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苗
【摘要】數學是職業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數學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函數作為數學的基本模塊,對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然而,由于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模式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的限制,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普遍較低.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中職數學函數課程中引入自主合作模式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主要從數學教學實踐的角度闡述了合作模式結合數學建模在中等職業數學函數教學中的應用,以期為中等職業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中職數學、函數教學、研究、實踐
1 中職數學函數教學的相關內容
在中職數學函數教學中,應注重函數的基本概念和實際應用.函數是中職數學的基礎,掌握函數的概念、性質和常見類型,對理解后續內容有重要作用.通過數學建模的思想,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和掌握函數模型的建立、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建立與現實生活問題相對應的數學模型,可以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達到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對于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要用實例來演示如何正確理解函數的學習,從而指導教學.為了加強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有必要讓學生知道函數是中職數學課堂的重要線索.教學前,精心設計教學計劃,在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學習目標的指導下,向學生有序展示函數的概念、圖象和屬性.通過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列舉具體的函數模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函數對生活的影響,體驗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2 中職數學函數教學中的現狀分析
2.1 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薄弱
目前,中職大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過于傳統,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基礎函數知識和解題技巧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未得到有效培養,自主學習意識薄弱,未深入體會到數學函數中的真正效用,導致教師開展的數學函數教學效果不高,學生學習質量較低.另外,在課堂中學生根據教師講解步驟進行學習和實踐,缺少自主性學習和探究熱情,久而久之,學生函數學習效率會逐漸下降.
2.2 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問題
中職在開展數學函數教學活動過程中,因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中職數學函數教學暴露出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問題,而重理論輕實踐數學教學現象,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更難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解題能力.學生在課堂中被動進行學習和實踐,會阻礙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激發,這對學生今后學習函數造成一定的阻礙.
另外,部分教師教學觀念相對傳統,在開展中職數學函數教學活動過程中,未注重將傳統數學函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只有打下扎實基礎,才能順利進行函數數學的實踐與檢驗,但教師一味地進行函數知識的講解與教學,學生無法及時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進行實踐和檢驗,學生掌握函數知識和解題技巧浮于表面.
2.3 課外函數知識延伸不足
教師在開展中職數學函數教學活動時,因大多數中職學生數學基礎存在差異,教師采用傳統數學函數教學模式時,部分學生雖能深入了解和學習函數知識和技巧,但大部分學生無法跟進教學進度,也無法深入透徹理解函數理論知識和解題技巧,為此,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函數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教學,使得數學函數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教師也無法在課堂中實現數學知識點和解題技巧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導致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培養.
3 中職數學函數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由于中職數學教學任務多,中職學生數學素養參差不齊,可能導致函數學習效率下降.
首先,學生的數學基礎處于較低水平.由于壓力不足,中職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這需要教師有極大的耐心進行正向引導和鼓勵.在學習函數的過程中,他們往往忽略了用探究的精神去探索知識之間的聯系,給他們以后的學習帶來麻煩.
其次,函數學習不僅需要詳細的知識,還需要圖象的可視化顯示,所以要求教師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內涵.
最后,目前中職數學函數教學留給學生的反思時間較少,學生無法及時發現自己的學習漏洞,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水平無法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因此,函數作為中職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指導對學生進行更多的基礎訓練,在完善的教學計劃指導下,加強學生對中職數學功能的掌握.
4 數學思想培養具體方法
4.1 革新中職數學教學內容
為了更好地完善學生的數學思想,有需要按照學生的具體狀況進行有針對性地講授.我國現有中等職業數學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需要適當增刪、例題需要替換與創新.現有教科書的一些實例不能更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需要對現有課本內容增刪、例題替換與創新,使教學模式越發專業和有趣,使教學內容更有利于學生攝取吸收,進而反撲學生學習,而不是單純地講授現有教材.
4.2 訓練學生的全方位聯想能力
為了培育學生的數學思想,有需要培育提高學生的分析聯想技能.教師要學會如何培育學生的常識聯想的能力.學生只有具有較高的思考想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數學常識的概念與數學模型是如何關聯在一起的.
4.3 訓練學生逆向思想
人在思考問題時,從生理學角度分為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學生因為從小更多地受到正向思維的引導,養成了一種本能的習慣,覺得這種講授方式更容易被接受,從而忽略了逆向思維對于數學學習的亮點.所以,我們應當加強訓練學生在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之間快捷轉換的才能.教師在開展數學函數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僅要訓練學生思維,還要在課堂中預留出部分時間,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和實踐,對于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數學函數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4.4 創新數學教學模式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數學函數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摒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思想,函數是中職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將函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為此,在對學生展開中職數學函數教學活動過程中,應以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為最終目的,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課堂中的函數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活動過程中,還要預留出充分時間,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實踐和經驗,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和認識教師所教授的相關函數內容和解題技巧,為學生今后學習函數打下扎實基礎.
因中職學生學習能力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確保運用的教學內容及方式符合中職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個性化需求,如此才能確保學生整體學習效率與質量提升.
5 基于自主合作模式,引導學生體會并把握函數知識
5.1 創設情境,問題切入
建立具體情境,問題切入是基于自主合作模式,引導學生明白并駕馭函數常識的第一步.合作模式體現的是學生主體性的施展,在小組合作以及教師的引導下,實現函數知識的初步探究.為了使競爭學習獲得真實成就,教師需要將一些實際生活中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問題作為合作講解的切入點,激發學生介入學習的興致.好比,在“函數概念”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入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甄別“變量”和“常量”的差別.
例如 “一輛勻速行駛的列車正從甲地駛向乙地,試問如下對象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變量?(1)甲乙兩地間的距離;(2)火車的行駛速率;(3)距離終點還需行駛的時間;(4)列車距離乙地的路程.”將學生合理分組后以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組長的帶領下統一小組結果.之后,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探究生活中此外的變量以及常量,將自身的體驗和小組成員共同分享.
5.2 小組探究,合作交流
小組探究,合作交流是在自主競爭形式下發展函數教學的關鍵性一步.只有當學生真正融入到常識的探求進程,才能更好地把握常識的來龍去脈,充實自身的函數知識體系.
教師需要多加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積極思考、自立探究后獲得知識的提升.
例如 針對函數值設置問題,教師能夠先以“已知,試求”作為啟發,使學生初步了解問題之后由學生發揮小組合作,思考余下問題.學生通過和教師此前的講解對比,在小組交流的前提下分工單干,共同總結該函數所對應的不同函數值,探討、總結得出求函數值的一般規則,即以新的自變量形式代入到具有變量處.
5.3 數學建模在中職函數教學中的滲透
數學建模對中職數學教學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然則不是所有的中職數學學習形式都適合這類講授方式,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依照與具體實際貼近或與專業課知識相關的原則來建立數學模型.在平常的講解或教案中,教師可根據自己多年的講解經驗和總結,以與教學內容對應的數學模型相結合進行解說,加強講解的實效性.
在數學這門學科中,函數是最能體現“學以致用”這個理念的.自20世紀初,數學經驗變遷運動提出“以函數為綱”的口號以來,函數始終都被建設為數學講解的中心.
函數在數學中非常重要,在中職階段是比較難的知識點,學生們想要一次性理解駕馭函數的觀點和思想,并深刻學習函數與對應模型之間的關系的確不易,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特別注意教學的方式與辦法,注重引入數學建模的思維來發展函數教學,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逐漸地理解和處理函數的知識點,并形成函數思想,為以后的繼續學習和應用奠基根基.
5.4 相互評價,學生代表發言
在函數講授發展到一定階段,教師應結合學生發展組內與組間互評,由學生代表發言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通過揚長避短完成學生知識與技巧的升華.
例如 在學習“函數圖象”后,教師可以結合“作圖競賽”,由各小組推選一位同學到黑板前完成教師指定的賞析式的圖象,在作品完成后,由各組代表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客觀地評價組內的作品以及其他小組的作品,再總結作圖方式以及作圖中緊要之處,總結學生對于函數圖象的處理,使學生在融洽的氣氛中推進自己作圖技能的提升.
6 結語
在函數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各小組所得到的結論進行歸納、總結,在設置的應用情境下小組合作共同實現函數知識的升華,總結提高.促進教學的遷移雖然是函數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但是其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應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借助有效的模式,小組成員能夠在探討中獲得知識的互補,在主動參與中獲得了函數體系的完善.總之,將此模式引入到中職函數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函數教學效果,同時可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綜合提升,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蔣雯.數學建模思想在中職數學函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教育》.2016年.
[2]馬風堯.淺談數學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09年.
[3]宋萌芽.職業教育中的數學和人才培養.《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年.
[4]劉火東.中職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1年.
[5]劉寶利,趙鋼.高等職業教育數學教學改革淺析.《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
[6]裴建玲.對高職教育中數學教學的思考.《現代職業教育》.2018年.
[7]王健,夏云青,周家全.函數思想在高等數學中的重要作用.《中州大學學報》.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