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

當前,成都基礎軟件的整體能力逐步提升,重點企業技術不斷成熟,企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強。
在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的新時代背景下,基礎軟件作為國家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重要性日益凸顯。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呂衛鋒曾表示,“基礎軟件處于產業鏈上游,負責研究、制定并控制軟件產品的核心技術、體系結構和標準,控制著整個產業的游戲規則。”
為推高本地基礎軟件產業的發展水平,近年來成都不斷將政策、資本、人才投入到基礎軟件領域,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企業與產品。創意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創意信息)旗下的數據庫全面適配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憑借高性能、高創新性、高市場化等綜合指數優勢在2022信創產業分類排行榜單中排名并列第二;新華三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新華三)基于紫光云可為企業提供同構混合云,提供多云、公有云、私有云、邊緣云在內的多種云交付模式;以汽車底層基礎軟件為切入點,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底層Hypervisor虛擬化操作系統填補該產品國內空白。
成都基礎軟件技術內涵不斷增加,生態建設正逐步走向新階段,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軟件、語言處理系統等關鍵環節已聚集創意信息、新華三、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久遠銀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四方偉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麒麟軟件(成都)有限公司、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合迅科技)等多家企業。圍繞著嵌入式系統、中間件、開發工具、數據庫等核心基礎軟件,成都更加注重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與跨領域價值鏈橫向拓展,加快產業生態共建、生態共享發展。
向“數據+智能”升級
2022年6月,由創意信息參與打造的“中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可控OLTP數據庫(分布式)聯合創新項目(一期)”在某省份“應用集成平臺云化(開關機)系統”完成全量數據割接,正式上線,成為國產數據庫“去O”(去除甲骨文的Oracle數據庫壟斷)替代的里程碑式突破。
以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為目標,創意信息基于多年的行業經驗積累與技術沉淀,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通過加大數據智能感知、流媒體智能邊緣計算、基于人工智能的模型服務安全平臺研發,持續打造并完善了基礎產品線、行業應用線“雙線”核心產品,為超過600家大型企業級用戶提供數字化服務。目前創意信息逐步建立起數據采集匯聚、數據處理、數據挖掘分析及數據應用的大數據全棧核心能力,有效支撐大數據業務由“數據+集成”向“數據+智能”全面升級。
在成都市某區域治理項目中,創意信息通過建設大數據智能融合平臺,提供集約化、可擴展的基礎支撐底座。集數據整合、數據展示、數據分析、數據決策、多方互動等為一體化功能組件化引擎,為上層應用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流程支撐、渠道支撐,有效促進基層治理工作精細化、協同化、便捷化、高效化,為構建現代化治理新體系提供助力。
“在推進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常面臨政府解決人員管理雜、效率提升慢;權責不明確、流程缺痕跡;業務協同難、問題難解決;信息不互通、全局難掌控;數據難統計、信息不全面;治理缺工具、辦公效率低等問題。”創意信息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意信息協助該區域從全局包括政府各職能部門、社會志愿者、居民等進行資源梳理,形成區域治理資源匯總。再通過可視化的流程引擎服務,構建一體化的協同工作流程機制,實現全員參與、共建共治的聯動成效,促進治理工作常態化運營。
隨著成都基礎軟件的整體能力逐步提升,重點企業技術不斷成熟,企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強,創意信息將錨定三方面為成都市基礎軟件產業發展提供助力。創意信息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迭代升級創意信息與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團隊共建的校企合作載體;立體整合基礎軟件上下游企業產品技術,聯合拓寬拓深業務場景;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技術、平臺和資源優勢,助力產業生態圈融合共生發展和跨區域協同。
走向云深處
在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中,云計算軟件是基礎軟件中的重點發展方向,迎來發展機遇。作為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的子公司,新華三通過一次次鮮活的實踐驗證其云計算實力。
面對新冠疫情對于城市治理的嚴峻挑戰,成都與新華三合作共同推動云平臺升級,快速完成8000多核計算資源的擴容和業務系統上線,實現疫情防控系統的快速迭代開發和部署應用。疫情期間,成都政務云平臺借助大數據能力、PaaS能力和AI能力,為2000多萬成都市民發放消費券無一差錯;成都高新區則借助紫光云打通入境、入住、核酸檢測、體溫檢測等24個環節的數據,建立起一人一檔的全流程管理,將入境人員的轉運流程從原來的3小時減少至半小時。
在華西醫院,新華三打造了大數據和醫療云平臺,不僅為臨床醫學、科研分析等業務系統提供數字化支撐,實現9套醫療系統的整合及統一接入,更通過統一的AI服務助力數據和AI平臺無縫對接,幫助醫院快速構建醫學模型,以技術驅動業務創新,支持1000余名科研人員的工作。
在這些應用中,新華三將自身技術組建為平臺能力,再根據實際場景需求提供相對應的綜合解決方案。其中,紫鸞平臺、綠洲平臺、數據庫是方案核心。具體來看,紫鸞平臺3.0為多中心、混合云、邊緣云、異構多云四大場景提供全面覆蓋的云服務,實現任意位置、任意規模、任意應用、任意模式的云場景化應用服務;綠洲平臺2.0能夠實現海量數據采集、共享、全域融合,全方位地激活數據價值,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SeaSQL系列數據庫提供關系型、內存型、文檔型、時序型、圖數據庫等共10種數據庫產品,覆蓋全域上云業務,一站式滿足云上數據庫的需求。
為滿足未來更多元化的場景需求,提供更穩定的基礎設施和更快速的響應能力,云計算正從集中式向分布式方向演進。國資委《關于加快推進中央企業上云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1+N+M”云計算構想,即構建一片中央企業基礎公有云 、N朵行業領域公有云和M朵企業特色私有云共生的混合云。基于KVM架構,新華三推出CAS 7.0虛擬化平臺,全面支持x86架構和ARM架構統一管理、同構/異構災備管理,以滿足在公有云服務、私有云服務、多云服務、邊緣云服務等不同場景下的全算力融合計算。
深耕中間件
在TIOBE編程語言排行榜上,多年來C++牢牢占據前五名。這棵計算機語言界的“常青樹”,近40年來在系統軟件、設備驅動程序、嵌入式軟件、加密與安全等領域都是首選編程語言。
以Qt為代表開發工具,其出色C/C++圖形庫為其它軟件的可視化呈現帶來極大助力,成為其必不可少的中間件。作為基礎軟件“三駕馬車”之一,中間件位于底層操作系統、網絡和數據庫之上,應用軟件之下,為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提供連接。
為降低依賴國外基礎軟件帶來的安全性問題,自2015年起,合迅科技開始研發C++軟件開發平臺合迅智靈1.0版本。經過多年深耕,合迅科技自主研發的國產C++軟件開發平臺,實現支持22種主流的國產操作系統和數據庫適配。經過電子科技大學測試,其2D的圖形渲染比國外同類產品渲染效率高20倍。為實現全版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可控,合迅科技與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打造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全面自主可控的軟件開發平臺。
盡管有如合迅科技一般深耕中間件領域的企業不斷崛起,但壟斷中間件市場的IBM、Oracle起步早、品牌知名度高、長期主導基礎理論和標準規范,還需整體生態市場共同發力。當前,國產中間件領域主要參與者金蝶天燕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中創軟件商用中間件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通集團等,紛紛在成都設立子公司,共同助力成都基礎軟件產業高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