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輝
摘 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學校教育工作也面臨更高的挑戰。所以,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學校與教師要積極地響應新高考改革的號召,充分重視對學生思想理念與道德情操的培養,充分重視學生能力的提升,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建設,充分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不斷地提升管理水平,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在此,以宿遷市文昌高級中學學校管理為例,對新高考背景下的學校管理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高考;道德情操;立德樹人;學校管理
高中是學生思想理念成型的重要階段,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與人格的塑造有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在傳統的學校教育與管理中,很多學校更關注學生的成績,卻忽視了對學生思維模式以及道德理念的培養,所以會產生很多高分低能的學生。此外,學校缺乏對師資隊伍的建設,造成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如此一來就會影響教學質量。所以,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學校要實現對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管理改革,進而更好地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一、優化設計教學課程,優化課程結構
在走班制模式下,學生能對課程進行自主選擇,在此基礎上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課程內容與教學形式。所以,為了有效地防范學生盲目選課的狀況,我校組織成立課程規劃領導小組。在實施選課制度以前我校加強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考試成績、心理素質、日常學習表現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科學地設計教學課程,在此基礎上確保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可以充分順應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1]。在實踐中,我校先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了解教學目標,采用有效的措施不斷優化教學管理體系,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發展需求制訂科學的教學課程,優化課程設計。首先,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對數學、語文、英語課程的安排,結合大小與長短課程的有機融合模式,優化、設計其他選學學科,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防范由于科目太多導致學生面臨巨大的身心壓力,而且還能使學生在選課時更具有針對性與明確性,防止盲目性。我校對其他課程,如美術、體育等,在確保原課程數量的前提下給予科學調整。除此之外,我校還充分尊重與重視學生的課程選擇權。在學生進行自主選擇時,教師不會盲目干涉,還會引導并鼓勵學生對個人喜愛的學科進行選擇,制訂科學的學習規劃。在學生將某學科后,學校會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設計選修課程以及必修課程,加強對學生考試的指導與引導。此外,教師會結合關鍵時間段對課程進行規劃設計。比如,在每年的高考,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與記憶相關知識,我校教師都會優化課程設計,避開低谷期以及高峰期,科學地確定選考科目的教學時長。
二、加強教學資源的整合,發揮資源價值
為了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全面提升學校管理的整體水平,我校實現了對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首先合理設置課程,充分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會根據實際狀況科學、合理地設計課程,實現對必修課程的優化與完善,指導學生學習更多的基礎知識。針對選修課程選擇采用分層遞進式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才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才可以建立更科學、自主的教學課程。其次制訂科學、嚴謹的選課走班制度,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因材施教。在傳統的教學中,高中院校會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學生劃分成普通班級以及重點班兩種類型[2]。然而,這樣會拉大學生間的差異,所以會遭到學生及其家長的反對,而且也會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我校會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需求積極地組織開展分層教學,貫徹落實分層走班制度,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接受知識,幫助學生取得更高的學習成績。在組織學生選課班組時,學校會結合學生的考試成績,把高一、高二的必修課程進行分層化處理,然后再實現多方的有機互動,如學生及其家長、教師等,實現對學生層次的劃分,組織開展分層化教學以及分班化教學活動等。在學生完成選課班組的活動以后,教師會加強對學生的科學管理,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進而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突破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不僅如此,學校會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建立豐富多彩的興趣學習小組,如創意小組、互助小組等,基于此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層管理的有效性。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專業素養
為了全面提升高中學校管理水平,學校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教師提供更多參與學習培訓的機會,使教師的師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現實生活中,師生之間的接觸十分密切,教師的言談舉止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如果教師有良好的品行以及較強的專業能力,也會有效地推動學生的素質發展與能力提升。在此情況下,我校會積極地組織開展教師培訓班,組織教師參與到學習與訓練活動中,更好地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另外,可以使其道德修養得到不斷完善、得到全面發展,基于此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更好地影響學生、教育學生,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例如,我校會積極與其他學校進行聯絡,組織開展教師交流學習活動,使不同學校的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對教學經驗與心得體會進行研究,幫助教師掌握更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不斷地提高其教育水平。不僅如此,學校也會組織教師定期參與思想教育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教學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且,學校也會在每年定期舉辦優秀教師的評選活動,發揮良好的激勵作用,使教師可以更積極地投入本職工作,可以更認真地關心學生、鼓勵學生,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更加盡職盡責、高效地教育工作,提升學生管理水平,并推動學生快樂、健康發展。
四、加強學生德育,提升道德水平
在高中學校管理中,學校要充分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使學生具有更高尚的道德情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學校管理工作也面臨更高要求與挑戰,所以學校不但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知識與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充分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我校會結合實際狀況組織開展一系列道德實踐活動,每年都評選出優秀的學生道德榜樣,而且為其提供一定的獎勵,基于此可以發揮良好的激勵作用。在實踐中,我校會組織學生前往福利院慰問孤兒,真正地關心他人、愛護他人。除此之外,學校會積極主辦道德品質講座,使學生可以受到極大的影響,獲得感悟以及體會,更好地完成對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不僅如此,學校會制定科學、健全的優秀品格獎勵制度,及時地表彰做好人好事的學生,引導并鼓勵其他學生向這些優秀學生學習,而且發放一定的物質獎勵以及精神獎勵,基于此,使學生可以更嚴格地約束自我,不斷地提高個人的道德水平。
五、采用多元化評價體系,科學評價教師
新高考改革模式下,高中教學開始采用走班制的授課模式,開始創建很多以學習任務及學習內容為核心的教學班。在此狀況下,學校在評價教師工作時會面臨一定的難度。在走班制的模式下,不同班級的學生會面臨不同的學習目標,需要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所以,學校無法采用相同的標準對教師進行評價,特別是針對主要采用分層教學模式的學校而言,不同班級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能力,因為學生的發展不平衡,所以會導致其獲得不同的學習效果。在此狀況下,就不能采用統一的標準與范圍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所以,就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教師做出評價[3]。比如,我校會結合學生的進步情況對教師進行評價,在教師完成階段性的教學任務以后,學校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與知識儲備變化情況進行考查,與之前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在此基礎上評價教師教學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而更客觀、公平、公正地評價教師做出的努力,評價其工作的成效。
總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院校要積極地加強改革,充分重視學校的管理工作,擔負相應的責任,不斷地創新與轉變管理思維與管理理念,結合環境的變化情況實現對管理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制定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我校積極地采取措施,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強對教師的科學評價、加強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等,基于此有效地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不斷地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培養其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橋連.高考改革給學校管理工作帶來的挑戰與應對措施[J].亞太教育,2019(10):32.
[2]劉中楷,楊永成.新高考“走班制”背景下學校安全管理的挑戰和對策[J].教育科學論壇,2018(26):3-4.
[3]俞曉東.選擇與適合:新高考觸發學習變革的學校管理創新[J].教育科學研究,2018(6):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