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
白帶是女性生殖道分泌出來的物質,包括陰道黏膜滲透出的物質,宮頸、輸卵管腺體、子宮內膜分泌的物質,小陰唇皮脂腺、大陰唇汗腺、尿道旁腺、前庭大腺等分泌的物質。簡而言之,白帶是非經期女性的陰道分泌物。
在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白帶的質地與分泌量與女性體內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不同而相應地出現不同的改變。
第一種情況:月經干凈后。少量白帶,呈白色、糊狀。在月經中期即將排卵時,因為宮頸腺體的分泌活動頻繁,白帶增加,微黏拉絲,透明,像蛋清一樣。
第二種情況:排卵2~3日后。白帶由透明變成混濁,量不多,呈稠黏狀。
第三種情況:行經前后。由于盆腔充血,陰道黏膜的滲出物變多,白帶亦隨之增加。
白帶有無異常,難有一致的衡量標準,體質不同的女性,白帶的量亦有區別;即便是同一名女性,所處階段不同,則白帶的量也存在差異。正常狀況下,白帶為白色,個別時候為透明色,呈稠狀,無絲毫異味。白帶若與以往不同,表現在白帶的色、量、氣味、質地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則表明白帶異常。
如何通過醫學手段來檢查白帶異常呢?最普通的白帶檢查即是白帶常規,通過白帶常規檢查來診斷受檢人員的身體健康。但白帶常規檢查化驗單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往往讓人不知所云。諸如清潔度、pH值、真菌檢查等,這些項目分別表示什么含義?透過這些異常指標,人們能夠從中發現哪些疾病征兆呢?
這是個用于評價陰道微生態平衡的關鍵觀察指標。白帶在正常時,看上去和蛋清類似,或呈白色糊狀,無腥臭味。在妊娠期及排卵期,因為雌激素水平提高,白帶量亦隨之變多;而絕經后的女性,因為雌激素水平不高,白帶則慢慢變少。
醫學實踐中,白帶清潔度共有4個等級。其中清潔度為Ⅰ~Ⅱ度表示正常;清潔度為Ⅲ~Ⅳ度表示異常,說明陰道有炎癥。當然,對于清潔度為Ⅲ的患者,要根據具體癥狀方可給予準確判斷。
可以用來判斷女性有無細菌性陰道炎,但檢查結果有時存在假陽性。將少量陰道分泌物置于玻片中,放進1~2滴10%氫氧化鉀溶液,若有爛魚肉樣腥臭味,是由于胺和堿相遇釋放出來氨的氣味,為細菌性陰道炎的典型表現。當然,為了防止假陽性,應根據受檢人員的其他臨床表現,再輔以其他檢查方式綜合評判。
可以用來判斷女性有無真菌性陰道炎。若婦科檢查單中真菌檢查為“+”號,表明從陰道分泌物涂片里發現了真菌孢子、假菌絲和出芽細胞相連接等。因為正常情況下,陰道分泌物是不會存在真菌的。所以若在陰道分泌物里發現了真菌,無論其數量如何,都可確診是真菌性陰道炎,要第一時間前往醫院規范治療。
這是評判滴蟲性陰道炎的一個關鍵檢查項目。陰道毛滴蟲是一種鞭毛蟲,常常寄生于女性的尿道和陰道,引發滴蟲性陰道炎,女性在受感染后或出現外陰灼熱、瘙癢、陰道分泌物異味或表現為泡沫狀,嚴重的還會導致女性不孕癥。若婦科檢查單中滴蟲項目有“+”號,表明通過陰道分泌物涂片發現了滴蟲。這時就可確診患上了滴蟲性陰道炎。
此病可通過性傳播(男性感染此病后通常沒有顯著表現),因此,宜男女雙方一起進行治療。
這個指標重點用來診斷細菌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常規癥狀包括:白帶為灰綠色或灰白色,同時存在異味,陰道分泌物增加、外陰瘙癢等。
線索細胞是加德納菌(多形性、微需氧的一種革蘭染色不定桿菌)和其他短小桿菌黏附于陰道鱗狀上皮細胞之后產生的。若在白帶常規檢查單上線索細胞這一項目中發現+號,表明受檢人員或患了細菌性陰道炎。應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求診,通過藥物進行規范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