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琳
通過關注學生的情感,可以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英語學習,促進學生增強英語自信,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目前,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很少重視對學生的情感關注,因此,應該加強對英語教學中的情感關注研究。
一、英語教學中情感關注的重要性
傳統英語教學方式主要的作用是促進學生的認知策略發展、人文精神培養和語言技能形成,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可以及時與學生溝通,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僅可以傳授英語知識,還可以與學生有更好的感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一)促進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加強對學生的情感關注,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點,感覺到教師的信任,進而更加相信教師,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提升英語能力。
(二)使學生形成優良的學習品質和高尚的情操
由于學生很難有英語語言環境,因此無法很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挫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通過情感關注,教師可以及時關注并解決學生的情緒問題,為學生帶來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教師及時對學生的情緒進行引導,還可以促進學生堅毅品質的形成,激勵其形成不畏困難的學習品質,使學生面對問題不退縮、不自我懷疑,促進其高尚情操的形成。
二、英語教學中的情感關注措施(一)創設情景教學,營造教學環境
教師在學生情感關注的工作中,應該創建教學環境,使學生可以在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學習,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簡筆畫、實物展示等方法,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更親切的感受,更有興趣去進行英語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中。例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良好的課堂準備,通知學生攜帶與主題相關的水果、牛奶等材料,這樣會增強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的興趣,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學生可以有序地運用材料制作水果牛奶,在教學活動中強化英語學習,能夠掌握順序詞并簡單地使用。在學生制作完畢后,可以品嘗自己的制作成果,也可以和同學互換水果牛奶品嘗,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其成就感。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引導意識,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自身教學方式的注意,使學生產生親切的感覺,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在教師進行英語教學前,如果出現情緒問題,應該在課外自我調節,避免將個人情緒帶到課堂中,以免因為教師的個人情緒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不斷采用各種英語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英語教學環境更加親切、有趣。
(二)運用多種手段,營造和諧氛圍
學生每天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枯燥的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受,因此,需要使用多元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興趣,活躍教學氣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猜謎語、小組討論、多人表演等方法講授英語知識,使學生更加喜歡英語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An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時,由于這單元的文章都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選取相關文章,指派學生進行小組表演,使學生在準備表演和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增加對本課內容的了解,加強學生的情感感受,使不愛表達的學生也可以主動開口說英語,發揮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使全體學生都積極投入課堂活動中,形成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三)注重教學評價,增強學生自信
由于英語教學屬于第二語言教學,很多學生很難真實了解到自身的學習水平,在英語學習中甚至還會產生自怨自艾的情緒,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感受的注意,對其進行積極的教學評價,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有些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較弱,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需要及時注意這類學生的情緒,不要嘲諷、訓斥其英語問題,打擊學生自信心,導致學生無法良好地學習。而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關注,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優點,再通過優點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教學評價,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師生互評的方法,使學生表達自身的感受,促進雙方成長,使英語教學活動更好地進行。教師在對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應該采用簡單的問題,對其英語學習中的進步及時鼓勵,使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也能得到較好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英語成就感。在英語學習中,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增強學生的學習感受和能力。
(四)注重溝通,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與學生的溝通,通過溝通可以建立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如果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學生很容易對課堂產生厭倦心理,調皮的學生甚至會打擾課堂的正常進行。教師應該注意與學生的溝通,處理好師生關系,以免過于嚴格或過于寬松產生師生矛盾,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加強師生之間的親密感,這樣學生會對教師的課程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情緒和心理的觀察,及時發現學生的變化,使師生可以有效溝通。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到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應該予以充分尊重,在批評教育時不使用對學生心理傷害過重的語言,使學生可以沒有心理負擔地接受批評并進行改善。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如果學生產生情緒問題,教師應該盡快分析問題并解決,使學生可以快樂學習英語。
(五)表達愛心,對學生加強信任和期待
教師不僅需要教學知識,還需要給予學生關愛。根據相關調查研究,超過一半的學生更喜歡具有師愛的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關愛,那么學生也會自覺地尊重教師,和教師的關系也更加親近。教師的師愛需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在教學中體現,還可以在作業的批改和審核等工作中表現出來。例如,某班級英語成績較差,教師通過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感受,在課后的作業批改上也彰顯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加強對學生的鼓勵,使學生在鼓勵和期待下主動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在教師的師愛下,學生可以感覺到教師的信任和期待,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思考,克服自身的學習困難,提高英語成績。
(六)注重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鼓勵學生
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還是學生的榜樣,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樹立積極、開朗的形象,加強自身的責任意識,遵守教師的職業規范。在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都需要一絲不茍地講授,使學生充分理解,增強對學生的感染力,使學生可以充分吸收知識。教師在課下也需要保持積極學習的專業態度,不斷進行聽力練習,加強對優秀教學方法的研究,這不僅可以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學好英語應該長期練習和學習,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發展。
(七)注重課外的情感教育,充分利用資源
大多數英語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關注都是在校內進行的,很難更好地了解學生,進而導致教師無法及時調節學生的情緒問題。教師應該對課外的教學資源加強關注,采用英語活動小組、課后談心等方式與學生加強溝通,及時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更好地了解學生,進而改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家訪的方式直觀地了解學生的情感,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增強對學生的了解,加強家長的英語學習意識,使學生在家中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監督,增強學習效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觀察日常生活,選擇合適的元素和創意開設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八)加強對學生的關注,重視學生全面發展
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使教師可以及時改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教師不應該以有色眼光來看待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情感變化的重視,通過了解學生的情緒和心理,改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成長。鼓勵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手段之一,教師在鼓勵學生時應該注重語言,以免語言蒼白影響鼓勵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日常情況,給予學生合適的意見和鼓勵,促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因為多種原因,難以及時關注到學生的英語情感變化,以至于有些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導致英語學習效果不佳。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方法,加強對學生的情感關注,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產生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