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城市人力資本與企業創新

2022-05-31 08:45:24李天籽陸銘俊
關鍵詞:效應企業

李天籽,陸銘俊

(1.吉林大學 東北亞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12;2.吉林大學 東北亞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12)

一、引 言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實現經濟持續性增長的重要引擎,促進和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創新過程需要多種生產要素的參與,其中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人力資本積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強弱(1)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1990,pp.71-102.。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提升人力資本、發揮人才紅利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2)蔡昉、王美艷:《中國人力資本現狀管窺——人口紅利消失后如何開發增長新源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2年第4期。。人力資本的天然學習屬性決定了其是與知識、技術的創造、發明及應用聯系最為緊密的要素(3)吉亞輝、祝鳳文:《技術差距、“干中學”的國別分離與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年第4期。。Carlino等認為,人力資本水平和就業密度越高的城市,當地人均專利數量越高(4)Carlino G A,Chatterjee S,Hunt R M,“Urban density and the rate of inven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61,No.3,2007,pp.389-419.。Glaeser和Saiz在比較了美國1970—2000年間的城市經濟狀況后發現,當地的專利成果數量會隨著大學及以上學歷人群集聚程度提高而同等比例增加(5)Glaeser E L,Saiz A,“Rise of the skilled city”,NBER Working Papers,2004.。孫文杰和沈坤榮從技術學習的視角切入,發現國家或地區的人力資本水平會對當地的創新能力產生重要影響(6)孫文杰、沈坤榮:《人力資本積累與中國制造業技術創新效率的差異性》,《中國工業經濟》 2009第3期。。

企業創新決策和創新能力依賴于其所在城市的外部環境,而人力資本作為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對企業創新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經濟學理論認為,城市能夠發揮人力資本優勢促進創新水平的提高,人力資本集聚程度越高,對技術創新影響越明顯(7)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No.1,1988,pp.3-42.,不同地區人力資本和研發支出效率的差別會導致創新產出和投資回報率的差異(8)嚴成樑、周銘山、龔六堂:《知識生產、創新與研發投資回報》,《經濟學(季刊)》2010年第3期。。有鑒于此,本文深入探討了城市人力資本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關系,為中國合理推進城市化、促進人力資本積累與變現、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供理論依據與現實借鑒。

本文可能具有的創新之處:第一,與以往研究企業創新影響因素的微觀視角不同,本文從城市人力資本的角度探討了宏觀環境對微觀企業創新活動的影響,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機制;第二,本文記錄了人力資本外部性存在證據,利用城市人口數據、工業企業數據以及企業專利數據,從城市規模、城市空間分布、城市行政地位的視角分類研究了城市人力資本對不同行業和所有制企業創新水平的影響。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人力資本作為技術進步的關鍵性因素,能夠對企業創新活動產生重要影響。Romer以Schultz和Becker的研究成果為基礎提出了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其認為資本、知識的積累和外溢所引致的內生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動力(9)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No.5,1986,pp.1002-1037.。Nelson和Phelps最早論證了人力資本對創新的作用機制,Lucas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專業人力資本對創新的重要作用(10)Nelson R,Phelps E,“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6,No.1/2,1966,pp.69-75.(11)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No.1,1988,pp.3-42.。Griffith等認為,人力資本是通過增強消化吸收與應用現有技術的能力對創新活動產生影響(12)Griffith R,Redding S,Van Reenen J,“Mapping the two faces of R&D:productivity growth in a panel of OECD industries”,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Vol.86,No.4,2004,pp.883-895.。Griliches以及Hitt等學者認為,創新是以人力資本為變量的函數,人力資本是創新活動的關鍵因素(13)Griliches 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No.1,1979,pp.92-116.(14)Hitt M A,Bierman L,Shimizu K,et al.“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4,No.1,2001,pp.13-28.。

對企業而言,創新活動不僅會受到內部人力資本的影響,也會受到外部環境人力資本水平的制約。企業的新技術創新、新產品研發等活動具有復雜性和專業性的特點,需要進行多種知識和信息的搜集交換,而知識和信息主要依附于勞動者,隨著勞動者的遷移而流動。若一個經濟單元內的人力資本越雄厚,則知識和信息的流動速度越快,勞動者的思想創新能力越強。規模較大的城市能夠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滿足不同素質勞動力的就業需求,通過勞動力就業量的增加實現人力資本存量的原始積累,產生勞動力“蓄水池”效應,為創新型企業獲得高技術人才支持奠定基礎。同時,人力資本存量較高的城市更容易建立內生經濟增長模式,易于人力資本積累變現,降低企業創新活動所需的人力資本門檻。知識和技術在空間上具有隨距離增加而衰減扭曲的特性,員工之間面對面交流和接觸增強了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15)Ellison G,Glaeser E L,Kerr W,“What cause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Evidence from co-agglomera.tion patter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100,No.3,2010,pp.1195-121.。置身于集聚環境的勞動者既是知識外溢的給予方也是接收方,勞動者間通過互動產生知識、信息的外溢,實現生產效率的共同提高。城市人力資本產生的規模遞增效益以及外部性有利于知識的溢出和技術的擴散,進而促進企業創新活動的產生,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說1:

H1.城市人力資本與企業創新呈正相關關系。

一方面,城市人力資本能夠通過行業內溢出效應對企業創新產生影響。首先,城市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有利于內部知識擴散。相同行業內的勞動力交流有助于統一產品規范,促進專業知識的傳遞,帶動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其次,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有助于創新型企業降低搜尋雇傭高技能人才的成本。企業的創新活動更多地受益于當地相似勞動力和技術的使用,大量相同產業的勞動人口匯聚到同一地理空間,形成專業人才的“勞動力池”,充裕的企業數量和富足的人力資本提高了就業市場供需匹配率。最后,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效應有助于企業人力資本升級。高學歷高技能人力資本有助于企業識別并購買更具模仿價值的技術,通過逆向工程對模仿創新項目進行吸收消化并進行二次創新,企業能夠通過優化不同人力資本配比,以高端人力資本替換初級人力資本,實現技術模仿、應用,進而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創新成功率。

另一方面,行業間溢出效應也是城市人力資本影響企業創新的重要途徑。隨著科技的進步,創新的難度和復雜度也不斷提高,僅憑自身人力資本的研發模式已無法滿足創新企業的發展需要,統籌內外部人力資源,依靠多項技術、管理與信息深度結合的“集成創新”才是創新企業的發展方向,因此行業間人力資本的溢出效應才更顯重要。Feldman和Audretsh發現城市內互補性行業越多,創新效率越高(16)Feldman M P,Audretsh D B,“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based diversity,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43,No.2,1999,pp.409-429.。跨行業企業間交叉合作,有利于勞動力間知識思想融合碰撞,激發創新靈感,同時也為企業創新活動所需的知識互補提供了平臺,加快互補性的技術在不同行業間的滲透與交換,促進新知識、新發明的誕生。企業能夠通過整合外部不同領域的人力資源加快創新研發過程,例如通過生產技術專家獲得新產品開發所需的知識和技術,通過風險投資人獲得創新所需的資金,通過行業標準制定者了解產品創新的框架和規范,通過政府工作人員獲悉創新的產業導向和戰略指引等等。不同專長的人員共同合作有利于信息、知識、技能等要素隨著個體流動而在企業間轉移,產生人力資本的行業間溢出效應,為創新型企業帶去新技術與新視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說2:

H2.城市人力資本的行業內溢出效應與行業間溢出效應有助于企業創新。

人力資本的競爭效應同樣影響著企業創新活動。城市人力資本符合“威廉姆森”假說,良性競爭有利于企業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和勞動力素質的升級,而過度競爭則會降低人力資本創新的邊際效應,甚至產生負的外部性。對企業而言,良性競爭會迫使企業進行持續的研發投入,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加入,打破對低勞動力成本優勢的依賴,通過技術替代改變人力資本投入,充分發揮高技能勞動力的創新優勢。對勞動者而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實現個體的良好發展,勞動力需要通過改進技術和學習先進思想來實現自我提升,積極參與創新活動以保持自身競爭力,間接為創新活動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本環境。過度競爭則會對企業創新造成不利影響。在監管不嚴的環境中,企業和個體能夠輕易模仿他人創新成果,抄襲行為會滋生集群的創新惰性,降低了抄襲者和被抄襲者的創新動力。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和市場份額,部分企業會降低品控,生產劣質產品,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過度競爭也會產生內卷化效應,勞動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反而出現了單位勞動邊際報酬遞減的現象,這將會打擊企業的研發動力,限制企業創新活動的發生。綜上所述,人力資本競爭效應包含了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根據中國的現實特征,良性競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說3:

H3.城市人力資本的競爭效應總體上會對企業創新產生正向影響。

三、基本模型與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

為了檢驗城市人力資本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本文構建以下回歸模型:

Innovationijt=α0+β1HCjt-1+β2Controlijt+εijt

(1)

其中,下標i、j、t分別表示樣本企業、企業所在地以及樣本觀測時期。Innovation為被解釋變量企業創新,HC為核心解釋變量城市人力資本,Control為宏微觀控制變量,ε為隨機干擾項。考慮到城市人力資本對自主創新能力影響的滯后性,本文對核心解釋變量進行一期滯后以緩解時滯效應(17)本文將核心解釋變量進行了二階、三階滯后,結果依然穩定,考慮到二階、三階滯后造成樣本較多缺失,綜合考慮后選擇一階滯后進行分析。。

(二)數據來源

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本文選擇以國家統計局收集的2000—2013年的工業企業數據庫為基礎進行實證研究,雖然該數據庫更新緩慢,但是其可信度高、覆蓋范圍廣、樣本分類齊全的特點有助于在根源上解決樣本選擇偏差的問題,研究得到的結論更具有普適性。因此,在研究企業創新的相關問題上,該數據庫仍然是諸多學者較好的選擇(18)蒲艷萍、顧冉:《勞動力工資扭曲如何影響企業創新》,《中國工業經濟》2019第7期。(19)Zhan J Y,Zhu J C,“The effects of state ownership on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in China”,Applied Economics,Vol.53,No.1,2021,pp.145-163.。

中國專利數據庫。數據來源為國家知識產權局,該數據庫主要包括了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類別申請授權信息,三種專利的研發難度、價值、審核流程以及保護期均存在明顯差異。

人口普查數據。由全國各級地方政府組織機構實施的普遍性人口調查。本文提取了2000年、2010年兩次全國人口普查以及2005年、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中有關教育和就業的統計信息,結合《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對城市人力資本進行估算,數據存在的個別缺失值使用插值法填補。

(三)變量說明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企業專利申請數,為企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專利申請的總和。首先根據年份、申請授權信息對企業專利進行匯總,獲得企業專利申請數量以及專利類型,再參照He等的方法將專利數據庫與工業企業數據庫匹配,獲得滿足條件的樣本(20)He Z,Tong T,Zhang Y,He W,“Construction of a database linking sipo patents to firms in China’s annual surve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1998—2009”,Working Paper,2016.。

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為城市人力資本。采用城市6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來表現人力資本積累過程,同時借鑒彭國華(21)彭國華:《中國地區收入差距、全要素生產率及其收斂分析》,《經濟研究》2005年第9期。、李成友等(22)李成友、孫濤、焦勇:《要素稟賦、工資差距與人力資本形成》,《經濟研究》2018年第10期。研究,通過教育回報率將受教育年數轉換成人力資本(23)平均受教育年限=(6×N1+9×N2+12×N3+15×N4+16×N5)/(N1+N2+N3+N4+N5),N1、N2、N3、N4、N5分別表示小學、初中、高中和中專、大專、大學本科及以上的人數。本文借鑒Psacharopoulos等(2004)提供的數據,教育年數在0—6年之間的系數確定為0.18,6—12年之間為0.134,12年以上為0.151。。

為了確保估計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模型中加入其他影響企業創新的宏微觀控制變量,具體包括:城市經濟發展水平(GDP)、企業人力資本(FirmHC)、企業規模(Scale)、企業利潤率(Profit)、企業年齡(Age)、企業全要素生產率(TFP)、資本密集度(PPK)以及企業出口(Export)。變量的具體特征見表1。

表1 變量特征

(四)回歸結果

在采用OLS進行基準回歸前需要對模型進行豪斯曼(Hausman)檢驗,由于檢驗結果拒絕了隨機效應的原假設,因此在接下來的實證研究中本文均采用個體和時間的雙向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表2的第(1)列結果顯示,城市人力資本的估計系數為0.08,并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城市人力資本對企業創新活動具有正向促進作用,城市人力資本越高,企業的創新能力越強,驗證了假說1。

考慮到被解釋變量是企業專利申請數量這類只能取非負整數的計數變量面板數據,同時企業專利申請數據的樣本方差大于均值,本文采用負二項回歸進一步分析城市人力資本對企業創新的影響。表2第(2)列的結果顯示,城市人力資本的系數顯著為正,與OLS回歸結果一致。此外,本文還采用Tobit模型進行分析,表2第(3)列的結果同樣說明城市人力資本與企業創新的正向關系。

表2中控制變量系數和顯著性也符合預期,更高層次的城市經濟水平能夠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新環境,人力資本越高、規模越大的企業更有可能進行創新。經營狀況良好,具有較高資本密集度和利潤率的企業進行創新活動傾向性更強。全要素生產率越高,知識、技術的積累越充足的企業,進行創新活動門檻較低,成功率越高。為了能夠保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出口企業更愿意進行創新活動。

表2 基準回歸結果

(五)穩健性檢驗

更換衡量指標。首先替換被解釋變量,本文分別使用企業研發投入以及新產品產值作為衡量企業創新水平的指標,根據表3第(1)(2)列的結果,城市人力資本系數在1%的條件下顯著為正,替換被解釋變量的衡量指標后依然能得到與前文相同的結果,表明模型是穩健的。其次替換解釋變量,本文使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作為衡量城市人力資本的指標,根據表3第(3)列的結果,城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有助于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本文的結論依然成立。

表3 穩健性檢驗

改變樣本年限。本文使用2008—2013年工業企業數據庫與專利數據庫匹配后的數據進行穩健性檢驗。由于2008年以后工業企業數據庫的統計口徑發生變化,無法采用LP法計算全要素生產率,因此在回歸中舍去了該變量。根據表3第(4)—(6)列結果,使用OLS、負二項回歸、Tobit模型都能得到城市人力資本提高、企業創新水平增強的結論,表明模型是穩健的。

(六)內生性檢驗

基于樣本選擇偏誤的內生性問題。由于只有申請專利的企業數據才能被觀察到,未進行專利申請的企業數據缺失,因此在實證檢驗時可能存在偏差。采用Heckman選擇模型則能夠克服樣本選擇問題。首先選擇企業研發投入和專利申請數量一階滯后項作為排他性約束變量并控制其余變量,然后加入逆米爾斯比率進行回歸。表4第(1)列顯示了Heckman模型的回歸結果,城市人力資本的系數在10%水平下顯著,表明城市人力資本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增強。

基于因果關系的內生性問題。城市人力資本與企業創新之間可能存在逆向因果關系而導致估計結果有偏,本文采用工具變量法解決該問題。本文采用1950年代院系調整時期的高校凈遷入數作為工具變量。中國的院系調整政策始于1952年,1957年基本結束,這次調整影響了現代中國的人力資本分布,由于高校院系搬遷是通過行政力量對高等教育資源的分布進行調整,因此可視為一次外生政策沖擊(24)Glaeser E L,Lu M,“Human-capital externalities in China”,NBER Working Papers,2018.。根據表4第(2)列2SLS估計結果,城市人力資本系數在1%條件下顯著為正,Cragg-Donald檢驗F統計量遠大于Stock-Yogo弱工具變量的閾值,說明工具變量有效并且研究結論可靠。

除此之外,本文還考慮樣本選擇偏誤和逆向因果關系同時存在情況下的內生性問題。參考郭玥(25)郭玥:《政府創新補助的信號傳遞機制與企業創新》,《中國工業經濟》2018年第9期。的做法,結合2SLS模型和Heckman模型,將2SLS回歸得到的城市人力資本預測值代替城市人力資本的真實值,然后進行Heckman回歸。根據表4第(3)列的回歸結果,城市人力資本的估計系數為0.772 2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表明城市人力資本促進企業創新,進一步驗證了結論的穩健性。

表4 內生性檢驗

(七)異質性分析

基于企業所有制的異質性分析。本文選取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為典型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進行對比研究。根據表5第(1)(2)列全樣本回歸結果可知,城市人力資本對國有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不明顯,對民營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則十分顯著。究其原因,是由于民營企業創新研發時面臨更大的人才缺口,城市人力資本的豐度與質量會對民營企業的創新產生較大的影響,多樣性的人力資本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高技能人才的頻繁流動可以間接帶動民營企業創新水平的提高。國有企業更偏好于利用內部的人力資本進行研發活動,因此其創新環節較為封閉,相對固定的研發崗位、較高的入職門檻以及較低的人才更替率形成了國企內部人力資本的“護城河”,受外界人力資本水平影響較小。本文根據城市的行政地位對樣本細分,進一步分析不同行政級別下城市人力資本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創新水平的影響。根據表5第(3)—(6)列的結果,準副省級及以上城市(26)準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主要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城市、非副省級城市的省會城市。的人力資本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更大,民營企業創新水平受到行政級別影響明顯,而國有企業依然不顯著。根據中國的現實特點,行政級別越高的城市,教育資源更為豐富,高等學府、科研機構數量以及公共服務的質量都具有優勢,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人力資本整體質量更好,產生的人力資本外部性輻射范圍更廣,對民營企業創新活動的影響力度更強。考慮到不同規模城市人力資本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本文根據當年的年末人口中位數將所有城市分為大城市與中小城市。根據表5第(7)—(10)列的結果,民營企業創新水平受到大城市人力資本的影響顯著,國有企業依然不顯著。大城市的民營企業高管團隊教育程度、學歷水平以及海外背景也普遍優于小城市的企業,對員工培訓和教育的體系也更完整,對于創新活動的渴望和動機也更明確。同時大城市能夠加快高素質勞動力向較低素質勞動力的知識技能傳遞,實現整體勞動力素質的帕累托改進。相應大城市的勞動報酬也較高,高工資對民營企業創新和技術進步產生激勵。大城市豐富的人力資本也有助于不同類型的人力資本技能互補進而促進民營企業創新。

表5 異質性分析

基于行業異質性分析。本文選取受人力資本影響最大的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進行對比分析。根據表6第(11)(12)列全樣本回歸結果,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創新能力受城市人力資本影響顯著。城市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不僅可以擴大城市勞動力蓄水池,同時也能夠提升勞動力素質。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人力投入,附著在勞動力身上的知識技能有助于企業進行研發,以高端人力資本替換初級人力資本能夠為技術模仿、應用、創新提供智力支撐,從而推動技術創新與結構升級,因此城市人力資本水平對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至關重要。根據中國人口空間分布特點,本文將樣本劃分為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進一步分析不同區域城市人力資本對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創新水平的影響。根據表6第(13)—(16)列的回歸結果,東部地區城市人力資本對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的估計系數顯著為正,中西部城市則不顯著,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國勞動力資源和教育資源在空間分布不平衡引起的。東部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質的生活質量能夠吸引人才的集聚,充足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教育水平能夠提高勞動力素質,數量的增加以及素質的提升能夠帶動整體城市人力資本的升級,如此累積循環加大了東部與中西部地區人力資本存量的差距,進而影響了人力資本外部性的發揮程度。除此之外,東部地區市場規模較大,人才流動相對頻繁,海外出口成為企業創收的重要途徑,提高人力資本利用率成為了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獲取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本文同樣結合城市和行業特性分析了不同規模城市人力資本對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創新的影響,表6第(17)—(20)列結果顯示,大城市人力資本對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創新水平系數在1%條件下顯著為正,中小城市則不顯著。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在進行研發活動時更依賴人力支持,大城市的整體人力資本水平更好,能夠形成規模效應,企業更容易獲得優質的高學歷人才,中小城市的人力資源與大城市比相對匱乏,因此對創新活動的影響不明顯。

表6 異質性分析

四、機制檢驗

本部分重點從城市人力資本的溢出效應和競爭效應出發,實證檢驗城市人力資本對企業創新能力不同作用機制效應大小。

(一)模型設定

本文依舊采用面板模型檢驗城市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效應、行業間溢出效應以及競爭效應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計量模型設定如下:

Innovationijt=α0+β1Sj+β2Dj+β3Cj+β4Controlijt+εijt

(2)

Sj、Dj、Cj分別表示城市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效應、行業間溢出效應以及競爭效應指標,控制變量與前文相同,依然保留了城市和企業等宏微觀變量。

(二)變量描述

本文使用克魯格曼專業化指數來描述城市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效應。

(3)

(4)

(5)

其中j,k,l分別表示地區j,地區k和行業l;Ejl為地區j行業l的從業人數;Vkl表示除地區j以外地區行業l的從業人員占全國所有行業從業人數的比值。

本文使用克魯格曼多樣化指數來描述城市人力資本行業間溢出效應。

(6)

(7)

其中Vl表示行業l的從業人數占全國所有行業職工人數的比重。其他表達式含義與克魯格曼專業化指數的含義相同。

本文借鑒Glaeser等(27)Glaeser E L,Kallal H D,Scheinkman J A,et al.“Growth in c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0,No.6,1992,pp.1126-1152.的方法計算城市人力資本競爭效應。

(8)

Bjr和Njr表示區域j行業r的企業和工人數量,競爭強度用當地該行業內的人均企業數與全國范圍內該行業的人均企業數的比值。

(三)結果分析

表7匯報了城市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效應、行業間溢出效應以及競爭效應對企業創新作用機制的檢驗結果。第(1)—(3)列分別顯示了OLS、負二項回歸、Tobit模型估計系數,結果表明城市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效應、行業間溢出效應與企業創新呈正向關系,驗證了假說2。即:城市人力資本行業內溢出效應、行業間溢出效應越大,對企業創新能力影響越大,符合前文的理論分析。其中,行業內溢出效應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最大,相同行業的知識和技術溢出在企業創新活動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在前文理論分析中,人力資本的競爭效應包含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實證結果顯示系數顯著為正,即人力資本競爭效應有助于企業的創新活動,正效應占主導地位,驗證了假說3。

表7 機制檢驗

五、結論和政策建議

本文首先從理論上闡明城市人力資本和企業創新之間的影響機制,然后運用2000—2013年工業企業、企業專利、城市人口等宏微觀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城市人力資本對企業創新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城市人力資本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在不同規模、不同行政級別以及不同區域分布下的城市人力資本會對不同行業和所有制企業創新水平產生異質性影響;城市人力資本通過行業內溢出效應、行業間溢出效應、競爭效應對企業創新能力產生影響,其中行業內溢出效應起主要作用。

基于前文的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三點建議:第一,政府需要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建立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導向引入機制,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出臺惠及面廣、支持力度大、針對性強的人才政策,妥善解決人才居留落戶問題,針對亟須的“高精尖缺”人才給予購房補貼與優惠,完善人才補貼政策,放寬補貼條件,提高補貼標準。第二,大城市需要將人力資本導向的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點。繼續實施高等教育投資戰略,根據大城市產業專業化程度高、多樣性豐富的特點出臺相應政策充分發揮人力資本溢出效應,降低競爭效應的不利影響,做好人力資本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優化人力資本導向的服務力度和服務質量。第三,中小城市需要科學引導人才合理流動,注重當地的人力資本積累。制定合理對策充分發揮人力資本行業內和行業間溢出效應。在引進高技能人才的同時注重當地人力資本的培育,提高城市生活、就業和營商便利性,營造人力資本積累的良好環境,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有力的制度環境,減少人力資本外流對企業創新活動產生的不利影響。

猜你喜歡
效應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懶馬效應
今日農業(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場景效應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亚洲91精品视频| 制服无码网站|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国产农村1级毛片| 91无码网站| 在线无码九区|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欧美不卡二区| 在线国产欧美|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日本午夜三级|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网|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国产91线观看| 日韩专区欧美|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三级色|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人妖无码第一页|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www.91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亚洲永久色| 欧美区国产区|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嫩草国产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看|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91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 国内精品91|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欧美福利在线| 国产久操视频| 欧美日韩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