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小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是學生必備的重要能力,具備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字、詞、句、段,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其他科目的知識。為此,教師應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途徑的構建。但是通過相關調查可以知道,現階段我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受到了一些阻礙。在此背景下,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就成為教師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為此,本文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與分析,并不斷尋找措施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現如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內容類型單一,僅注重課文閱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進而就容易忽視閱讀教學,導致學生在語文學習時只是簡單地識記和理解字詞,對閱讀的學習還停留在做對題、理解了課文內容就可以的層面。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不到激發,閱讀范圍僅限于課內閱讀,閱讀能力同樣得不到培養。盡管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會給學生布置相關的背誦任務,讓學生積累一定的好詞、好句,但是這些閱讀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此外,由于家長和教師把大部分時間用于引導學生提高成績上,久而久之,學生就沒有時間和興趣進行課外閱讀,也就無法積累閱讀素材,學生在日后的寫作訓練中由于平時缺乏積累,導致習作常常不知所云。
(二)學生缺乏閱讀技巧
語文教學一直以來都備受家長和教師的關注,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也應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其他部分知識相比,語文閱讀學習是有技巧可循的。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沒有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那么面對字數冗長、枯燥乏味的文章,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就會逐漸喪失。另外,由于部分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缺乏重視,所以教師往往會忽視閱讀技巧的講解,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效率就會逐漸降低。
二、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輔助其他學科的學習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重點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方面。在此背景下,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并將教學重點逐漸轉移到閱讀教學層面上。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積極拓展其他閱讀教學方法,從而全方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學生對其他學科概念的理解就非常簡單,從而學生學習其他科目也就非常簡單。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連的,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閱讀,讓學生將閱讀中的有利素材用于寫作中。但是由于學生學習任務重,所以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時間很少,寫作素材也就得不到積累。為此,教師應積極轉變其教學觀念,重視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不斷拓展閱讀教學內容和范圍,注重閱讀中優美語段的積累,讓學生將閱讀中積累的素材運用到習作中,從而為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奠定基礎。
(三)有利于健全學生人格
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相應的寫作素材,還可以調動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欣賞力與鑒賞力。因此,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利用好課堂這一平臺,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積極拓展其他閱讀教學方法,進而全方位地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主題和情感,優秀的文章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現階段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迫,所以留給學生接觸實際生活的時間就更少,所以學生的生活就非常枯燥乏味。為此,教師應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從而利用閱讀教學來加強學生對生活的認知,進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調動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健全人格。
三、如何加強語文閱讀教學
(一)用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從基礎知識的趣味教學入手營造快樂閱讀的氛圍,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產生閱讀興趣
大部分學生一提到閱讀就愁眉不展,不喜歡閱讀是阻礙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可以從最基礎的知識教學入手讓學生消除對閱讀的懼怕感。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學生只有從心底里改變對語文閱讀學習的態度,才可以將閱讀學習趣味化,進而培養學生深入閱讀的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并且天性愛玩,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就可以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閱讀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故事或者游戲等方法來輔助閱讀教學,這種方法不僅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讓閱讀教學更具趣味性、更有吸引力,還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學生在閱讀《一匹出色的馬》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入游戲化教學法讓學生先認識課后生字詞,然后將帶有生字詞的語句念出來,學生邊學習生字詞邊跟著教師閱讀,順便做出相關的動作和表情,細細品味其中的語言。教師利用這種激趣教學法不僅活躍了閱讀氛圍,還調動了學生對文本閱讀的注意力,進而幫助學生在認知相關生字的基礎上順利地閱讀文章,這在一定程度上輔助教師進行了閱讀教學。
2.借助多樣化的朗讀形式活躍閱讀氛圍,讓學生對閱讀充滿熱情
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是在閱讀本文中培養起來的,還需要借助其他途徑進行培養。但目前,有的教師語文閱讀教學范圍僅僅局限于閱讀題的解答上,這對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和增強閱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積極拓展其他閱讀途徑,如借助朗讀,為閱讀營造恰到好處的情感氛圍。例如,學生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內容時,傳統閱讀教學背景下,教師會讓學生自己默讀。然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在默讀這一閱讀方式的基礎上開拓其他朗讀途徑。在朗讀文章時,教師還可以采取輪讀、領讀、齊讀或者聽朗讀錄音等方式,從而幫助學生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與情感。與此同時,教師也應尋找與這篇文章主題類似的文章,然后采用輪讀、齊聲誦讀等方式來進行文章的閱讀,采用多種方式的朗讀,能讓學生準確把握文本情感,在閱讀時能漸入佳境,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和文章立意。
(二)借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閱讀教學
現如今,互聯網技術與教育行業進行了融合與創新,并在教學課堂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傳統教學模式下閱讀教學的方式是“填鴨式”教學,即教師在教學時主要將課本上的知識直接傳遞給學生。長期在這種方式下學習,學生會壓抑,閱讀能力也得不到培養和提升。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就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比如,學生在閱讀《小馬過河》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與小馬過河主題相符的動畫,然后展現給學生,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及時地向學生提問,最后通過師生互動引出《小馬過河》這篇文章。學生通過觀看教師制作的動畫就可以大概了解《小馬過河》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然后教師再利用閱讀技巧進行講解,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在課堂最后,教師總結《小馬過河》這篇文章的道理,然后講給學生,并時刻提醒學生不管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親自實踐,從而才能根據具體情況尋找解決辦法。
(三)采用多種閱讀活動,擴大閱讀范圍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教學外,還可以定期舉辦閱讀交流會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閱讀更多的書籍,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比如,教師可以抽出一節課的時間來舉行閱讀交流會,首先,教師需要將學生進行排號,然后依次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文章,并說明理由。學生因某些原因不敢勇于表現自己,教師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用——如這幾天我閱讀了《陶罐和鐵罐》這篇文章,通過閱讀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但是有的人可以正確認知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所以他就可以收獲滿滿,但是由于部分人驕傲自大,不能正確認知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所以生活得不如意,然后學生以教師為例子,依次說出自己最近閱讀的文章和喜歡這些文章的理由。教師采用討論、分享的方法來進行閱讀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在興致盎然的氛圍中喜歡上閱讀,還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得到了培養。另外,利用閱讀交流會和課外閱讀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大了閱讀范圍,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綜上所述,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閱讀能力對學生學習其他科目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應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此,教師也應認真學習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認清自身職責,并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進而更好地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進行閱讀教學,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