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霞

在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過程中,資金管理工作是影響項目建設進展及成效的關鍵要素。與此同時,加強對資金的管理,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對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就當前來說,部分工程項目在開展過程中,對于資金的管理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資金管理工作的開展,簡單來說就是組織或者個人為了進一步降低各類風險因素可能給資金帶來的損失,依靠對資金的有效管理工作,來提高資金使用價值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包含了固定資金管理、流動資金管理,還包含了專項資金管理。而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依據時間關系,可具體分為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等不同時間階段的管理工作。而在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中,資金的使用要確保合理且有序,對資金的運用結構要準確制定,使資金在使用過程中能夠責任到人,實現資金的有效配置與合理應用,進而達到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一、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與使用所存問題
(一)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當前部分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其對于資金的管理及使用制度是較為粗放的。尤其是在項目實際開展過程中,對于水利項目專項支出與日常性支出之間存在制度規范較為籠統的現象,與相關政策要求的細化預算的管理要求存在偏差。與此同時,在部分基層水利項目中,其所執行的管理辦法是較為陳舊的,并未能夠及時依據實際狀況制定出統一、有效且與時俱進的管理方法。此外,在部分基層項目中,資金的管理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有些項目的開展是按照省市頒布的管理辦法進行管控,而有些基層地區則是依據自身所屬區域出臺的方法進行管理,這就可能造成對于資金管理,在名稱、內容、格式上等均存在不統一及不明確的現象。甚至于在部分地區并未制定相關的工程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對于工程項目開展的資金使用,采取的管理方法是極為滯后且粗放的,這就可能造成項目資金的隨意挪用、擠占等問題的產生。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效果不佳
針對于當前諸多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的資金管理狀況來看,部分項目存在資金使用效率僅能作出簡單的總結,并未能夠針對于項目自身的全面效益進行剖析與深入反思。在部分項目中資金管理部門所呈交的報告僅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工作,以此來爭取業績,并未對資金實際使用狀況的綜合績效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對于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的標準未進行歸納與回歸性分析,最終使得工程項目資金的管理使用效益難以進行真實準確的反映,使得資金最終的使用效果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的結果。再者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在部分項目開展中,一些決策是缺乏合理且科學的能動性的,使得資金被切割為各個不同的領域而開展實際的建設工作,最終使得對資金的整體績效評價工作難以開展。此外,在部分單位中,其在獲取了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資金之后,卻將資金的實際用途進行了更改用于它處,最終造成了資金的浪費或使用不到位。另外一方面。資金管理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還需構建有效的信息反饋機制,對于信息的全面收集與分析是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的基礎。但是在部分基層水利項目開展過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機制。諸多財務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存在信息遺漏或不準確等問題,而這無疑會影響到績效評價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資金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
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的資金管理及使用存在相關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的問題,資金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較差,對資金的管理缺乏相應的知識技能儲備及實操經驗。尤其對于基層水利項目的資金管理工作,需要在成本控制、財務管理以及提高資金使用價值等方面,均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習實踐與理論知識,這也對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在實際工作中面臨不小的挑戰。并且水利項目由于其資金量大,且涉及的工期較長,資金管理工作復雜性較高,且部分工程的開展相關領導人員對于資金的管理工作重視性不足,未派遣高素質的資金管理人員來開展相關工作,進而導致對資金的宏觀把控程度不佳,產生了管理工作雜亂無章的現象。此外,由于在項目實際開展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未能全面普及資金管理工作對項目穩定開展的重要性,部分崗位人員資金使用較為隨意或是不配合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這無疑進一步加大了工程項目資金管理的難度。
(四)項目建設不合理造成資金浪費
從部分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資金使用狀況來看,仍舊存在諸多不規范之處,尤其是在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資金浪費的現象仍有存在。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部分基層水利項目所制定的建設計劃與實際的資金運作情況并不銜接,存在相互脫離的現象。尤其是在項目的預算管理方面存在較大問題。項目開展之前進行預算編制是為了能夠更為高效的管理與使用資金,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資金浪費或是超支的現象仍有存在,而這會直接影響到項目資金的整體使用效果。其二則是在工程項目實際開展中,資金的無形消耗過多。部分基層水利項目的開展,其人員經費的占比較大,在基層項目開展時無謂地發放人員補貼的現象仍有存在。將資金用于與項目建設無關的地方,這將會嚴重影響到水利項目資金使用的準確性、完整性與真實性,并不利于對項目資金的統一管理,嚴重損害到了相關資金使用的權威性與嚴肅性。
二、針對所存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健全資金管理制度,強化資金的精細化使用
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的開展,對于資金的使用務必要做到細致化、科學化的管理,而規范的制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手段。首先,在完善相關制度的過程中,要結合項目開展所需,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資金管理制度,進而保障資金的效用能夠充分發揮。
其次則是各項制度在建立之后務必要貫徹落實,要極力避免紙上談兵的現象產生。制度的執行與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是直接掛鉤的。因此要依據制度規定來將相關責任進行分解,并將制度貫徹到與基層水利項目建設相關的各個單位與部門之中。此外,還需要根據制度規定來對各項具體的落實方案及實施細則進行充分的細化,進而實現對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與使用的科學化、程序化、精細化、常規化以及合理化,通過具體的制度來約束資金使用的行為規范,使其貫徹到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之中,保障基層水利項目的順利開展。
再次則是需要對制度當中所存的漏洞進行及時的修正或調整。在水利項目工程實際建設過程中,要依據資金使用的實際狀況及相關的反饋信息,做好分析與總結工作,一旦存在漏洞要及時對制度中的細則進行合理的修正,確保資金使用的安全。最后則是需要構建行之有效的預算制度,要確保實現先制定計劃、后使用資金的管理要求,使基層水利項目的資金在管理與使用過程中不偏離最終的建設目標,以此來全面提高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構建行之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
在基層水利項目工程資金管理與使用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根據相關的參考值,來制定擁有專業技術理論支持的績效評價指標。指標的建立要依據水利工程特點,在資金使用上結合相關的技術指標以及成本與效益指標,形成具有對比性的指標體系,避免僅是簡單的數字化,進而通過與評價參考值的對比來判斷出工程建設資金使用效益高低。其次則是需要構建項目中細分的指標值以及不同權重的指標體系。在此過程中需要依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來構建出水利工程不同建設領域的相關指標,并構建動態調整機制。項目中不同區域的工作開展,要設計個性化的評價指標與相應權重,以此來進一步促進項目資金的使用能夠形成客觀整體的評價體系。尤其是對于水利工程項目來說,要注重對成本指標與效益指標的設立,要進一步強化成本指標、單位成本指標、效益指標,單位效益指標的權重,通過投入與資金使用效益的對比來衡量水利工程項目資金管理工作的開展狀況。最后則是對于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需要將其管理的關口進行前移。雖然現在諸多績效指標體系的評價均是從項目的預算開始做起,但其更為注重的卻是事后評價。而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將績效理念與方法深度的融合到項目的全過程之中,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績效閉環管理系統。將項目資金使用的經濟性、績效目標的合理性、實施方案的可行性、資金使用的合規性等各項內容作為評價重點,通過事前的績效評估來進一步促進項目中資金使用的合理性與規范性,避免在項目中盲目使用資金的現象產生。另外一方面,對于資金管理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要構建有效的信息反饋機制。資金在具體使用過程中,能夠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依據對信息的全面收集才能夠保障績效評價工作的進行。資金管理部門要與項目中的其他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要深入到項目具體的施工工作中,通過各崗位信息數據的反饋以及自身的信息歸集來全面地獲取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所需的相關數據。
(三)加強項目資金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
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的開展,對于資金的管理與使用要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或崗位。在管理人員選擇方面要確保其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與相應的實操經驗。另外一方面,資金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充分的財務知識儲備,還需對前端的施工工作有所了解,進而能夠將資金管理與具體的項目建設內容相結合,確保資金在項目建設中使用到位與合理。在項目實際開展過程中,項目管理人員要強化對資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普及工作,使項目建設中的各崗位員工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意識到資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履行自身崗位的義務與責任,避免在實際工作出現資金浪費的現象。最后則是對于項目資金的管理可委托第三方事務所進行績效評價,可通過外部審計的方式來判斷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并以此來進一步強化資金使用的合規性。
(四)全面監督資金的管理使用,強化資金使用效果
對于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資金的管控工作,要構建出契合項目的監督管理體系,而不是片面地僅對某一時間段內的資金使用狀況進行檢查,是需要進一步的拓寬與延展,使監督工作能夠全面覆蓋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與各個環節。要進一步強化對項目實施前以及實施后的績效評價及相關的問責工作。對于項目資金撥付流程、項目管理、驗收以及結算評審等各環節均要進行嚴格的監督,要極力避免產生資金使用不當的現象,確保資金安全。在此過程中,首先要進一步加強工程項目預算的嚴肅性與有效性。監督工作的開展,要在資金具體使用之前對項目開展的真實性與合法性進行分析,對預算編制要進行細致的審查,避免項目在實際開展中脫離了預期目標,導致工程項目的建設不符合相關要求,以此來保障工程項目預算計劃制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其次則是要對資金的管理與使用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工程項目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嚴格依據既定的計劃來進行實施,資金的使用用途、項目的建設內容、資金的使用范圍以及基層水利項目所要達到的預期績效等,均不能進行隨意改變。如遇到特殊情況,需要更改資金使用計劃時,要進行逐級的上報與審批。再次則是要督促基層水利項目資金的落實到位。項目在開展之后,各項資金要在既定的時間內及時的落實到位,以此來避免由于資金不足而影響項目施工進度。并且資金一旦到位,便需要依據計劃進行合理的使用,防止部分基層單位通過項目來套取資金的行為產生。最后則是要對工程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進行全過程的跟蹤調查。資金在使用之后,要聯合其他部門對基層水利項目進行驗收,并依據相關的績效評價指標來衡量資金使用是否到位,對資金使用所需達到的預期目標進行跟蹤監督,一旦存在問題,則需要對相關部門的責任進行追究。
結 語
基層水利項目工程建設資金的管理與使用工作,需要結合項目實際開展所需,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來有序進行。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對資金管理工作進行查缺補漏,保障資金安全,為項目的順利建設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安徽省肥東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