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關鍵詞:單元主題;英語
單元整體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從教學達成目標、學生培養方向等諸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系統性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對應的時間里對某些知識或者某些技能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進而強化其掌握程度,科學提升學生的掌握水平。
一、注重大單元教學達成目標中的價值與意義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單元設計中,如果教師依靠單篇教學目標進行整體設計,那么誤入了自以為得的窠臼,無法連貫的完成整個單元的最終目標。因此教師應該依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通過科學研究等手段關注教材資源拓展與整合的具體意義,進而通過對其深度了解,科學把握整個單元的重點難點和核心思想,進而從語言建構、思維發展以及審美能力等諸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進而增強學生培養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在單篇課文教學中,能夠有效體現整體單元教學結構與內容,科學達成大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 2 This is my sister.教材一起安排了三篇同類型的對話式文章,在單元末尾還以了解自己的親人設計了語言實踐活動。雖然在學生看來,這三篇文章各有不同、內容迥異,但是其核心主題都是以“我”為主的一些稱呼的描述,其主旨都是在培養學生熱愛家庭的美好情操。因此,本單元的主題核心基本上可以確定為“家庭成員”,結合對應的教學目標和課后習題,我們可以知道在這個單元的主題達成目標或者教學任務是通過這些對話文章,引導學生主動地對自身周邊的各個家庭成員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觀察,引導他們利用英語語言將他們的名字、工作等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在實際的情況中,由于這幾篇文章對于學生理解都較為艱難,因此教師在這種文本相對復雜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生動文本形象以及多重的學習渠道,從而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感受,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具體的單元單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動畫制作或者云介紹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素材,讓學生在不同素材中,進行不同的思索和探討,進而豐富他們的學習內容,增強其學習欲望和學習能力。
二、注重大單元主題中學習任務以及對應情境的規劃設計
學習情境的選擇以及科學的創設對于學生技能與知識的掌握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上個例子中,我們確定了其主題:關于家庭成員的介紹。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大單元單篇教學中,應通過各種手段主動引導學生對自己視野里的成員進行觀察,進而通過真實場景或者文本描述對于各個人物的現狀進行了解,學會用科學的語言其表達自身的認知以及對他們的情感。而這種情境本身就是一個優良的學習情境。這種情景使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以及文本支持下,加強對于這種情境內容的理解,縮短英語語言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更加科學的貼切的感受這種感受,理解這種情感,進而完成知識的系統性構建。
從大單元的教學過程來看,教師可以基于整個大單元教學的特征,如在都是關于“我”的家庭成員內容中,在單篇文章設計中,科學設計一些共同的情境以及一些對應的具備遞進性的課外練習活動,以此來保證學生學習的效果,有效完成大單元設計的最初目標。如教師可以設計圍繞“我身邊的人物”這一課后任務,引導學生通過攝影、繪畫等學生認可喜歡的方式方法,記錄下自己身邊的各個家庭成員,并輔以簡短的一兩句話介紹,進而使他們自身觀察以及文本描述中,加強對這些技能以及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理解,增強他們的情感以及價值觀的科學建立。在“我身邊的人物”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制作一個類似的短篇文本,為學生提供一個示范場景,之后再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攝影作品或者繪畫作品進行細致的英語語言描述和表達,使他們在自我尋找以及共同分享中,加強對于英語語言中對于各類家庭成員之間的稱呼與情感的了解,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整體單元主題語境的了解和分析,進而加強對其進行教學設計與教學思路的分析和研究,增強其科學性和有效性,使其發揮出良好的效果,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高翔.淺談基于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聽說讀寫綜合教學[J].求知導刊,2021(51):40-42.
[2]鄒芙林.英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昌濰師專學報,1996(0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