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也在不斷地創新。語文教師應優化教學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斷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對作文學習的持久動力,滿足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當前,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寫作存在很多問題,語文教師應注重素材積累教學,創新指導策略,聯系生活實際,給予學生想象空間,并提供表達機會,優化作文評價方法,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等相關策略做了積極的探索,期望能夠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帶來幫助。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學策略;興趣培養;小學語文
作者簡介:張淑梅(1973—),女,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嘴學校。
小學語文作文在整個語文學科教學和考試當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語文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主動探索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優化學生的寫作方法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新型教學策略,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使語文作文教學課堂更加高效、有趣。
一、小學生語文寫作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畏難心理,寫作興趣不高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思維活躍,很難集中注意力,做事容易形成三分鐘熱度,缺乏恒心和毅力,對寫作興趣不高。并且,由于部分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較低,對文字不敏感,也不愿意主動改進寫作方法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容易存在畏難心理,對寫作的積極性不高[1]。
(二)學生文學積累少,作文內容單一
小學階段學生由于生活閱歷少,閱讀量也少,因此寫作素材不足,作文內容較為單一,寫作時容易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或者容易把作文寫成“流水賬”,作文主旨和結構存在很大的問題。學生由于積累不足就會把寫作當成一種負擔,無法暢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主動寫作次數少,寫作任務性強
小學階段學生剛接觸寫作,且以機械化的寫作作為入門,因此其寫作興趣不高。好玩的天性導致小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寫作訓練的次數不足,往往需要語文教師布置相應的任務才會進行寫作,且寫作的任務性和目的性過強使小學生不容易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2]。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認知能力有限,教師的指導在其作文學習當中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很多語文教師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只評價作文相對于整體教學模板和范文的差距,而忽略學生作文自身體系上的優缺點,對作文教學中的相對性和明確指向性不夠重視,學生在得到相關的作文評價之后無從修改、感悟和吸取經驗。部分語文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進行評判,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和生活認知,導致無法實現作文教學的目標[3]。
部分語文教師由于自身專業素養有限,且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重視灌輸式作文教學,讓學生按照固定的寫作方法擬提綱來進行寫作,這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還會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此外,語文教師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培養,學生很難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寫作潛能的挖掘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分析
(一)注重素材積累,創新指導策略
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去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根據現實生活中的現象歸納和總結規律,學會將不同事物進行對比和分類,并適時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及時和伙伴們交流,在這一整個過程中對生活素材進行積累,增長自己的見識,從而增強寫作的能力。語文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閱讀,因為通過閱讀能夠不斷積累作文素材,能夠學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物,能夠使人變得更加博學,也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學到文字的使用方法,從而能夠從初步模仿到獨立寫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進行“口語交際:趣味故事會”的教學時,語文教師應利用這次機會,把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他們感受到故事本身以及描述故事的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注重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隨時積累寫作素材,進而能夠在寫作時有話可說,保持對寫作的興趣[4]。
(二)聯系生活實際,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
語文教師應聯系生活實際,充分開發學生平時能夠體驗到的資源作為寫作的素材,使學生能夠有話可說,有文可寫,并鼓勵學生將親身體驗到的生活實際以及自身的所思所想通過文字的形式準確地表達出來。在寫作情境中,學生會更具有表達的欲望,這能夠提升學生對文字的敏感程度,調動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例如,語文教師布置以一年四季為主題的作文時,可以讓學生根據當季的景物和氣候等進行歸納總結,然后將其運用到寫作當中。當語文教師布置與交通相關的作文時,則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過馬路和逛街時所看到的情景和產生的感想,并將其作為寫作的內容,這樣可以使作文的內容貼近實際而不空洞乏味。
例如,在進行《火燒云》這篇課文的教學時,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天氣、天空等,仿照課文的寫法,從細節之處去描繪雨天、陰天、晴天、霧天等常見的天氣狀況,從而鍛煉學生對某種現象的寫作能力。
(三)為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優化評價方法
語文教師應充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鼓勵學生在寫作的基本程序要求下,將自己的想法濃縮成精練的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只有不被束縛的思想才能凝結成優秀的文章,語文教師應讓學生意識到寫作是寫作者本身主動而熱情地去通過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行為,讓學生明白寫作能夠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能夠抒發自己對萬事萬物的看法。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去進行作文訓練和表達,在保持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支持學生暢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5]。
例如,在進行“習作·小小動物園”這一節內容的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表述自己想象中的動物世界,用自己的話把動物的形態、狀態、特色描繪出來,并和其他同學互相探討和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擁有表達的機會,能夠將讀和寫結合起來,在寫作時有更多的素材可寫。
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模板化的評價方法,多利用互聯網上全國語文名師的資源去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學生的文章,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在寫作時的心理狀態和所要表達的內容與情感,將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師生互動性評價結合起來,發揮作文評價的作用。
(四)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語文學習中,寫作與閱讀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寫作是最后的目的,而閱讀則是基礎。要想更好地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那么首先就得注重對學生進行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基于此,語文教師可在作文教學中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閱讀主題,并且在平時多給學生介紹一些比較優秀的書籍,借此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生的閱讀量越大,其腦海中蘊含的寫作風格和文字也就越多,這能夠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寓言二則》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其他寓言故事或者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小故事。另外,語文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形成邊讀邊動筆的閱讀習慣。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從而促進學生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更靈活地運用文字,并學到更多的寫作風格與技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學生基本上是根據語文教師的思路以及指導方法來完成作文的,但長此以往,學生自己的情感得不到表達,也就失去了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會限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創設更多與作文主題有關的情境,并借此來有效調動學生的寫作欲望。如在想象類作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前應給學生創造相應的創作情境,充分吸引學生,這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還可以提高作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此外,語文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平時養成寫日記或周記的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越來越喜歡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同時也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6]。
作文素材往往需要在生活當中尋找,對小學生來說,真正優秀的高質量作文未必需要華麗的辭藻,而是結合生活實際發出的感悟。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避免讓學生單純背誦和應用假大空的作文模板,而應引導學生用閱讀和借鑒的方式去體會優秀作文的寫作方法、表達方式、結構特點、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與語言表達等,讓學生學會在生活實際及閱讀他人作品的過程中提煉出寫作素材。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并從中體驗、感悟真實的生活,從而積累廣泛的作文素材,有效提升寫作能力。
(五)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優化寫作思路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作文思維比較雜亂,這是因為部分語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機械、陳舊。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優化寫作思路,因為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清晰,它以圖像的形式對復雜的知識點加以整合和概括,不但使知識點更加醒目直觀,而且還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形成更深的印象。因此,語文教師應積極地將寫作經驗與思維導圖結合起來,以便幫助學生理順作文的思維方向。
例如,在以“我的母親”為主題的作文教學課上,語文教師可將思維導圖與作文教學活動融為一體。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的作文主題是‘我的母親,你們會怎么寫呢?請大家運用思維導圖呈現自己的創作思路。”然后,學生一邊對“我的母親”的文章主題加以剖析,一邊認真地制作思維導圖。在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提示學生。有的學生以“我的母親”為中心,使用一個圓圈把“我的母親”圈起來,向周邊延展出相貌、個性、興趣、說話、行為等各個分支;有的學生以“母親”為中心,通過思維的擴散,向周圍擴展出母親的特點、母親的言行舉止、母親與我等分支。教師讓幾個學生將他們制作的思維導圖在班上進行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得非常熱情與踴躍。最后,教師又讓學生按照他們制作的思維導圖,對“我的母親“展開創作,讓學生以清晰的寫作思路去完成作文。
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對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動創造性,開發多元化的興趣課堂,讓學生愛上寫作,學會寫作,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和語文教學目標的全面達成。
[參考文獻]
劉大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中旬,2022(2):62-63.
龐玉紅.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技巧[J].讀與寫:中旬,2022(2):70-71.
李志云.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讀與寫:上旬,2022(3):27-28.
程飛.淺析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作文:教研,2022(1):33-34.
葉宏武.課外文學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學周刊,2022(6):105-106.
李秀娟.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析[J].亞太教育,2022(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