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光輝
摘? 要:實現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保障社會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而對于林業經濟發展而言,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對其影響巨大,因此,做好營林造林工作,就是在確保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確保社會經濟增長的長效之法。相關林業部門應該加強營林改造計劃的實施,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貫徹于營林造林工作中,力求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增長。本文立足于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分析探討營林造林工作開展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林業產值,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關鍵詞: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營林造林;工作探討
營林造林是實現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保障,營林造林工作質量、技術水平直接關系林業的發展情況。因此,合理利用營林造林技術、開展相關工作,可以為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林業生產中,森林樹木的質量直接決定林業發展能否實現可持續化,而營林造林工作又是直接影響森林樹木質量的因素,認真開展營林造林工作,在相關部門大力扶持的基礎上,搞好林業經濟,為社會經濟再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實踐重要性
營林造林工作的實踐,可以大幅提高林業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還可以極大程度的改善環境狀態,為人類發展創造更加有力的條件。
(一)提高空氣質量
首先,森林具有防沙、固沙的作用,有效的開展營林造林工作,可以極大程度改善森林植被環境,從而減少沙塵天氣的出現,進一步提高空氣質量。相比于前些年,近幾年的沙塵天氣、霧霾天氣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原因是森林植被的有效培育,離不開營林造林技術的應用、工作的開展。樹木的有效培育、養護,使其防風固沙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且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灰塵的吸收,也極大改善了空氣質量,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有力支持[1]。
(二)有效遏制水土流失
其次,在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以大量砍伐樹木,為建筑、建設提供木材等原料來促進經濟發展,使得大量植被被任意砍伐,降低森林覆蓋率的同時,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且泥土被沖刷進河道后致使河床上升,又進一步導致洪澇災害的形成。隨著意識的提高,營林造林工作逐漸開展起來,地表植被的恢復,土壤被樹木牢牢鎖住,使得防風固沙作用再度增強,也就減少了水土流失現象。
(三)提升林業生產效益
最后,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科學經營的基礎上,相關技術的應用與開發,必須符合當地的林木生長需要,符合自然環境要求,使得森林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基礎上,使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得到充分發揮。且營林造林還可以進一步改善森林生態環境,使之有機會發展旅游產業,進一步提高林業的生產效益。
二、林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林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相應問題進行總結,整理出以下幾點內容,以供讀者參考。
(一)苗木培育不足
苗木培育是營林造林工作的重點內容,在實際的工作中,存在培育不足的問題。營林造林需求越大,對苗木的需求量也就越大,供不應求的情況亟待解決外,苗木培育的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以更好滿足林木生長需要。
(二)資金投入力度不足
林業相關部門對營林造林工作所投入的資金有限,且其一定程度上出現不足的情況,如此便弱化了營林造林效果。資金投入是為引進更高的營林造林技術以及置辦營林造林的相關設備儀器等,缺少這些條件的支持,使得營林造林工作很難順利、有效開展,從而影響林業經濟的發展[2]。
(三)種植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林木種植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以滿足越發先進的營林技術應用需要,同時為技術的改善提供人才支持。種植人員缺乏一定的專業性,會導致其在使用相應技術進行苗木培育、移植造林的過程中,不能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達到預期的應用效果,進而影響林木產值。
三、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營林造林提出的要求
結合了解營林造林工作開展對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以及發展現狀后,還應對營林造林工作要求進行更深理解,才能采取有效的營林造林措施進行林木生產,促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首先,相關工作的開展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林業經濟、社會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生態環境的穩定與平衡,只有維護好環境平衡,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營林造林過程中,要注重對森林的修復及保護,在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情況下,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管理、修復,將損害降到最小[3]。
(二)提高營林意識
其次,營林造林工作不是單靠某個人就可以完成,需要全民意識的覺醒。通過大力宣傳營林造林的積極作用,以提高民眾的植樹造林意識,以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與此同時,不能忽略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應進一步引導民眾重視環境保護,鼓勵民眾參與營林造林工作,提高營林效果。
(三)加強基礎管理
最后,應該在遵循最基本營林管理原則的基礎上,提高樹木種植數量、增加種植種類,明確造林與管理之間的關聯,在具體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并通過合理營林計劃的實施,有效完成營林造林工作。
四、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實踐措施
對以上內容進行充分了解后,以下是針對營林造林工作實踐提出的幾點可行性建議,以供讀者閱讀參考。
(一)加強苗木培育
首先是針對工作問題一提出的合理建議:加強苗木培育。苗木培育工作的合理開展,有助于后續林木生長維護工作的進行。在這一階段,應該把好質量一關,在遵守相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優等苗種進行培育,且在培育過程中注意環境對苗木的影響,通過合理改善相應環境,來滿足苗木生長條件,進而提高培育效果[4]。
(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其次是針對第二點問題給出的建議: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支持。相關林業部門可以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資金幫扶,以促進營林技術的引進與應用,促使相關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三)提升人員綜合素質
最后是針對第三點問題給出的相應建議:提升種植人員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既包括營林種植人員的種植技術、技術應用能力,還包括人員的管理意識及管理水平,這對于營林造林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人才的應用可以促使技術改進、工作模式優化,同時可以使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有助于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相關林業企業可以加大培養力度,或引進專業人才,對森林進行科學治理,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進行營林造林工作,以促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逐漸科技化,促使林業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也在帶動社會經濟的不斷前進。若想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對社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需要不斷改進營林造林技術,同時注意生態保護原則的貫徹落實,在營林改造過程中,以維持生態平衡為主,經濟建設為輔,以此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德民. 加強營林造林工作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 中國科技投資,2021(22):43-44.
[2]楊正華. 林業工程中營林造林工作的思路及價值[J]. 魅力中國,2020(34):289.
[3]夏和代提·瑪合木提,權景鋒. 淺談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J]. 農家致富顧問,2020(24):337.
[4]燕巧紅. 探究林業工程中營林造林工作的思路及價值[J]. 文淵(小學版),2019(10):786.
[5]薛天. 探討林業中杉木林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探思[J]. 農村科學實驗,2021(22):139-140.