陽,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它發光。”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在求學的道路上應拒絕躺平,為實現人生目標不斷努力,將個人志向與國家需要緊密結合,以自己的奮斗照亮祖國的未來!
“風雨鵬程九萬里,雪窗螢火十二載。”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拒絕躺平,讓奮斗成為人生底色!
【本版作文作者為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學學生,指導老師:張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