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孝燕
摘 要:沙水游戲是幼兒熱愛的一種游戲活動。在戶外浸潤式環境中,幼兒通過想象,以沙水作為基本材料進行游戲操作,具有自主性和創造性。然而在創設沙水環境及幼兒進行沙水活動的過程中,仍出現游戲材料投放隨意、幼兒沙水游戲水平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以中班幼兒為切入點,對戶外沙水游戲的開展進行探討,探尋材料投放的適宜性,探索游戲活動中幼兒教師適宜有效的指導策略,與幼兒共同創設沙水環境。
關鍵詞:戶外;浸潤式環境;中班幼兒;沙水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0-0054-03
Practical research on children's sand and water activities in outdoor
immersion environment
HE Xiaoyan? (Pengshan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Sand and water game is a kind of game activity that children love. In the outdoor immersion environment, children play games with sand and water as the basic materials through imagination, which is autonomous and creative.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sand and water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sand and water activities,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random placement of game materials and low level of children's sand and water games.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takes the middle-class childre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outdoor sand and water games, to explore the suitability of material delivery, to explore suitable and effective guidance strategies for preschool teachers in game activities, and to jointly create sand and water environments with children.
【Keywords】Outdoor; Immersion environment; Middle school children; Sand and water activities
1.研究內容
(1)立足現狀,思索沙水環境的合理性
教師為幼兒創設的沙水游戲環境,直接影響幼兒在沙水游戲中的發展。要創設一個合理的沙水游戲環境,就必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他們創設基于幼兒興趣、滿足幼兒需求、激發幼兒挑戰的物質環境。只有為幼兒沙水游戲創設更加理想的游戲環境,才可以使幼兒沙水游戲變得更加理想,贏得更好的游戲效果。
第一,創設開放的沙水環境。在創設沙水環境時,考慮到幼兒游戲時自由自主地選取材料的因素,我們以材料區為中心點,將沙池、材料區及水池設置形成了三點一線的合理位置。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能夠隨時取用、更換材料。這樣三點一線的合理安排能夠讓幼兒的沙水游戲變得更加合理科學,為幼兒的沙水游戲開展打造更加一體化的活動空間,方便幼兒更加自如高效、方便快捷地開展沙水游戲,從而提升幼兒參與沙水游戲的積極性,為幼兒沙水游戲帶來更加開放的環境,有利于沙水游戲更順暢地開展。試想一下,如果在幼兒園開展沙水游戲,其材料區、沙馳、水池等等設置如果不盡合理,那么勢必會使沙水游戲產生重重障礙,最終影響幼兒開展沙水游戲的實際效果,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損害,破壞了幼兒對沙水游戲的正確看法和認識,不利于沙水游戲順利成功地開展。
第二,合理規劃沙水區域及游戲空間密度。對于幼兒開展沙水游戲活動來說,一定要注重合理規劃沙水區域及游戲空間密度,因為在很多時候,幼兒們在進行沙水游戲活動的時候,往往將場面搞得一團亂麻,很多幼兒聚集在一起游戲,也有的幼兒在一大片區域單獨開展游戲,這樣造成沙水區域和游戲空間的使用極為不合理,嚴重影響到游戲的質量,破壞了游戲的和諧性。幼兒游戲的空間密度直接影響幼兒游戲的開展。為了保證沙池與水池游戲空間充足,每次在進行游戲前,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沙池或水池,做到沙池與水池游戲人員的分流,保證游戲空間的充足性。唯有合理規劃沙水區域及游戲空間密度,才可以讓幼兒合理地利用沙水區域和游戲空間,從而保障幼兒科學規范地開展沙水游戲,最終達到理想的游戲效果。
(2)觀察游戲,探尋材料投放適宜性
游戲材料的提供決定了幼兒與材料互動的質量,也決定了游戲的質量。沙水區一般都有固定的材料區,這導致教師和幼兒都會對材料區有慣性依賴。游戲材料求量不求質,導致幼兒精細化、個性化的創造行為無法成功。于是我們在提供常規沙水材料的同時,還動態添加開放材料,供幼兒自主進行開放性游戲,讓幼兒在沙水游戲中持續保持興趣。相信動態添加開放材料,定會激發幼兒的開放思想,讓幼兒利用開放材料開啟自身的創意和創新,從而在沙水游戲活動中更能夠盡情地玩耍,有利于他們突破傳統游戲形式的束縛,激發他們內心的創造力,讓他們可以積極參與到沙水游戲活動中,真正讓他們的游戲活力得到綻放,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進行沙水游戲的創新與開發。
第一,根據幼兒游戲情節發展投入相關材料。例如,在沙水活動:沙池——通往神奇城堡的“路”我們與幼兒們討論“你想用什么材料來造路”,經過討論,我們決定給幼兒投放日常可見、易收集的開放性材料:瓶子、鵝卵石,作為低結構開放性材料擺放在沙池的另一邊,供幼兒們游戲時自由選用。這樣以來,幼兒們就會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創意,就會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來選擇不同的材料來充當鋪路的材料。提供簡單的材料,游戲中呈現的卻是各有特色、充滿智慧的各式各樣的“路”。幼兒們用瓶子擺出一條寬寬的塑料瓶路、用鵝卵石鋪成一條長長的石子路、用木樁擺成一條充滿挑戰的獨木橋路。為了確定“路線”,幼兒們還充分利用體鍛場地中的輪胎進行“路線規劃”:壓出一道道輪胎印,再按照印記進行鋪路造路。當幼兒們對各種材料的特性有了具體的體驗,引發了頻繁的探究后,幼兒們的想象及創造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將不同方式組合在一起,最終完成了通向神奇城堡的路。也正是這樣的動態的開放材料,賦予了幼兒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打通了幼兒的創意之門,讓幼兒們可以充分展開想象,完成了具有特色的游戲任務。正是因為給予了幼兒自由選擇材料的機會,讓材料變得開放,變得奇特,才得以將幼兒引領到一條具有創造力的道路上,從而開發他們的想象,轉變他們的思考,改變他們的世界觀和認識觀,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來完成游戲。
第二,根據幼兒的不同層次提供不同材料。游戲材料的提供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開放性。不能一刀切投放同一水平的材料。對于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我們可以提供成品材料;針對能力相對強一些的孩子,我們則可以投放一些半成品或者一些替代物。所投放的材料要對應幼兒能力的差異及不同的主題,讓幼兒能自主選擇。只有這樣,才可以方便不同能力的幼兒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材料,才可以促成幼兒積極主動地選擇材料,最終完成他們力所能及的游戲活動。只有根據幼兒的不同層次提供不同材料,才可以幫助更多的幼兒投入游戲活動中,真正讓幼兒感覺到游戲的容易、好玩,使更多的幼兒充滿積極性地投入游戲活動中,為幼兒的沙水游戲活動注入無限的能量。
第三,根據幼兒生成需求提供靈活變通的材料。中班幼兒隨著能力的不斷提高,在游戲中會不斷生成新的游戲情節,我們教師是無法預設到的,因此我們可以設置一個材料百寶箱。簡單地提供一些廢舊材料、半成品及替代物,讓幼兒根據自己游戲情節的需要自主地取放自己需要的材料,進行材料的表征使用。正是因為根據幼兒生成需求提供靈活變通的材料,才可以最終幫助幼兒去自由支配游戲活動,根據一些游戲情節來做好材料的組裝和使用,促使幼兒自由地去進行想象,提升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真正幫助幼兒獨立地去完成游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好游戲。相信這種方式一定會使幼兒得到自由式的發展,鍛煉了幼兒的獨立游戲能力,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想象來有效地使用材料,從而通過材料的使用完成自己腦海中的游戲情節。
(3)追隨興趣,增強沙水活動趣味性
浸潤式環境下戶外沙水游戲組織的活動內容就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我們常見的沙水游戲中,幼兒可以將沙子與水混合在一起塑造出各式各樣的沙雕,但這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并不是所有中班的幼兒都能完成。因此,我們要思考:游戲的內容如何貼合幼兒的興趣愛好方向和能力水平?有了興趣,符合了年齡段特點,幼兒才會玩得開心,才能在探索中不斷成長,從而收獲成就感。因此,教師在組織時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方法,立足兒童身心特點,注重循序漸進。比如,一開始進入沙水游戲的時候,可以先讓幼兒熟悉沙和水的特性,教師有意識地和幼兒一起制定游戲規則,展現一些常見且有趣的玩法,引發幼兒的興趣,在幼兒探索操作中,慢慢提升游戲難度、增加更為復雜的游戲內容、賦予幼兒越來越大的自由游戲空間。活動內容可以分為預設和生成兩大塊面。更重要的是活動內容要根據幼兒興趣和經驗隨機調整。可以通過與幼兒共同談論沙水內容,共同制定,這樣的活動內容既有教師的預定性,又有幼兒的隨機性。教師在連續觀察捕捉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來引導幼兒深入探究。幼兒們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自我興趣——自我探索——愉悅情緒——主動探索——煥發更積極的探索行為。
例如:我們在水池生成的“吹泡泡”活動。還未等到春天的水池,顯得格外寒冷,幼兒們不能像春夏一樣在水中嬉戲玩耍。于是幼兒們自發討論:天氣寒冷時,要在水池邊玩什么。最終,“吹泡泡”在眾多游戲投票中脫穎而出。簡單的吹泡泡對于中班幼兒來說無比簡單,于是我們在投放游戲材料時,進行了一番思考。沒有給幼兒提供吹泡泡自帶的工具,也沒有現成的泡泡水,都需要幼兒自行思考,如何去獲得游戲材料和工具。幼兒們通過回想、討論得出結果:吹泡泡需要一個有洞的工具去蘸取泡泡液。于是幼兒們在水池邊不斷尋找,找到了樹枝——彎曲圍成一個圓圈,找到了樹葉——中間摳出一個洞。就這樣一個個泡泡就從樹葉、樹枝中飛了出來。在戶外幼兒們找到了樹葉樹枝等自然材料,在一次區域活動中,幼兒們偶爾發現剪刀上有洞洞、毛根也可以彎曲成圓圈。為了驗證這些材料是否可以吹出泡泡,幼兒們在下一次沙水活動時,帶上了在班級里找到的材料,并在水池邊再次玩了起來。通過探究實驗,幼兒們成功地在剪刀、毛根中吹出了泡泡。既然有洞就能吹出泡泡,那么手圍成的圈也一定可以。幼兒們在游戲過程中,又有了新的想法。通過實踐操作,再一次在手中吹出了泡泡。幼兒的每一次嘗試都是對已有經驗的挑戰,也是建構新的認知經驗的過程。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吹泡泡的活動,但幼兒們獲得了“有洞就能吹出泡泡”的經驗,并不斷嘗試尋找不同材料的“洞洞”。每一次嘗試都讓幼兒獲得了具體的體驗和積極的經驗,并且了解了不同材料的特性,是否能彎曲圍合。每一次的嘗試,也都不斷地刺激幼兒們創造力和促進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在嘗試的過程中,幼兒們能追求創新、用與眾不同的方式吹出泡泡,有目的、有步驟、有效地將尋找到的材料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著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4)回歸游戲本質,教師有效指導
在開展戶外沙水活動時,教師充分觀察、了解幼兒的行為,選擇恰當時機加入幼兒游戲,為幼兒游戲的持續和深入做指導。在游戲結束時,進行游戲總結,給予幼兒合適的評價。對幼兒的沙水活動情況采取持續性觀察,活動內容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及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充分給予幼兒自主探索沙水的空間。水池——造船記。天氣變得炎熱,幼兒們又對玩水產生了興趣。經過幼兒的討論,由玩紙船延伸到造船。我們給予幼兒充分選擇的空間,支持幼兒進行造船活動。于是開始研究造船需要哪些準備,幼兒們想到了設計圖、材料。通過各種方法找到不同材料,并做沉浮實驗,選出適合做船的材料。在不斷的實驗、改進、再實驗的反復嘗試后,兩組幼兒都完成了“船的制作”,并開始玩船。在玩船過程中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水池不夠大,于是又開始搭建大水池。尋找材料、搭建場地、引水,一步步地將大水池搭建好,并成功下水玩船。興趣和問題的捕捉是教師觀察與有效指導的關鍵。造船是幼兒在自主交流中生發的,我們靈敏地抓住了這個興趣點,引導幼兒展開交流。在討論玩法、準備材料、游戲活動的各環節,我們都充分尊重了幼兒的意見和想法。寬松自主的環境,我們對幼兒的充分關注、積極支持,增強了幼兒的自信,激發了他們更多的游戲靈感。造船游戲是一個連續性的動態過程,充滿著多種可能。幼兒在游戲中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能反映出他們的經驗、技能及對問題的思考。在造船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關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評估幼兒原有經驗和挑戰間的距離,依據不同情況靈活采用策略,適時提問和引導,讓幼兒踮腳摘到“最近發展區”的“果子”,從而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升、探究能力的快速發展。在戶外浸潤式環境中沙水游戲讓幼兒充分享受快樂,收獲成長。我們教師在游戲的過程中要讓沙水回歸游戲本質,投放多樣的開放性材料,推行探究活動,促進中班幼兒沙水游戲的有效開展。
綜上所述,本文從四個方面說明了中班幼兒沙水游戲活動的實踐研究,分別包括:立足現狀,思索沙水環境合理性;觀察游戲,探尋材料投放適宜性;追隨興趣,增強沙水活動趣味性和回歸游戲本質,教師有效指導,促使幼兒沙水游戲活動成功地開展與實踐,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使幼兒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楊慧慧.大班幼兒在游戲中的謙讓行為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