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仙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這種形勢下小學音樂教育的地位開始逐漸提升,同時也需要實現觀念、方法、內容等各個層面的轉變、創新。情境教學是課程改革的產物,具有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能使知識更具體化、形象化,也有助于讓音樂實現高效教學,發揮應有的育人功能。所以,廣大的小學音樂教師要從根本上革新思想觀念,把握情境教學的實質,主動推進情境與音樂教學的有機結合,讓情隨境變、知逐境生,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產生深刻體驗,獲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境教學;應用策略
情境教學屬于一種誘導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幫助學生構建意向框架,激發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實踐活動時,應運用自身較強的音樂專業能力及獨特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充滿熱情的學習相關音樂知識,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進行情境創設,將所學的音樂知識與情境相融合,有效促進學生在學習音樂上的自主性不斷增長,帶領學生走入音樂課堂,感受音樂的真正魅力。
1、故事情境
小學生的年紀小,所以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故事,引出所學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學生集中自己的精力的同時,加強對音樂知識的鞏固。教師在設計故事時,應該將故事的情節與所學的音樂知識緊密結合并設計相應的故事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故事內容深入理解音樂課程知識,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在網上查找一些有趣的故事,增添課堂的趣味性,所以教師在教學前,可以收集一些優秀的教學資料,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幫助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播放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以達到有效推動學生的專注力不斷增強、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教師的音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以及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以提高的目的。
2、游戲情境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尚處于活潑、好動、愛玩的階段,游戲情境的創設能很好地滿足他們的年齡特點、趣愛好,幫助他們在玩中學。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基于教學內容和客觀規律,并考慮學生的興趣與需要來選擇合理的游戲內容,明確游戲設置的目標,強調游戲規則、班級紀律,從而促進游戲教學情境的巧妙創設,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寓教于樂,讓學生可以在游戲參與過程中去理解歌曲中的情緒與情感,充分感受音樂學習的樂趣所在。
例如:在學習《數蛤蟆》時,教師應該采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玩中體驗,在玩中創造,在玩中理解抽象的音樂知識,通過靜態和動態的方式帶領學生感受歌曲,教師采用游戲情境教學的模式,促使整個教學的氛圍更加歡快,運用各種各樣的游戲實踐活動與學生展開互動,促進其音樂知識得以拓展,讓學生在親自體驗中實行有效的學習,保持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從而提出學習效果,學生用愉快的心情和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中,學會音樂知識。
3、問題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主動能夠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去思考問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進行主動思考,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可以調動學生的理解能力,活躍課堂的氣氛,設置懸念,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音樂背景獲得深刻的認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音樂,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問題對音樂教學的作用。教師在設計完問題之后,應該主動走下講臺,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及發展特點,幫助其培養正確的學習音樂的觀念,同時,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和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讓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開展行之有效的音樂教學間活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及理解音樂知識的能力不斷提升,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例如:在學習《大頭娃娃》時,教師應該讓學生熟悉旋律,通過視頻播放人們節日跳大頭娃娃舞,了解大頭娃娃引出歌曲,教師用視覺刺激帶來學生對大頭娃娃直觀地認識,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詢問學生歌曲的節奏是什么?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學會歌曲的旋律,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聽歌曲,跟隨歌曲輕聲哼唱,只做口型,不出聲音訓練學生的聽辨能力,教師導入學生,跟隨老師用動作把旋律的高低表現出來,讓學生分辨旋律的不同之處,教師通過設置問題的情境,讓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4、表演情境
音樂具有表達性,需要通過一定載體來將其中的情緒和情感充分詮釋、表達出來,表演則是表達音樂的有效載體,還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產生直接、深刻的感受。對此,小學音樂教師要依據歌曲來創編情景劇,設置不同的人物角色,進而創設角色表演的情境,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來進行表演,促使學生快速地進入角色中,觀察角色在情境中發生變化的具體過程,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創新意識來進行創造性的詮釋、演繹,充分體驗表演的樂趣,也能獲得音樂的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
例如,在教學《賣報歌》時,本課筆者組織了一場表演活動,首先,筆者根據歌曲背景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快速進入情緒,這時筆者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賣報員,你會怎樣做?通過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構思接下來的表演過程和方法。隨后,筆者正式開展表演活動,首先,筆者會邀請自告奮勇的學生來扮演賣報員,將一摞草稿紙當作報紙來賣,其他學生則扮演路人,根據賣報員的表現來買報,學生準備好后,筆者播放歌曲,讓學生在歌曲情境中帶著情緒來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發揮,通過肢體動作或語言呈現自己的表演。整個表演過程學生都保持了高漲的熱情,課堂氛圍也更加活躍,這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的幫助。
結語:
情境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地學習、掌握新知識。所以,小學音樂教師都應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作為教學的指引,并始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融入情境教學中,創設豐富多樣、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以此來賦予音樂強大的生命,從而喚醒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真正地融入音樂所構造的世界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唐瑤.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音樂情境教學應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2(01):31-32.
[2]溫曉堅.小學音樂課堂情境教學的重要性及實踐策略探析[J].戲劇之家,2021(0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