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秦
摘? 要:隨著網絡零售市場增速放緩,在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商業基礎設施的支持下,為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體驗需求,新零售應運而生。本文認為如今新零售業態主要有線上線下融合的整合業態、以無人零售為代表的技術推動零售體驗的新型業態、零售產業鏈整合業態等,未來技術驅動將會成為零售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OAO模式的全渠道零售將會是主流。
關鍵詞:商業業態;新零售;發展現狀;趨勢
零售行業作為流通環節中最前端的環節,是聯系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紐帶,自上世紀90年代我國零售行業開放以來,國外各種新型零售業態的引進,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2015年以來,以O2O、OAO為代表的新型零售業態開始涌現。不論是馬云提出的“新零售”,劉強東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還是張近東提出的“智慧零售”,都是對傳統的線下零售和線上電商的重構和變革,其關鍵在于線上、線下的整合和貫通,其核心目標是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零售企業的運作效率。
一、新零售發展背景分析
1.網絡零售市場增速放緩,傳統電商難以滿足消費者體驗需求
近年來,傳統電商由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終端大范圍普及所帶來的用戶增長以及流量紅利正逐漸耗盡,傳統電商增長乏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與線下服務所帶來的直接的感官沖擊相比,線上電商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過程中帶來的消費體驗是遠遠落后于實體門店的。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高質量、異質性、體驗式消費的需求,必定制約傳統在線電商企業的長遠發展。為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體驗需求,傳統電子商務企業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新零售”模式,,推動消費者購物方式的變革。
2.新商業基礎設施初具規模
借力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商業基礎設施正在形成,推動零售業發生新的變革。大數據基于在線和線下消費者數據,對消費者進行個性化推薦,實現低成本精準營銷;云計算通過構建零售云,構建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實現訂單、庫存、物流、商品的數據互通;人工智能根據歷史信息快速識別并拓展消費者偏好,優化零售推薦系統;物聯網為智慧物流提供技術保障,提高物流運行效率,實現線上便利和線下體驗的優勢結合。
二、新零售業態創新現狀
1.線上線下融合的整合業態——生鮮超市
線上線下融合的整合業態這種O2O的業態,強調的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互為支撐的發展模式,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有效突破了營業時間、店面位置和貨架空間等方面的限制。這種線上線下融合的整合業態尤其以生鮮超市為典型代表,其中“盒馬鮮生”更是號稱打響“新零售”第一槍。由于傳統的生鮮線下店鋪銷售生鮮受店面位置、空間、營業時間等的限制,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新增用戶流量困難;而傳統的B2C生鮮電商又由于商品損耗問題嚴重、冷鏈問題難以解決,無法提高客單價導致商品品類局限于高端產品;新零售背景下的生鮮超市重點打造線上、線下與物流的融合,集線上選購的便捷優勢、線下體驗的服務優勢于一體,且規避了生鮮產品的運輸損耗問題。
2.技術推動零售體驗的新型業態——無人零售
無人零售是一種基于智能技術實現的無人工零售模式,破除了傳統零售模式中對導購員、收銀員等人工的依賴。根據具體形態的不同,無人零售可以分為無人便利貨架/貨柜,自助販售機,無人便利店等。以亞馬遜的 Amazon Go、深蘭科技 Take Go和阿里淘咖啡為代表的無人便利店在2017年受到了青睞,無人貨架憑借其前期投資小,門檻低,面向辦公室布局,目標客戶明確,市場空間廣闊等特點后來居上,更受到業界的重視。但是,從總體上看,一方面,由于無人零售智能技術仍處于探索階段,無人零售受到技術不確定因素的制約;另一方面,無人零售企業大多屬于初創企業,許多仍處于融資階段,無人零售市場仍有待開發。
3.新零售下的制造型零售業態——小米之家
新零售下的制造型零售業態,也就是傳統的制造企業不只是停留在生產制造層面,而是整合“零售”和“制造”兩部分職能,從零售端的數據趨勢來安排生產計劃,或者從生產端的產品研發規劃、產能安排等來制定零售端的銷售計劃。作為新零售下的制造型零售業態的典型代表,小米通過其零售體系的基礎能力,通過模式創新,在全國范圍進行小米之家布局,小米之家產品的數據與線上商城打通,并與小米商城共享倉儲物流,以構建小米生態。
三、未來發展趨勢
線上線下界限模糊,全渠道零售是未來主流。新零售是線上與線下的資本捆綁與業務融合,不僅僅是簡單的O2O(online to offline),未來的新零售更多應是OAO(online and offline)模式,線上電商與線下店鋪不再涇渭分明,而是數據共通、流量互導、信息共享、相互融合,實現全渠道資源共享,從而形成全渠道銷售體系,以擴大消費群體,改善經營模式、提高經濟效益。近幾年零售企業對于線上業務與線下整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全渠道融合開始成為一種趨勢。
技術驅動將會成為零售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商業基礎設施的產生與發展既是“新零售”產生的背景,也會是推動零售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未來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與廣泛運用,將會使以往經驗驅動的零售運營變革為數據驅動下的精準零售;物聯網布局的不斷深化,聚焦于智能倉儲、智能配送、超級物流樞紐的建設,將提高物流效率。技術驅動的新零售變革,最終將會推動零售企業供應鏈系統、物流體系、營銷體系、運營體系以及企業組織架構都將發生系統化的變革。
參考文獻:
[1]趙樹梅,徐曉紅.“新零售”的含義、模式及發展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05):12-20.
[2]韓彩珍,王寶義.“新零售”的研究現狀及趨勢[J].中國流通經濟,2018,32(12):20-30.
[3]王正沛,李國鑫.消費體驗視角下新零售演化發展邏輯研究[J].管理學報,2019,16(03):333-342.
[4]洪濤.“新零售”與電商未來趨勢[J].商業經濟研究,2017(0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