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蔓



近年來,云南冶金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堅持“職教+產業”雙輪驅動,結合區域經濟發展,以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為抓手,大力推進高技能人才創新創業工作。學校根據各系部專業特點,與企業共同開展校企合作,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工匠精神嵌入課程當中,以“技能+創業”為主線,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有機結合。學校結合高技能人才培養特點,構建集創新創業培育、創新創業孵化、創新創業實戰“三位一體”,全過程“嵌入式”創新創業體系。
著力搭建“技能+創業”平臺
2016年以來,學校依托云南省級校園創業平臺項目,開展了“上門洗車”“生態產品營銷”“面包烘焙”“家政服務”“農村電商”等項目。在此基礎上,學校抓住國家大力支持創新創業的有利時機,結合實際,創新設立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設置創業服務功能區、技能實訓區等,為創業者提供從創業政策咨詢、店面選址、裝修設計、設備購置到投資融資的全鏈條、全方位服務保障,幫助創業者實現創業無憂。
以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為抓手,學校先后建設了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紫陶產業實訓基地、烘焙產業實訓基地、美容美發實訓基地、智能制造實訓基地等。強化校企、校政的協同育人機制,形成以學校為中心、社會多方共同支持學生創新創業的合力。
著力打造創業“孵化器”
學校著力開展創新實踐活動,解決由創意向初步創業轉化的問題,鼓勵跨系部成立創業團隊,進入創業孵化基地進行創業孵化,初步實現創意向創業的轉化。同時有針對性地對團隊開展創業培訓工作,完成創業團隊的培養和創業項目的落地。充分發揮校內、校外創業項目孵化平臺的功能作用,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創業綜合素質和創業實踐能力。
依托學校省級創業平臺和昆明聚匠職業教育實訓有限公司,學校探索項目運作模式,積極開展烘焙和紫陶產品銷售和拓展合作。學校在眾多創意中,遴選出相對成熟的團隊進入“孵化器”進行實戰創業,已注冊“南營陶夢”“匠餅匯”“玉建金陶”三個品牌,開始商業化運營。學校美發專業教師成立了美發工作室,美容美發與造型設計專業與云南妤繡醫療美容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成立美容專業創業孵化基地,烹飪(西式面點)專業與昆明美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西式面點創業孵化基地。
著力培育創新創業人才
學校不斷激發技能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培育技能人才的創新意識,形成了氛圍濃厚的創新創業環境,為社會培育高技能創新創業人才,不斷提升創業帶動就業能力。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把學生創新思維培養融入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提升學生創業意識。面向全體學生開設通用素質課程——創新創業指導,采取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素質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聘請行業知名專家擔任創新創業導師,指導創業項目。組織學校教師參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辦的創新創業培訓。
近兩年來,學校共培育了高技能創新創業人才180余名,其中80余人獲得“創業培訓講師培訓合格證”。學校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云南省三等獎。學校師生參與研發、設計、制作的新型全地形車、鋁—空氣電池、鹽水燈等一系列新產品在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貿易洽談會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展會上精彩亮相;建水紫陶、西點烘焙在各級技能展示活動中進行展示;西式面點、建水紫陶等產品已走向市場,并獲得一致好評。建水紫陶產品銷售收入達數十萬元,“匠餅匯”西點實現產值1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