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徐墺林 羅湘儀



摘要:文章運用DEA-Malmquist模型,構建投入產出相關指標,以2015~2019年四川省10個城市為研究對象,基于面板數據,從靜態和動態上測定四川省10市州文化旅游產業效率。研究顯示,靜態上,四川省文化旅游產業綜合技術效率處于較高水平,但是仍有區域處于綜合效率平均值以下,未達到理想效果,四川省文化旅游產業效率區域呈兩極化發展趨勢。動態上,2015~2019年四川省10個城市的平均Malmquist指數為1.140,整體處于進步趨勢,其中全要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效率的增長。
關鍵詞:DEA-Malmquist模型;四川省文化旅游;效率評價
一、引言
如今,文化旅游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影響當地經濟發展,而且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技術的普及已經為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添磚加瓦。自2018年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門合并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旅融合,多項政策明確指出要推動文旅融合,文化和旅游部響應黨中央號召,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具體舉措,不斷推動國家文化旅游發展,實現新突破。各地也積極響應,開始開發當地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然而,在大力促進文旅融合的同時,文化旅游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效率問題更為國內學者所關注。
文化旅游產業效率的相關研究也出現了一陣熱潮。從空間特征上看,國內學者大多以省域城市為決策單位,集中對區域文化旅游產業效率進行評價。例如,汪啟慧和徐志倉(2020)以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城市發展旅游的時空演變特征為對象進行研究。黨婕和杜宗明等(2020)選取23個指標從不同維度評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從研究方法上來看,DEA模型為國內學者使用頻次最多,例如,吳麗慧和王詩龍等(2017)應用DEA方法對湖北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效率進行評價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王冉和楊晨(2020)采用DEA模型分析新疆各個地州的地區效率差異。
綜合來看,國內學者在城市文化旅游效率評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對西部地區文化旅游資源效率方面的研究卻很少引起國內學者關注,例如,四川省的文化旅游產業效率。在研究方法上,國內學者更多地從靜態方面分析,忽略動態變化。本文研究對象界定范圍是2020年四川省GDP排名前十的城市,所以研究對象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條件和一體化文化旅游設施,但它們在文化旅游產業實際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兩極化發展、個別市州效率低下的問題。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從靜態和動態兩個維度實證評價四川省10市州文化旅游產業效率。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DEA-Malmquist指數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DEA模型從靜態角度單一測度分析決策單元相對效率,從而研究多投入多產出的決策單元在一段時期內效率的動態變化,與DEA模型理論相結合,在效率研究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從靜態和動態兩個維度分析四川省10個主要市州的文化旅游產業效率,從而發現四川省市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效率問題。
數據來源于2015~2019年四川省10個城市政府官方網站公開發表的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經過搜集、統計與整合數據,得到四川省10個城市關于國內旅游總收入和國內旅游總人數兩個產出指標及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第三產業從業人數和旅游規模三個投入指標的面板數據統計表。
三、基于DEA模型的四川文化旅游產業效率靜態測度及分析
總體來看,四川省10城市的綜合效率均值達到0.871,達到了最佳綜合技術效率的85%左右,表明四川省文化旅游產業綜合技術效率處于較高水平,但是仍有一些區域處于綜合效率平均值以下,反映出四川省文化旅游產業效率區域呈兩極化發展趨勢,少數地區文化旅游產業資源配置能力、資源使用效率仍需提高。根據2015~2019年四川省10個市州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值數據來看,成都市、達州市、樂山市、內江市及涼山自治州的綜合技術效率值為1,處于較高水平,達到最佳綜合技術效率水平;其次是宜賓市,綜合技術效率值為0.874,略高于綜合技術效率均值0.003,表明宜賓市綜合技術效率未達到最優,資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其余的瀘州市、綿陽市、德陽市、南充市均低于綜合技術效率均值,南充市的綜合技術效率最低為0.638,說明這四個城市在一定的投入情況下,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導致產出不足。
綜合10個城市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來看,綜合技術效率、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值均為1且規模收益不變的市州分別有成都市、達州市、樂山市、內江市和涼山自治州,表明這五個城市旅游資源的投入得到較高水平的產出,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最理想狀態。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會,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國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組織共同認定為“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旅游優秀目的地城市”等稱號,使成都旅游業蓬勃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文化和旅游消費體制的完善。達州市成為資源富市、交通樞紐和革命老區,享有“巴人故里”、“紅色達州”、“中國氣都”等美譽,在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的政策導向下,有效進行旅游資源配置。結果顯示樂山市和內江市的文化旅游資源利用效率較高。涼山自治州位于攀西文化旅游經濟帶,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旅游資源得到合理開發,文化旅游產業效率處于理想狀態。
同時,綿陽市、德陽市及南充市規模收益呈現遞增趨勢,它們的技術效率分別為0.767、1.000和0.645,它們的規模效率分別為0.918、0.696、0.989,綿陽市和南充市的技術效率偏低,說明綿陽市和南充市需要提高技術效率,充分利用一定投入的資源。德陽市的技術效率相對有效,但是它的規模效率值偏低,應保持資源利用效率同時進一步開發德陽市旅游市場規模。宜賓市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未達到最佳狀態,2015~2019年規模收益呈遞減趨勢,說明宜賓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應縮減旅游規模。
四、基于Malmquist模型的四川文化旅游產業效率動態測度及分析
由表2可知,2015~2019年四川省10個城市的平均Malmquist指數為1.140,整體處于進步趨勢。從Malmquist指數分解來看,全要素生產率平均增加14%,綜合技術效率平均增長1.5%,技術進步效率平均增長12.3%,純技術效率平均增長1.4%,規模效率不增不減,由此看來,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效率的增長。
從各市州來看,決策單元的年平均全生產要素率均大于1,說明處于增長狀態,其中成都市、綿陽市、宜賓市、達州市、樂山市及內江市的年平均Malmquist指數都大于1,說明這6個城市的文化旅游產業效率在5年發展中都處于增長勢態。
而德陽市的純技術效率年平均下降2.6%,南充市的規模效率年平均下降3.2%, 瀘州市的年平均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分別下降2.7%和3.6%,涼山自治州的年平均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分別下降4.6%、1.3%、3.3%,但是這4個市州都是由于年平均技術進步效率增長明顯,最終導致年平均Malmquist指數增長。
2015~2019年四川省10市州文化旅游效率動態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全要素生產率呈現“上升—下降”的分布趨勢,4個時間段的全要素生產率均大于1,全要素生產率變化指數波動較大,變化大。在2017~2018年全要素生產率變化指數達到最高,為1.200。如圖1所示,影響全要素生產率變化指數的主要因素是技術進步效率變化指數,成就了全要素生產率變化的高指數。而規模效率變化指數、純技術效率變化指數和技術效率變化指數總體呈下降趨勢,波動較小,較為穩定。其中規模效率變化指數在3個時段中均小于1,這說明四川省10市州文化旅游變動主要受到規模效率變化的影響,而技術進步效率有利于四川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五、結論
本文運用DEA-Malmquist模型對四川省10市州的文化旅游產業效率水平進行了評價,為提高四川省10市州文化旅游產業資源利用效率提供參考。國內關于西部地區尤其是四川省的文化旅游定量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運用DEA-Malmquist模型,構建投入產出相關指標,以2015~2019年四川省10個城市為研究對象,基于面板數據,從靜態和動態上測定四川省10市州的文化旅游產業效率。
由DEA模型得出結論,2015~2019年四川省10個市州文化旅游產業綜合效率較高,均值為0.871,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處于高水平。單一從市州層面來看,成都市、達州市、樂山市、內江市和涼山自治州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最佳狀態;綿陽市和南充市的技術效率偏低,德陽市的技術效率達到相對有效但規模效率值偏低。
由Malmquist指數模型得出結論,2015~2019年四川省10個市州文化旅游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呈“上升—下降”趨勢。就年平均Malmquist指數來看,整體處于進步趨勢,而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效率的增長。成都市、綿陽市、宜賓市、達州市、樂山市及內江市的文化旅游產業效率在5年發展中都處于增長態勢。德陽市、南充市、瀘州市、涼山自治州在保持進步趨勢的同時需要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擴大旅游資源規模。
六、建議
為促進四川省10市州文化旅游,有關部門出臺政策,提高四川省10市州文化旅游產業效率有效配置,提升文化旅游產業效率,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基于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快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交通網絡布局,可以提高游客運輸量,從而進一步豐富涼山自治州、南充市旅客來源,增加客流量,從而帶動旅游業的發展。同時還可以發揮交通等基礎設施的載體效應,將當地特色文化旅游資源與地方交通路線串聯,打造精品旅游路線,實現旅游景區大聯動。圍繞地方特色旅游景區調整經濟發展結構,設計地方旅游特色文化產品,完善周邊交通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展旅游格局,推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二是擴大旅游資源規模,增加相關文化產業投資。德陽市、南充市、瀘州市、涼山自治州的旅游資源具有地方特色,打造旅游文化資源的獨特性、提煉地方性特色,開發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規模。各地政府積極采取政策傾斜,對優秀的文化旅游資源項目重點關注,發揮政府在文化旅游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能動作用,集中有效資源,突破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協調市州地方資源配置并擴大旅游資源規模。三是整合文化旅游資源,優化旅游資源結構配置。整合文化旅游資源需要充分分析各地文化旅游資源的受眾,偏好人群,抓好著力點打造與文化旅游資源相適應的旅游配置資源,提高配置效率。打造特色旅游形象,設計符合當地特色的旅游產品,塑造特色旅游品牌。同時隨著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文化旅游產業開展了依托文化產業或文化事業,與旅游產業結合的產業模式創新。如打造公共文化類場館,既借助旅游激發文化產業活力,也能強化旅游中的文化體驗和產業屬性。四是充分利用網絡智能信息化手段。文化旅游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文旅產業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各地大力提倡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同時,文化旅游景區的維護與管理成為一大難題。網絡智能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使其成為提高文化旅游產業運營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網絡智能信息化手段在前期主動推送旅游景區消息,進一步激發潛在游客;后期將利用網絡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旅游景區數據的綜合分析,助力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
參考文獻:
[1]王美鈺,吳忠軍,侯玉霞.邊境省區入境旅游效率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基于DEA-Malmquist指數和面板Tobit模型[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20,40(03):628-636.
[2]丁繼月.基于DEA模型的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旅游效率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8(01):73-74.
[3]吳麗慧,王詩龍,馬達.基于DEA模型的湖北省文化旅游產業效率評價[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34(06):56-60.
[4]汪啟慧,徐志倉.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旅游發展效率時空演進研究——基于SBM-DEA和Malmquist模型的分析方法[J].巢湖學院學報,2020,22(01):45-53.
*基金項目:西南石油大學(南充)第二十期2021年度課外開放實驗重點項目立項課題“基于DEA模型的四川省文化旅游產業效率評價”(課題編號:NKSZ21001);南充市社科研究“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項目課題“南充市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編號:NC2021A007)。
(作者單位:西南石油大學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