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妍 柏玲
美術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健全面向人人的學校美育育人機制,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因此,鄉村幼兒園應提高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改革教育觀念、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提高鄉村幼兒美術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然而,當前鄉村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還存在很多問題。筆者圍繞鄉村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展開探討,分析了鄉村幼兒美術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以供參考。
一、發展鄉村幼兒美術教育的意義
(一)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藝術教育對于立德樹人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學校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最主要的途徑和內容。藝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深厚的民族情感,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美術教育,幼兒能夠充分感知身邊的事物,學會發現生活之美,并運用作品表達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受。同樣,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作品,能夠了解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發展情況,選擇與幼兒發展水平相符合的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美術教育能夠培養
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幼兒教育的重點內容。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能夠引導幼兒觀察、接觸生活中各種美好的事物,使幼兒學會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同時,美術活動本身就是創造性活動,幼兒能夠在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自由創作,這有助于讓幼兒感受到創造的快樂,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三)美術教育能夠培養
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能為幼兒園美術教育提供多樣的活動材料。教師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運用自然材料,為幼兒進行創作提供了更廣闊的想象和創造空間,這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使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會尋找自然之美、欣賞自然之美,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教師將美術教育活動與自然資源相結合,也有助于提高幼兒園美術教育的質量,提升幼兒的美術素養。
二、鄉村幼兒美術教育的特點
(一)鄉村幼兒美術教育的游戲性
美術教育的過程,不僅是幼兒學習美術知識的過程,也是幼兒表達內心情感的過程,幼兒的作品往往能夠反映出他們對生活的認知水平。3~6歲幼兒的心智發育尚不完善,他們通過具體的活動形成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因此,在美術教育活動中,鄉村教師應結合幼兒的感知能力、興趣愛好,將游戲活動與美術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獲得靈感和啟發,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鄉村幼兒美術教育的生活化
藝術源于生活,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根據當地的鄉土人情,開展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活動,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探究欲望。由于幼兒的年齡小,他們的創作水平有限,因此,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開展與幼兒生活相貼近的美術活動,引導幼兒積極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
三、鄉村幼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高度重視鄉村幼兒美術教育的背景下,我國鄉村幼兒園美術教學情況有所改善,比如:教師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家長逐漸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等等。但大多數鄉村幼兒園的發展都受制于經費,經費不足導致鄉村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活動開展艱難。同時,鄉村幼兒園位置偏僻,與城市相比教學條件較為落后,且大部分家長不理解幼兒園開展美術教育的意義。從幼兒方面來看,幼兒進行美術創作的熱情不高,他們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活動,甚至對美術出現反感和厭倦的情緒。
(一)鄉村家長美術教育觀念片面
在一些位置偏遠、經濟條件落后的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著輕視幼兒美術教育的現象。大多數農村家長所持有的美術教育觀念較為片面,他們對幼兒園開展美術教育的支持度不高。甚至一些農村家長將教師能教幼兒多少拼音、生字和算數作為選擇幼兒園的標準,他們不關注幼兒園美育課程,認為美術課就是教師帶幼兒玩,幼兒學不到任何知識。這導致一些鄉村幼兒園忽略美術課程的建設,將美術課改成識字、算數等課程,與美術教育相關政策的目標和要求相背離。
(二)鄉村幼兒園教學資源匱乏
幼兒園的教學環境對美術教育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馬拉古奇說:“我們重視環境,因為環境有能力去組織、提升不同年齡的人之間的愉悅關系,創造出美好的環境,提供變化,讓選擇和活動能日臻完善。而且環境的潛能可以激發社會、情感和認知方面的種種學習。”但是鄉村幼兒園的教學條件較為落后,缺少先進的教學設施,無法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資源,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由于教師僅僅提供彩筆、白紙、油畫棒等材料,幼兒只能進行簡單的繪畫活動。久而久之,幼兒會將美術活動理解為單純的繪畫活動,從而喪失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此外,一些鄉村幼兒園使用的美術教材已經過時,不適合當前幼兒的發展,久而久之,幼兒會對美術課程產生抵觸和厭倦心理。
(三)鄉村幼兒園教師專業水平較低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能力、思想品德等對幼兒具有直接的影響。但是,大部分鄉村幼兒園教師為本科以下學歷,或是中專學歷。他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教師培訓,不具備系統性、科學性的幼兒教育觀念,難以對幼兒進行專業、科學、全面的教育。因為鄉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較低,他們的教學能力存在明顯不足,所以無法滿足幼兒能力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方面,大部分鄉村幼兒園的美術課都非常簡單,以教師提供示范畫作、幼兒模仿為主。有的鄉村幼兒園甚至取消了美術課,沒有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由此可見,大部分教師缺乏美術相關知識,操作能力較低,無法為幼兒的美術學習提供專業指導。在教學環節,教師直接讓幼兒模仿范畫,導致幼兒的作品缺乏創新性,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不高。
四、鄉村幼兒美術教育的改進方法
(一)利用家庭訪談轉變
家長的美術觀念,引導家長支持美術教育家長應正確認識幼兒美術教育,充分了解幼兒美術教育的內涵。美術教育并不是單純地灌輸美術知識、訓練幼兒的美術技巧,而是重視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等。因此,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家長了解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家長為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提供支持。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家庭訪談、開展教育講座、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美術活動等方式,讓家長深入了解幼兒美術教育。又如,幼兒園可以邀請家長來園參加親子手工課,在增進家長和幼兒感情的同時,讓家長親身體驗到美術活動對幼兒各項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美術創作活動,有助于促進幼兒園鄉村美術教育質量的提升,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全面發展。
(二)充分利用鄉村本土資源,彌補資源匱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它的教益無窮無盡。”大自然中蘊含著豐富的資源,教師應多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接觸大自然,運用自然環境資源進行美術教育,讓幼兒發現自然之美、生活之美,通過美術創作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真實感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生活和大自然可以為美術創作提供靈感,教師應充分挖掘自然環境資源進行美術教育,如山間的溪流、谷堆上方的夕陽、農田里的莊稼、路邊的野花野草等,都是大自然中最美麗的畫卷。另外,與城市相比,鄉村的生活氣息更加濃厚,鄉村中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民間風俗,教師可以利用這些風俗活動豐富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內容。除風俗、美景以外,鄉村還具有豐富的物產資源,教師可以根據鄉村本土特有的資源開展不同形式的美術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可引導幼兒在瓜果蔬菜上畫畫,將瓜果蔬菜制作成各種各樣的娃娃,將蔬菜的葉子拼成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等等。豐富的鄉村本土資源可以彌補幼兒園教學資源的不足,緩解美術教具匱乏、教育活動難以開展的情況。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因此,鄉村幼兒園教師應合理利用鄉村自然資源,創設貼近自然、貼近幼兒生活的美術教育活動,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和創造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提高師資力量,加強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鄉村幼兒園應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使教師掌握專業的幼兒美術教育知識。教師具有專業的美術知識才能給幼兒灌輸正確的美術觀念,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次,當地教育部門應充實鄉村美術教師隊伍,穩定鄉村美術教師來源,鼓勵當地教師留在本地工作,給予他們適當的福利補貼,以提高鄉村教師的工作幸福感。再次,園本教研是促進鄉村教師發展的途徑之一。園本教研可以立足本園的現實情況研討教學中的問題,如幼兒園的管理、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園本課程的開發、課程綜合評價等,通過教師的交流研討解決問題。最后,幼兒園應為學歷水平較低但經驗豐富的幼兒美術教師提供理論指導。這類教師雖然學歷水平低,但她們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幼兒園應引導這類教師學習美術專業知識,開展更加科學合理的美術教學活動,以吸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發展。
總之,培養學前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是進行藝術欣賞和藝術創作活動的前提,是培養幼兒豐富的審美想象力、透徹的審美理解力、活躍的審美創造力的基礎。幼兒美術教育是幼兒啟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鄉村幼兒來說,美術教育可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藝術素養。鄉村幼兒園應提高教師、家長、兒童對美術教育的
重視程度,解決當前鄉村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鄉村幼兒美術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