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廣軍
摘要:當前時期,信息技術被普遍地應用于各個行業和領域,正在體現著日益關鍵的作用。小學時期信息技術學科的設置能夠為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不容樂觀,尤其是缺乏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為此,文章主要分析了信息素養的涵義、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舉措,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信息素養;培養
基于信息技術的持續進步,更多的行業和領域應用自動化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業已變成社會生產和國家發展中的一種關鍵技術。小學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不可一味地實施聯機講解、機房教學模式,而需要關注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水平,確保學生在學習很多信息技術知識的基礎上提升信息素養,即可以更進一步地思考信息技術的應用問題,從而為培養社會發展的信息技術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信息素養的涵義
《信息技術》明確指出,信息素養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信息意識。所謂的信息意識即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處理實際生活問題的意識,這屬于信息技術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二是信息科技常識。所謂的信息科技常識即學生通過學習信息技術學科,能夠把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用意領域、發展歷程等。三是信息能力。所謂的信息能力即學生采集、處理、傳輸、加工信息的基本能力,當然還涵蓋自主評價信息系統的能力。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盡管素質教育的實施不斷擴大和深入,可是小學教學依舊以取得優異考試成績為目標。為此,不少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較難契合越來越發展的教育與科研需求。并且,基于應試教育的發展形勢下,教師缺乏提升自身信息技術素養的意識,不能真正地明確信息素養的價值和意義。
(二)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小學階段的學生恰恰處在對信息技術充滿好奇心理的時期,為此,學生具備非常強的信息技術探究和學習欲望,然而,其自主控制能力較低,因此在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中不能時刻保持專注的態度,因此學習效果不理想。
(三)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教育體系影響下,不少學校都存在升學的巨大壓力。因此,一方面,學校投入的信息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甚至有的學校難以為學生提供微機室;另一方面,學校忽視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認為小學時期的信息素養培養不重要,鑒于此,學生的信息素養大都缺乏。
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舉措
(一)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
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直接影響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教師是學生信息的傳播者,因此,教師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教師不但應掌握豐富的信息技術知識、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能,而且應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識,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自身的榜樣效應影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總之,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信息意識的提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熟練地應用計算機軟件工具,并且提升自身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不斷轉變教學思想,開發與使用網絡信息服務于教學工作,才可以給學生創設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環境,從而指引學生綜合地認知學習對象、創新性地處理問題。
(二)以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習慣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習慣。具體來講,表現為下面幾點上:一是要求學生遵守計算機房的各種規章制度,讓學生上課時有序坐好,確保規范操作,不可隨意玩網絡游戲、禁止瀏覽不健康網站,不可亂拔網線或毀壞有關計算機設施,應懂得珍愛設備。二是時刻維護計算機房的美觀和整潔。例如,要求學生進計算機房時穿鞋套,以及禁止學生帶入跟課堂不相關的物品。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計算機使用習慣。例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會指導學生管理信息資源的方式,像是桌面的管理、文件夾的整理等。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管理信息資源,不但提升了信息應用效率,而且更好地體現信息的價值。總之,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形成良好信息素養習慣,非常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三)結合良好教學氣氛的創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
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進而指引學生更加主動地探究信息技術,這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信息意識昭示了學生的信息敏感程度,可以使學生以信息技術作為視角分析和處理問題。針對一開始學習信息技術的小學生而言,教師都想要給學生呈現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讓學生明確學習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操作的價值、意義,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信息意識。因此,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像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搜索引擎有關知識時,能夠安排學生一些任務,像是搜索“小學生故事大全”、“小學英語學習技巧”等,以使學生在具體動手操作中學習搜索引擎的應用方法;還能夠組織學生瀏覽一部分有益于學習和成長的網站,以使學生體會學習知識的快樂;還可以在局域網共享資源,制作跟學生學習和生活相貼近的網頁,設計“每周信息”、“教師信箱”等欄目,學生在互動參與和網頁瀏覽中能夠提升信息意識以及分析信息的技能。
在信息社會發展背景下,學生很小就受到信息化環境的感染,因此從小也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例如,學前階段的孩子的信息意識僅僅處在感知階段,還難以真正應用。而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夠進一步學習和了解有關信息技術學科,可以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涉獵有關信息知識,并且可以判斷信息來源的真偽或可靠性等。如此一來,盡管非常有助于學生信息敏感程度的提升,可是學生難以科學地認知、清晰地判斷信息的概念或價值。像是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往往需要結合相應的信息問題分析有關的信息源,且實施科學的信息獲取和使用方法。并且,結合信息受眾的特點選用合理的信息溝通形式,以及結合相應的任務需要比較信息獲取方式的優劣、甄別信息等。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或生活中處理問題時科學地選用信息工具手段,且增強信息安全觀念。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教師能夠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提供有關的學習項目,讓學生根據實際生活情境學習信息知識,且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完成有關的任務,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意識和實現教學目標。例如,當今在生活實際中訂購飛機票會存在一些詐騙問題,即旅客通過網絡訂購飛機票,其在出發之前接收到航班取消的通知,倘若要求改簽,那么應支付相應的費用,且提供相應的銀行卡信息,意味著航空公司會將誤機費轉到銀行卡。不少旅客未曾明確這屬于一種詐騙行為,結果會損失相應的財產。在此過程中存在的主導問題是被騙的旅客缺乏一定的信息素養,在未曾認真鑒別信息真偽的條件下即透露有關的銀行卡信息。事實上,在碰到如此的現象時,人們先是應提高防范意識,結合正規的手段鑒別信息的真偽,像是撥打航空公司電話、結合官網查詢等,再決定是否采取行動,并且時刻注重保護自身的隱私和個人信息。而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通過滲透這種生活情境或案例,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四)以興趣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技能
可以說,小學信息技術課屬于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啟蒙階段或起點。教師應要求學生懂得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溝通和檢索,懂得編輯文字、輸入文字、瀏覽網頁等,這都屬于基本的信息素養和技能。通過信息技術教學,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計算機在信息整合中的價值,明確信息技術服務于自身生活和學習的快樂,這都屬于小學信息素養培養的目標和任務。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開展,確保寓教于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輸入信息時,能夠應用《金山打字通》的打字游戲,學生能夠在玩游戲過程中錄入信息,這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指法。再例如,在指導學生如何復制時,可以先輸入一名同學的名字:“李曉輝”,然后讓學生留意,教師只是動力幾下鼠標,然后屏幕上便出現了非常多的名字“李曉輝”,這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被瞬間吸引。如此的寓教于樂的方式,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小學生在網絡信息世界中尤為精準和迅速地搜索其需要的信息,這是有著較高信息素養的表現。因此,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靈活變化教學方法,以使學生可以熟練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懂得精準和迅速地檢索信息,讓學生切實感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搜索引擎知識時,能夠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搜索“小學生必讀的十本書”、“小學數學公式大全”等,讓學生迅速地把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然后再指引學生瀏覽一些網站等,這樣學生能夠更真切地感受網絡信息技術的學習樂趣,從而有助于提升其獲取信息的技能。當前時期,網絡客戶端、各種聊天軟件等都變成了人們溝通信息的基本途徑,要求學生掌握信息溝通的技能,這也屬于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還應有效指引學生登錄管理完善的網絡論壇等互動交流,切實以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學生的信息意識和素養。
(五)培養學生的數字化學習以及創新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字學習和創新能力重點體現在創設數字化學習環境、收集資源上,簡而言之,即培養學生選擇和應用數字化工具的能力。換言之,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科學評估數字化工具和資源,且結合自身的具體需要進行科學的選擇。與此同時,結合相應的學習任務,應用數字化資源創作作品和完善學習過程。而數字化學習過程涵蓋選擇和應用數字化資源、軟件、設備等,其首先明確學習目標,然后選用學習資源以及工具,再組織學習過程。像是在“幾何畫板”的應用中,學生首先明確要學習和解決的問題,再選用軟件——幾何畫板來學習,然后結合幾何畫板工具和有關資源處理具體問題,在完成學習之后借助結合畫板跟同學共享資源、溝通學習心得,當然,學生還能夠拓展幾何畫板軟件。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首先進一步把握數字化有關內容與工具,然后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且引導學生持續拓展應用領域,從而實現理想的學習效果。
(六)規范學生的信息道德以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一是規范并學生的信息道德。在培養學生信息道德上,教師應用以往的說教式與案例分析使的手段往往難以實現理想的效果,因此,其需要重視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學習活動中的所有細節。當今,我國社會的網絡發展形勢較為復雜,網絡社會中充斥著各種信息,即有好的信息,也有不好的信息,這非常容易影響小學生,其需要學生不但具備綜合的信息技術技能,而且還應具備正確的網絡價值觀或道德觀。因此,教師應時刻留意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的一系列細節,積極肯定和表揚學生正確的信息技術價值觀,并且指引學生規避不良信息。此外,教師還能夠在教學中選出一部分信息技術學習中表現好的學生,讓其他同學以此為榜樣,這樣一來不但能夠使學生間的互動學習距離拉近,而且能夠結合榜樣效應。
二是培養學生的信息責任意識。毋庸置疑,信息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然而,信息技術也會對社會形成負面影響,其是利是弊主要受到信息技術應用者的決定影響。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啟發學生明確信息技術的價值以及信息技術發展中面臨的一些缺陷或問題,讓學生遵守有關的信息法規,且結合社會信息倫理道德組織信息化建設活動。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其需要擔負的責任和義務愈加重大。像是其應具備信息安全觀念,重視保護與尊重別人的隱私,并且懂得應用信息技術方式保護數據的安全,以及遵循信息倫理道德規范和道德法規等,還應合理地認知自身的社會身份和組織信息活動等。換言之,即使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其行為也應具備規范性與合理性,以及懂得以科技方式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等。例如,有的網民在網絡上詆毀公眾任務以獲利。對于類似問題,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指導學生探究網民犯罪類型、需要吸取的教訓、網民需要建構的良好網絡形象或角色等,從而以這種案例啟發學生變成一名真正合格的“網民”。這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素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需要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以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習慣、結合良好教學氣氛的創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以興趣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數字化學習以及創新能力,以及規范學生的信息道德以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作者單位:裴廣軍? ? 山東省鄒城市鮑店煤礦學校
參? 考? 文? 獻
[1]李曉紅.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J].科技視界,2015,(20):206.
[2]朱妍霖.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8,4(9):121.
[3]陳忠良.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J].新課程·上旬,2014,(11):182-182.
[4]徐建雙.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J].魅力中國,2018,(49):52-53.
[5]汪洪.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J].新課程·小學,2018,(10):111.
[6]朱妍霖.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8,4(9).121.
[7]吳燦華.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網絡素養[J].科學咨詢,2017,(26).12.
[8]丁文勝.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網絡素養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7,(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