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蓓
在生物學科學技術結構中,胚胎工程是一項發展前景良好的熱門領域,在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農業、醫藥產業以及畜牧業等行業中都能找到胚胎工程的身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生物學教學體系中也開設了這一專題。但是,自新課程改革以來,該專題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胚胎工程的知識體系,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應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高中生物學選修3“胚胎工程”專題教學開展教學活動時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許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面對難題的處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就學生在學習“胚胎工程”的實際狀況來看,盡管許多學生在遇到難題時會與同學共同討論,或者是詢問教師解答疑惑,但依舊存在一些學生在面對難題時選擇獨立思考甚至是置之不理。這樣的學習方法必然會導致難題無法被有效地解決,從而導致這些學生產生學習困難。另外,查閱資料也是解決難題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但在對某個問題產生疑惑或者是依靠自身能力難以解決時,只有少部分學生會選擇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解決問題。總之,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正確是導致“胚胎工程”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多元化
在“胚胎工程”專題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些教師還在沿用單純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并不會使用諸如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式這樣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對“胚胎工程”的認知普遍不足,在其思維框架中并沒有形成良好的認知基礎,這也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找到最恰當的教學方法。與此同時,高中生物學課程整體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單一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往往是最直接也是最節省時間的形式,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基于這樣的情況,在“胚胎工程”的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講授式”教學,并在其中摻雜討論法和演示法,教師就完成了教學。但這種單一的形式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不高,也無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對前沿報道的關注程度不足,參加培訓較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材上的一些內容難以做到與時俱進,因此,教師需要多多關注前沿的科學報道,并積極參與培訓活動,從而更好地為學生補充知識,但教師普遍沒有參與更多的培訓活動,對一些前沿性的“胚胎工程”相關的報道和資料也沒有過多的關注。同時,在查閱資料方面,教師大多只是借鑒相關的課件或者是在互聯網上參考相關教案來完成教學,對一些前沿性的科學技術不夠了解,難以有效補充知識。
二、解決高中生物學選修3“胚胎工程”專題教學中問題的具體對策
(一)學生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提升“胚胎工程”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應在正式上課之前進行高質量的預習,明確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上,學生要學會主動思考相關問題,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面對一些存在困惑或者是依靠自身力量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學生要學會積極主動地與同學和教師交流,及時解決問題,獨立思考取得的效果不如向教師請教或者是查閱資料。此外,在對知識的記憶方面,學生也應應用一些恰當的記憶方法,如將知識點與圖像融合,在圖像中將胚胎發育每一個時期的特點標注出來,加深記憶。在課后也要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做到有效的鞏固。
(二)教師要適當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在“胚胎工程”專題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單一的“講授式”的方法只會讓學生認為知識枯燥。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問題,同時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和談話的方式來對某些知識點進行講解,在課堂上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
(三)多參加專業培訓,了解科學前沿
學校可以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來學校進行培訓,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或是組織教師共同參與座談會,對教學方法和有關內容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在制作教學課件的過程中,教師應多收集一些前沿性的科學知識,通過閱讀雜志或期刊的形式獲取更多的先進內容,從而為學生進行更好的知識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識領域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延伸。
綜上所述,就現階段高中生物學選修3“胚胎工程”專題教學開展的具體情況來看,學生和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都存在一些問題,這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并積極了解相關領域的前沿性內容,為學生做好知識補充,學生也要尋找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使自身真正掌握“胚胎工程”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