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東方
摘? 要: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債權人做出債務決策和企業做出戰略決策等都離不開會計信息,由此可見會計信息的重要性。本文將以紫鑫藥業財務舞弊事件為例,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方面探討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公司治理結構和審計失職等方面的內部控制缺陷給財務舞弊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企業應提高監管和審計力度,避免此現象的發生,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保障會計信息使用的權益。
關鍵詞:內部控制;會計信息質量;財務舞弊
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帶來較低的財務風險并對使用者帶來利益,而低質量會計信息則可能導致較高的財務風險,會計信息影響著企業的獲利能力,以及長期發展的可能性。近年來,會計信息造假事件接連發生,繼“銀廣夏”、“安然”事件之后,“中國概念股”和“紫鑫藥業”等事件又一次走入大眾視線,這使得人們更加關注信息不實的問題,并且內部控制這一重要原因更加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本文將詳細分析“紫鑫藥業”一案,找出致使會計信息虛假的問題所在。
一、案例簡介
紫鑫藥業的戰略目標之一是實現中藥現代化,努力研究與開發新藥物造福人類,并以科學的方法進行生產研究、開發新產品和管理,在中藥制藥方面實現了一定的影響力。紫鑫藥業成立以來,經營狀況一直一般,而2010年收入極大提高,相應的利潤也隨之提高,深入了解后發現人參交易的對方均是企業的關聯方,這使得股票價格上升的驚人原因竟是關聯方交易,而這其中最終利益受益者是紫鑫藥業控制人郭春生。據調查,紫鑫藥業建立延邊系、通化系等八家殼公司,以兩家房地產公司為橋梁,紫鑫藥業通過此橋梁進行大量人參交易,達到自買自賣效果。其內部關聯方交易并沒有如實披露,因此也極有可能發生財務造假的可能性。
二、內部控制分析
本文針對內部控制缺陷問題,對紫鑫藥業重大財務舞弊事件進行深入分析。經過深入探究,紫鑫藥業內控存在以下問題:
1.存在不合理的股權結構
通過查看股權結構,擁有最高持股比例的是敦化市康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其比例為60.85%,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是自然人仲維光,其占有7.49%的股份,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敦化市康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三個股東均與紫鑫藥業的董事長郭春生存在親戚關系,故可想而知,郭春生才是紫鑫藥業的最大持股人,這使得內部控制中的監督制度失效,造成了一權獨大的現象,這種“一家獨大”模式造成了股東在做決策時,自由度過高,缺少足夠的監督,財務舞弊發生的可能性更大,且更具有隱蔽性,一旦案發,給相關部門的調查帶來更大困難。
2.管理層控制明顯
董事長郭春生既是股東,又是總經理。按照常理,股東幾乎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利,更不用說監督權了。而在紫鑫藥業,卻發生著驚人的事實:郭春生集三權于一身--決策權、監督權和控制權。這樣的“集權企業”使得內部關聯交易更加容易,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同時兼任使得其行事武斷且沒有約束,不利于公司管理的分級與鑒別,不僅妨礙了基層勞動者的的發展,也讓本就薄弱的監督功能更加弱化,給財務舞弊提供了可實施的溫室。
3.內部監督機制薄弱
(1)獨立董事沒有盡到職責所在。平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紫鑫藥業的最大銷售方,占比為11%,公司早已被紫鑫藥業實際控制,已經符合重大關聯交易的定義。但是獨立董事并沒有將此事披露給董事會,也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且不僅僅這一個關聯交易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這不得不說是獨立董事的失職,獨立董事沒有起到相應的監督責任,一定程度上間接縱容了這起財務舞弊事件的發生,因此我們應充分重視獨立董事的作用。
(2)內部監事會不作為。紫鑫藥業股東分布較廣,且專業知識和能力差別很大。為防止各個部門相互勾連,則在股東會上設立監事會,監督各方行為。但是紫鑫藥業的業務中,重大關聯方交易事項并沒有被叫停,內部監事會缺乏實際調查和監督。另一方面,董事會違反規定虛構利潤也并沒有得到檢舉并提出罷免決定,內部監事會完全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擺設。
(3)內部審計部門沒有盡到職責所在。紫鑫藥業內部審計并沒有對此次大額關聯方交易進行披露,內部審計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有效性,紫鑫藥業利潤不正常增高的現象并沒有進行深入檢查,內部審計淪為擺設,這嚴重威脅企業的發展。
4.風險評估存在缺陷
紫鑫藥業將10億元投資到通化、延吉、磐石和敦化四個地方,且僅僅披露為“人參生產用地”,并沒有詳細的對這筆巨額投資進行風險評估,沒有考慮這筆資金能否給企業帶來效益,且這一大筆資金的支出,很有可能破壞企業的資金流動性。這筆資金的支出能否產出合格的人參,能否建設所需廠房等一系列的風險都沒有得到評估,這無疑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5.信息溝通存在問題
紫鑫藥業為上市公司,其財務報告理應更加詳細,但其并沒有做到更加透明化這一點。就企業關聯方這一點,紫鑫藥業隱瞞了其巨額交易方是其關聯方這一事實,虛假財務信息的傳遞造就了紫鑫藥業輝煌的假象,若公司內部信息公開透明,則可能會及時發現問題所在,但信息的隱瞞及溝通的斷裂導致紫鑫藥業的錯誤持續延續下去,紫鑫藥業欺騙大眾的問題被曝光,這嚴重影響了紫鑫藥業形象。
三、結論及建議
紫鑫藥業事件對上市公司的發展起到了警示作用,上市公司應詳細完善并嚴格實施內部控制制度,規范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及監察制度。以下將提出相關建議:
(一)實行合理的治理結構
董事會、管理層和監事會應起到相應的執行和監督職能,相互制約,避免一權獨大的現象。此外,要細化三方的權責義務,將其與績效考核結合在一起,增強其監督或執行的責任感。還要做到股權多元化,不應將股權過分集中到一方上,這樣容易造成一方獨大的問題。最后要加強監事會的監督力度,要對企業的異常現象(比如紫鑫藥業的利潤增長速度異常)加強監督,不可故意忽視異常現象的發生。
(二)完善獨立董事制度
獨立董事應保持誠實的態度,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更好的幫助企業發展;獨立董事應以更加獨到、精明的眼光看待企業的投資,使企業具有更好的發展潛力。樹立獨立董事職責態度,完善獨立董事制度,更好的監督企業活動,為企業良好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三)嚴格實施內部審計制度,提高監管力度
一是要提高領導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內部審計只有得到重視,才會激發員工的工作情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被審活動,有利于及時發現企業的錯誤并改正。二是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當內部審計受到第三方控制時,這限制了內部審計的自由,不利于審計工作的多方面展開。此時,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就愈發重要了。保持審計獨立,有利于審計部門更全面更公正的審計企業的業務和相關制度。三是健全內部審計制度。為保護審計部門的權利,健全可行的獎懲制度,提高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和嚴謹態度,應盡快制定相關內部審計法,保障內部審計健康發展,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四)提高風險評估意識
投資活動需要衡量相關的財務風險,風險過高時,可能會導致企業資金斷裂,陷入破產邊緣。因此,再進行投資活動時,應確定企業可接受的風險大小。定性并且定量的分析投資活動的風險大小,并制定相關措施減小風險對公司經營的影響。企業應提高風險評估意識,在做出決策時,應理性對可能的風險做出正確評估,再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步活動。
參考文獻
[1]林鐘高,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會計研究,2004,8:65-71.
[2]夏和平,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J].商業研究,2006,4:5-9.
[3]林濤,試析獨立董事制度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中的作用[J].企業導報雜志,2009,6:16-18.
[4]鄭麗梅,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綠色財會,2012,11:46-47.
[5]李宏,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J].時代金融,2015,4:32-35.
[6]莊震,我國會計信息的影響因素分析[J].西部財會,2015,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